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iostat保举选项及为什么%util不可信
iostat 是一个用于监控系统输入/输出装备负载的下令行工具。保举选项–human -d -x
它有很多的选项,这是日常使用最简单最频仍的选项组合:
[*] iostat --human -d -x sda sdb 1 3
[*]--human 或 -h:这个选项使得输出的数据以人类可读的格式表现,例如使用KB、MB等单位而不是单纯的字节数。
[*]-d:这个选项告诉 iostat 只表现装备(如硬盘)的利用率报告,而不会表现CPU的使用情况。
[*]-x:扩展统计信息。使用这个选项会表现更详细的I/O统计信息,包罗但不限于均匀请求巨细、均匀队列长度等。
[*]sda sdb:指定要监控的装备名称,在这个例子中是 sda 和 sdb。这些通常是系统中的硬盘或其他存储装备。
[*]1 3:这两个数字指定了两个参数:间隔时间(1秒)和报告次数(3次)。也就是说,iostat 将每秒天生一次报告,并总共天生3次这样的报告。
综合起来,这条下令的作用是在接下来的3秒内,每隔1秒对 sda 和 sdb 这两个装备举行一次详细的I/O统计分析,并以易读的格式输出结果。
输出的分类与含义
对于 iostat 输出的表头的解释,可以按照 I/O 请求速率、I/O 数据量、请求合并、请求延迟、队列长度、请求巨细、装备性能 等种别举行分类。
# iostat --human -d -x sda sdb 1 3
Linux 4.18.0-305.3.1.el8.x86_64 (localhost) 02/26/2025 _x86_64_ (4 CPU)
Device r/s w/s rkB/s wkB/s rrqm/s wrqm/s%rrqm%wrqm r_await w_await aqu-sz rareq-sz wareq-szsvctm%util
sdb 1.26 48.58 128.5k 7.2M 1.22 0.0049.2% 0.0% 11.77 6.14 0.31 102.4k 151.7k 1.98 9.9%
sda 1.29 53.15 133.2k 8.0M 1.27 0.0049.6% 0.0% 10.28 28.79 1.54 103.4k 154.0k 3.7920.7%
Device r/s w/s rkB/s wkB/s rrqm/s wrqm/s%rrqm%wrqm r_await w_await aqu-sz rareq-sz wareq-szsvctm%util
sdb 0.00 24.00 0.0k 1.3M 0.00 0.00 0.0% 0.0% 0.00 2.96 0.07 0.0k 53.4k 2.58 6.2%
sda 0.00 21.00 0.0k 1.8M 0.00 0.00 0.0% 0.0% 0.00 18.24 0.38 0.0k 85.3k 1.71 3.6%
Device r/s w/s rkB/s wkB/s rrqm/s wrqm/s%rrqm%wrqm r_await w_await aqu-sz rareq-sz wareq-szsvctm%util
sdb 0.00 8.00 0.0k 0.0k 0.00 0.00 0.0% 0.0% 0.00 0.12 0.00 0.0k 0.0k 1.25 1.0%
sda 0.00 17.00 0.0k 0.0k 0.00 0.00 0.0% 0.0% 0.00 0.18 0.00 0.0k 0.0k 1.06 1.8%
以下是分类后的详细解释:
1. I/O 请求速率
[*]r/s:每秒完成的读请求数(Read requests per second)。
表现装备每秒处理处罚的读操纵次数。
[*]w/s:每秒完成的写请求数(Write requests per second)。
表现装备每秒处理处罚的写操纵次数。
2. I/O 数据量
[*]rkB/s:每秒读取的数据量(Read KB per second)。
表现装备每秒从磁盘读取的数据量,单位为 KB。
[*]wkB/s:每秒写入的数据量(Write KB per second)。
表现装备每秒向磁盘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 KB。
3. 请求合并
[*]rrqm/s:每秒合并的读请求数(Read requests merged per second)。
表现每秒有多少个读请求被合并(通常是相邻的请求)。
[*]wrqm/s:每秒合并的写请求数(Write requests merged per second)。
表现每秒有多少个写请求被合并。
[*]%rrqm:读请求合并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read requests merged)。
表现合并的读请求占总读请求的百分比。
[*]%wrqm:写请求合并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write requests merged)。
表现合并的写请求占总写请求的百分比。
4. 请求延迟
[*]r_await:读请求的均匀等待时间(毫秒)(Average time for read requests to be served)。
表现从读请求发出到完成所需的均匀时间。
[*]w_await:写请求的均匀等待时间(毫秒)(Average time for write requests to be served)。
表现从写请求发出到完成所需的均匀时间。
5. 队列长度
[*]aqu-sz:均匀请求队列长度(Average queue length of the requests)。
表现装备上等待处理处罚的 I/O 请求的均匀数量。
6. 请求巨细
[*]rareq-sz:读请求的均匀巨细(KB)(Average size of read requests)。
表现每个读请求的均匀数据量。
[*]wareq-sz:写请求的均匀巨细(KB)(Average size of write requests)。
表现每个写请求的均匀数据量。
7. 装备性能
[*]svctm:均匀服务时间(毫秒)(Average service time for I/O requests)。
表现装备处理处罚每个 I/O 请求所需的均匀时间。
[*]%util:装备的利用率百分比(Percentage of time the device was busy)。
表现装备处于忙碌状态的时间百分比。如果靠近 100%,阐明装备可能成为性能瓶颈。
分类总结:
种别字段含义I/O 请求速率r/s每秒完成的读请求数w/s每秒完成的写请求数I/O 数据量rkB/s每秒读取的数据量(KB)wkB/s每秒写入的数据量(KB)请求合并rrqm/s每秒合并的读请求数wrqm/s每秒合并的写请求数%rrqm读请求合并的百分比%wrqm写请求合并的百分比请求延迟r_await读请求的均匀等待时间(毫秒)w_await写请求的均匀等待时间(毫秒)队列长度aqu-sz均匀请求队列长度请求巨细rareq-sz读请求的均匀巨细(KB)wareq-sz写请求的均匀巨细(KB)装备性能svctm均匀服务时间(毫秒)%util装备的利用率百分比 %util对支持并发的SSD/NVME/RAID
[*]%util = 装备忙碌的总时间 / 系统已经过去的时间
[*]如果 %util 靠近 100%,阐明产生的I/O请求太多,I/O系统已经满负荷,该磁盘可能存在瓶颈。
[*]此指标只对传统的HDD有效,而对支持并发的SSD/NVME/RAID没有参考意义。因为并发会导致装备忙碌的总时间远超系统已经过去的时间,通常能看到凌驾100%以致200%的情况。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