张国伟 发表于 2025-3-6 08:06:49

Linux网络配置(超详细)

Linux网络配置大全



[*]Linux网络配置
[*]

[*]一.网络地址配置
[*]

[*]网络地址查看–ifconfig
[*]利用网络配置下令
[*]

[*]设置网络接口参数-ifconfig
[*]禁用(临时)大概重新激活网卡
[*]设置虚拟网络接口

[*]修改网络配置文件
[*]

[*]网络接口配置文件

[*]IP下令详解
[*]

[*]OPTIONS选项
[*]OBJECT对象

[*]ip link

[*]二、获取和修改主机名hostname

[*]

[*]查看主机名
[*]临时修改主机名
[*]永世修改主机名

[*]三、Route下令
[*]

[*]观察路由表信息
[*]输出详解
[*]添加路由
[*]删除路由
[*]添加、删除默认网关记录

[*]四、netstat下令
[*]

[*]下令介绍
[*]下令选项

[*]五、获取socket统计信息-ss
[*]

[*]语法
[*]选项

[*]六、测试网络毗连
[*]

[*]ping
[*]tcpping
[*]traceroute下令(路由跟踪)

[*]七、域名剖析-nslookup
[*]

[*]主服务器配置文件

[*]八、本地主机映射
[*]

[*]

[*]配置映射关系



Linux网络配置

一.网络地址配置

网络地址查看–ifconfig

下令格式:ifconfig 或 ifconfig +网卡名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694fc9c5a4294f2bd8cfe156617eb703.png
ifconfig ##查看网络信息
第一部分的第一行显示网卡状态信息。


[*] eth0表示第一块网卡。
[*] UP代表网卡开启状态。
[*] RUNNING代表网卡的网线被接上。
[*] MULTICAST表示支持组播。
第二行显示网卡的网络信息。
[*] inet(IP地址)
[*] broadcast(广播地址)
[*] netmask(掩码地址)
[*] RX表示接收数据包的环境,TX表示发送数据包的环境。
[*] lo表示主机的回环网卡,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接口,不与任何现实设备毗连,而是完全由软件实现。与回环地址(127.0.0.0/8 或 ::1/128)不同,回环网卡对系统显示为一块硬件。任何发送到该网卡上的数据都将立刻被同一网卡接收到。
利用网络配置下令

在Linux主机中,手工修改网络配置有两种最基本的方法:
1 临时配置:利用下令调整网络参数
 (1)简单、快速,可直接修改运行中的网络参数
 (2)一样寻常只得当在调试网络的过程中利用
 (3) 系统重启以后,所做的修改将会失效
2 固定设置:通过配置文件修改网络参数
 (1) 修改各项网络参数的配置文件
 (2)得当对服务器设置固定参数时利用
 (3) 须要重载网络服务大概重启以后才会见效
 (4) 相对而言复杂一点,但相称于“永世配置”
设置网络接口参数-ifconfig

ifconfig DEVICE IP netmask NETMASK    ##设置ip地址

ifconfig eth0 192.168.168.1/24
禁用(临时)大概重新激活网卡

ifconfig 网络接口 up
ifconfig 网络接口 down
设置虚拟网络接口

在对服务器举行调试的过程中,偶然需临时在同一个网卡上利用一个新的IP地址,但又不能覆盖原有IP地址而导致服务程序不可用
相称于在一个网卡上配置多个IP地址
格式(示例): ifconfig 网络接口:序号 IP地址
ifconfig ens33:1 11.11.11.11
修改网络配置文件

网络接口配置文件

网络接口的配置文件默认位于目录“/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中,文件名格式为“ifcfg-XXX”,此中“XXX”是网络接口的名称
“ifcfg-ens33”:是第一块以太网卡的配置文件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43a0be2484ee9e901c4aecdb18685509.png


[*]TYPE:设置网卡类型,以上表示为以太网
[*]ONBOOT:设置网络接口是否在Linux系统启动时自动激活
[*]NETMASK:设置网络接口的子网掩码
[*]GATEMASK:设置网络接口的默认网关地址
[*]DNS:设置DNS服务器的IP地址
重启network网络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Ubuntu系统举行网络配置
/etc/network/interfaces
利用步骤:
打开ubuntu的/etc/network/interfaces文件默认的内容如下: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动态获取的配置方法: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静态分配的配置方法: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0.1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IP下令详解

ip 是个下令, ip 下令的功能许多!基本上它整合了 ifconfig 与 route 这两个下令,不过 ip 的功能更强大。属于iproute2包的一个下令,功能很强大。
OPTIONS选项

-V:显示指令版本信息;
-s:-stats, -statistics输出更详细的信息;可以使用多个-s来显示更多的信息
-f:-family {inet, inet6, link} 强制使用指定的协议族;
-4:-family inet的简写,指定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是IPv4协议;
-6:-family inet6的简写,指定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是IPv6协议;
-0:shortcut for -family link.
-o:-oneline,输出信息每条记录输出一行,即使内容较多也不换行显示;
-r:-resolve,显示主机时,不使用IP地址,而使用主机的域名。
OBJECT对象

link :网卡信息
address:IP地址信息
neighbour:邻居表
route:路由表
rule:IP策略
maddress:多播地址
mourte:组播路由缓存条目
tunnel:IP隧道
查看网络接口信息:
ip addr show :显示所有网络接口的IP地址和相关信息。
ip link show :显示所有网络接口的状态信息。
配置网络接口:
ip addr add dev :为指定网络接口添加IP地址
ip addr change dev :为指定网络接口修改IP地址
ip addr del dev :从指定网络接口删除IP地址
ip link set dev up/down :启用或禁用指定的网络接口
ip link

ip link set设备接口属性


[*]ip link set dev eth0 promisc on 开启混杂模式
[*]ip link set eth0 up 启用网卡
[*]ip link set eth0 mtu 1500 设置MTU值,即设置最大传输单位
[*]ip link set eth0 name vbird 设置网卡名,须要在网卡down的时间举行设置,意义不是很大
[*]ip link set eth0 address aa:aa:aa:aa:aa:aa 设置MAC地址
二、获取和修改主机名hostname


查看主机名

如果要查看主机名可以直接执行如下下令:
hostname
下令的语法如下:
hostname
[选项] [参数] 该下令支持的选项有:
选项
阐明
-a
显示主机别名
-d
显示DNS域名
-f
显示FQDN名称
-i
显示主机的ip地址
-s
显示短主机名称,在第一个点处截断
-y
显示NIS域名
临时修改主机名

所谓的临时修改主机名,就是当前系统有效,重启系统后失效变回原主机名。下令格式如下:
# 语法hostname
新主机名# 示例,修改新主机名为 centos-7hostname
centos-7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77ae374d90335c4704e4267b11ddfa59.png
永世修改主机名

下令修改:
systemctl set-hostname
主机名 文件修改:
如果是 CentOS 7 及以上(包罗 7)的版本,则须要修改 /etc/hostname
文件。直接填入新主机名即可。
三、Route下令

观察路由表信息

   route [-nee]
-n :不要利用通讯协定或主机名称,直接利用 IP 或 port number;
-ee :利用更详细的资讯来显示
输出详解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878ac38ec94556c61b28a550218730b6.png
route下令输出的路由表字段含义如下:
Destination 目标网络或目标主机(本机的数据要发送的目标地:子网或主机),与Genmask组成一个网段。
Gateway 网关(如果是默认网关,网关的地址必须和自己的主机上的此中一块网卡在同一子网)即网关地址。如果没有就显示星号。
Genmask 网络掩码,如果目标网络的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5,阐明目标是一台主机;如果子网掩码为’0.0.0.0’ 阐明该路由是默认路由。
Flags(旗标)
代表的意义如下:
   U (route is up):该路由是启动的;
H (target is a host):目标是一部主机 (IP) 而非网段;
G (use gateway):须要透过外部的主机 (gateway) 来转递封包(该行有gw);
R (reinstate route for dynamic routing):利用动态路由时,恢复路由资讯的旗标;
D (dynamically installed by daemon or redirect):已经由服务或转 port 功能设定为动态路由
M (modified from routing daemon or redirect):路由已经被修改;
! (reject route):这个路由将不会被接受(用来抵挡不安全的网域!)
A (installed by addrconf)
C (cache entry)
Metric 间隔、跳数。暂无用。与目标的“间隔”(通常以跳数计算)。它不被近来的内核利用,但大概须要路由保卫进程。
**Ref ** 不用管,恒为0, 对这条门路的引用次数(Linux内核已不再利用)。
Use 该路由被利用的次数,可以大略估计通向指定网络地址的网络流量。 门路查询次数。根据-F和-C的利用,这将是路由高速缓存丢失(-F)或命中(-C)。
Iface 接口,即eth0,eth1等网络接口名,为此路由发送数据包的接口。
添加路由

route add [-net|-host] [网域或主机] netmask
route del [-net|-host] [网域或主机] netmask
参数:
-net :表示后面接的路由为一个网域(网段)的路由;
-host :表示后面接的为连接到单部主机的路由;
netmask :掩码,决定了网域的大小(配合-net使用,构成一个网段);
gw :gateway 的简写,后续接的是 IP (必须和本机的其中一块网卡处于同一网段),与 dev 不同;
dev :如果只是要指定由哪一块网卡连线出去,则使用这个设定,后面接 eth0了,eth1 等
删除路由

格式:
route del -net {NETWORK-ADDRESS} netmask {NETMASK} reject
添加、删除默认网关记录

在同一个主机的路由表中只有一条默认网关记录,若同时存在多条默认网关记录,则大概导致该主机的网络毗连出现故障。
添加删除默认网关记录时,与添加、删除静态路由记录的下令格式类型,但订定目标网段时,只需简单地利用“ default ”表示即可。


[*]添加默认网关 route add default gw xxx.xx.x.xxx
[*]删除默认网关 route del default gw xxx.xxx.x.xxx
四、netstat下令

下令介绍

netstat下令用于显示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干的统计数据,一样寻常用于检验本机各端口的网络毗连环境。netstat是在内核中访问网络及相干信息的程序,它能提供TCP毗连,TCP和UDP监听,进程内存管理的相干报告。
下令选项



[*]-a:查看所有毗连
[*]-c:持续列出网络状态
[*]-e:显示网络其他相干信息
[*]-g:显示多重广播功能群组组员名单。
[*]-i:显示网络界面信息表单
[*]-l:显示监控中的服务器的SOCKET
[*]-n:直接打印毗连的IP地址与端口信息
[*]-p:显示正在利用SOCKET的程序识别码和程序名称
[*]-r:显示路由信息
[*]-s:显示网络工作信息统计表
[*]-t:显示TCP传输协议的连线状态
[*]-u:显示UDP传输协议的连线状态
[*]-v: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w:显示RAW传输协议的连线状态
[*]-F:显示FIB
[*]-C:显示路由器配置的快取信息
[*]-A:列出该网络类型连线中的相干地址
[*]-N:显示网络硬件外围设备的符号毗连名称
[*]-M:显示伪装的网络连线
①通常利用“-anpt”组合选项,以数字形式显示当前系统中所有的 TCP 毗连信息,同时显示对应的进程信

②配合管道符grep过滤出特定的记录
netstat -t | wc -l统计系统中的TCP毗连数
netstat -tln查看系统中的TCP毗连监听地址与端口信息
netstat -tlnp查看系统中的TCP毗连监听地址、端口以及进程等信息
netstat -tn | grep -v ESTABLISHED查看系统中的非正常毗连
五、获取socket统计信息-ss

语法

ss (选项)
选项

-h, --help 帮助信息

-V, --version 程序版本信息

-n, --numeric 不解析服务名称

-r, --resolve    解析主机名

-a, --all 显示所有套接字(sockets)

-l, --listening 显示监听状态的套接字(sockets)

-o, --options    显示计时器信息

-e, --extended    显示详细的套接字(sockets)信息

-m, --memory   显示套接字(socket)的内存使用情况

-p, --processes 显示使用套接字(socket)的进程

-i, --info 显示 TCP内部信息

-s, --summary 显示套接字(socket)使用概况

-4, --ipv4      仅显示IPv4的套接字(sockets)

-6, --ipv6      仅显示IPv6的套接字(sockets)

-0, --packet   显示 PACKET 套接字(socket)

-t, --tcp 仅显示 TCP套接字(sockets)

-u, --udp 仅显示 UCP套接字(sockets)

-d, --dccp 仅显示 DCCP套接字(sockets)

-w, --raw 仅显示 RAW套接字(sockets)

-x, --unix 仅显示 Unix套接字(sockets)

-f, --family=FAMILY 显示 FAMILY类型的套接字(sockets),FAMILY可选,支持 unix, inet, inet6, link, netlink

-A, --query=QUERY, --socket=QUERY

   QUERY := {all|inet|tcp|udp|raw|unix|packet|netlink}[,QUERY]

-D, --diag=FILE   将原始TCP套接字(sockets)信息转储到文件

-F, --filter=FILE从文件中都去过滤器信息

    FILTER := [ state TCP-STATE ] [ EXPRESSION ]
六、测试网络毗连

ping

linux下的ping和windows下的ping稍有区别,linux下ping不会自动停止,须要按ctrl+c停止大概用参数-c指定要求完成的回应次数。
1.下令格式:
ping [参数] [主机名或IP地址]
2.下令功能:
ping下令用于:确定网络和各外部主机的状态;跟踪和隔离硬件和软件问题;测试、评估和管理网络。如果主机正在运行并连在网上,它就对回送信号举行响应。每个回送信号哀求包罗一个网际协议(IP)和 ICMP 头,后面紧跟一个 tim 结构,以及来填写这个信息包的足够的字节。缺省环境是连续发送回送信号哀求直到接收到中断信号(Ctrl-C)。
ping 下令每秒发送一个数据报并且为每个接收到的响应打印一行输出。ping 下令计算信号往返时间和(信息)包丢失环境的统计信息,并且在完成之后显示一个扼要总结。ping 下令在程序超时或当接收到 SIGINT 信号时竣事。Host 参数大概是一个有效的主机名大概是因特网地址。
3.下令参数:
-d 利用Socket的SO_DEBUG功能。
-f 极限检测。大量且快速地送网络封包给一台机器,看它的回应。
-n 只输出数值。
-q 不显示任何传送封包的信息,只显示末了的效果。
-r 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通常是查看本机的网络接口是否有问题。
-R 记录路由过程。
-v 详细显示指令的执行过程。
-c 数目:在发送指定数目标包后停止。
-i 秒数:设定隔断几秒送一个网络封包给一台机器,预设值是一秒送一次。
-I 网络界面:利用指定的网络界面送出数据包。
-l 前置载入:设置在送出要求信息之前,先行发出的数据包。
-p 范本样式:设置填满数据包的范本样式。
-s 字节数:指定发送的数据字节数,预设值是56,加上8字节的ICMP头,一共是64ICMP数据字节。
-t 存活数值:设置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tcpping

tcpping [-d] [-c] [-C] [-w sec] [-q num] [-x count] ipaddress
-d 在每个响应时间前,打印时间戳

-c 以列表形式显示

-C 输出类似于fping工具中-C选项的结果

-w 等待时间(默认 3)

-r 每N秒重试一次(默认 1)

-x 限定测试总时长 (默认 无限)



实例:测试服务器到大陆TCP是否畅通

在这里,我们要用到百度官网的IP:119.75.217.109 以及他的TCP端口:80
tcping 119.75.217.109 80
traceroute下令(路由跟踪)

下令格式
traceroute [参数] [主机]
下令参数:
-d 使?Socket层级的排错功能。

-f 设置第?个检测数据包的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F 设置勿离断位。

-g 设置来源路由网关,最多可设置8个。

-i 使?指定的?络界面送出数据包。

-I 使用ICMP回应取代UDP资料信息。

-m 设置检测数据包的最大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n 直接使?IP地址而非主机名称。

-p 设置UDP传输协议的通信端?。

-r 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

-s 设置本地主机送出数据包的IP地址。

-t 设置检测数据包的TOS数值。

-v 详细显表示指令的执行过程。

-w 设置等待远端主机回报的时间。

-x 开启或关实例
例子4.1 : traceroute www.internationalsaimoe.com 效果: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5a7af0a31008065a0a0611b4c80a3e7b.png
阐明:
记录按序列号从1开始,每个纪录就是跳 ,每跳表示一个关,看到每行有三个时间,单位是ms,实在就是-q的默认参数。探测数据包向每个关发送三个数据包后,网关响应后返回的时间;如果用 traceroute -q 4 www.58.com ,表示向每个关发送4个数据包。闭数据包的正确性检验。
七、域名剖析-nslookup

DNS英文全称Domain Name System,它是域名系统,在网络中的作用就是维护着一个地址数据库,此中记录了各种主机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以便为客户程序提供正向或反向的地址查询服务,及正向剖析与反向剖析:
① 正向剖析:将指定的域名剖析为相应的IP地址
② 反向剖析:将指定的IP地址剖析为相对应的域名。
yum install -y bind-utils
nslookup 的查询在不指定参数的环境下,默认查询的类型为A。
nslookup internationalsaimoe.com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b49f6e866ec41781de8aef019baa23f5.png


[*]最上面的 Server 和 Address 是该词查询的 DNS 服务器。可以自己指定,也可以默认,之后会说到。
主服务器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etc/resolv.conf
①/etc/resolv.conf 文件记录了本机默认利用的DNS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对于该文件所做的修改将会立刻
见效。
②Linux系统中最多可以指定3个不同的DNS服务器(凌驾3个的会被忽略),有限利用第一个DNS服务
器。
③resolv.cong文件中的“searh localdomain”行用来设置默认的搜索域(域名后缀),例如:当访问主机
“localhost”时,就相称于访问“localhost.localdomain ”。
八、本地主机映射

保存主机名与ip地址的映射记录
映射文件路径:/etc/hosts
配置映射关系

编辑文件vim /etc/hosts,在文件末尾添加映射关系,好比:192.168.171.72 dsports-asp
hosts文件和DNS服务器比力
①默认环境下,系统首先从hosts文件查找剖析记录
②hosts文件只对当前主机有效
③hosts文件可淘汰DNS查询过程,从加快访问速度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a57a00fbfbbf8dcc57631ef75419b259.png#pic_center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Linux网络配置(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