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软件需求规格文档
文件版本:1.2 版本
文件状态:修改完成
文件作者:7组全体成员
完成日期:2025年3月24日
a. 弁言
a.1 目的
本产品为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5G等)实现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资源统筹化、服务智能化。平台将整合乡村基础建设、安全管理、资源推广、党建管理等功能,提供同一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入口,从而办理乡村治理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缩小城乡差距,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样板,并为后续在更多乡村地域的推广提供成功履历。
此外,本文档详细描述了平台功能、性能、运行环境及相关约束,确保各涉众在需求、筹划和开发过程中有一致的理解与依据。
a.2 文档约定
[*]格式规范:
[*]标题接纳小四号加粗黑体,按照层级编号(如 a.1, a.2.1);正文接纳小四号宋体。
[*]命名约定:
[*]文档中所有专有名词、术语及缩略语均以术语表中的定义为准。
[*]说明规则:
[*]同一层级下的并列内容视为等同,无优先级差异,除非尚有说明;
[*]所有图形、表格均在附录中提供详细清单和说明。
a.3 预期读者与涉众分析
主要读者及涉众:
[*]管理用户:村委管理人员及基层干部,负责平台背景数据管理、安防监控、党建数据维护、使命下发与变乱处置惩罚;
[*]普通用户:包括村民和部门第三方服务商,村民利用APP上报问题、查看通知及生活服务,第三方服务商关注装备接口及数据对接;
[*]开发与维护团队:包括项目管理者、开发工程师、架构师、测试人员和运维人员;
[*]文档编写及培训人员:需要了解平台团体需求、功能模块及操纵流程,为后续培训与推广提供依据。
阅读建议:
[*]对于开发团队:建议重点关注各功能模块的技术实现、接口规范、数据交互及系统架构;
[*]对于管理用户:建议侧重了解平台在治理、党建、安防等方面的详细功能和操纵流程;
[*]对于普通用户:建议关注平台提供的生活服务功能和浅显操纵指引。
a.4 产品的范围
本平台为基于Web与移动端的数字乡村综合管理系统,覆盖以下核心场景与功能:
[*]数据可视化:利用5G智慧大屏及GIS技术展示乡村资源、人口、事务等信息,实现“一张图”直观展示;
[*]安全管理:集成移动看家摄像头和其他智能监控装备,增补天网工程盲区,保障乡村安全;
[*]党建管理:提供智慧党建大屏,支持党员信息统计、构造管理、结果展示及党建活动管理;
[*]村务协同:实现视频会议、短信通知、智能填报等功能,提升跨部门、跨层级工作服从;
[*]村民服务:提供随手拍问题上报、生活服务信息(如天气预报、智能喇叭广播)等便民功能。
a.5 参考文献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农业农村部,2019。
[*]《乡村振兴促进法》,天下人大常委会,2021。
[*]中国移动“慧村”数字乡村办理方案白皮书,2022。
[*]《数字乡村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信通院,2024。
[*]《中共中心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踏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4。
a.6 参考标准
本需求规格说明文档的编写参考了以下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
[*]IEEE 830: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
[*]IEEE 29148: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 Life cycle processes —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a.7 版本汗青记录
版本号日期修订内容修订人1.02025-03-19初始草稿发布7组全体成员1.12025-03-21增加功能描述及部门细化内容7组全体成员1.22025-03-24完善文档约定、涉众分析、增补附录说明7组全体成员 b. 综合描述
b.1 产品的远景
针对当前部门乡村在基础办法、资源整合及安防监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平台接纳“1平台+3入口+N服务”架构(一云多端),实现以下目的:
[*]治理数字化:整合房屋、人口、安防、党建等多维数据,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提升乡村事务相应与决策服从;
[*]服务便民化:通过手机APP、电视端、WEB端等多渠道提供智慧生活服务,改善村民体验;
[*]城乡资源互通:依托互联网引入城市优质资源,缩小城乡信息化差距;
[*]示范推广: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模式,为其他乡村地域推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履历。
b.2 产品的核心功能模块
平台主要由以下功能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均支持多终端操纵与数据交互:
[*] 5G数字乡村智慧大屏
[*]及时监控:展示乡村概况、告警信息、装备状态,支持视频监控及数据及时革新;
[*]数据整合:集成房屋、人口、安防、党建等数据,实现数据联动与交错分析;
[*]交互功能:支持触控、远程操纵及图表切换,便于多角度数据查询。
[*] 乡村治理一张图(GIS可视化)
[*]地理信息展示:利用GIS技术展示房屋分布、人口密度及资源分布;
[*]图层叠加:支持多图层动态叠加展示,实现及时数据更新;
[*]数据查询:提供定位、缩放、及详细信息查询功能,方便用户操纵。
[*] 智慧党建大屏
[*]党员信息统计:展示党员年岁、党龄、民族、分布等信息;
[*]构造管理:支持党员动态管理、活动记录和结果展示;
[*]数据报表生成:自动生成统计报表,辅助党构造决策及宣传展示。
[*] 视频会议系统
[*]多终端支持:支持电视、手机、电脑等多终端接入,实现远程会议;
[*]及时互动:提供视频、音频及屏幕共享功能,支持即时会议沟通;
[*]会议管理:具备预约、通知、会议记录及回放等功能,便于会后查阅与归档。
[*] 短信通知与智能填报
[*]精准推送:向目的用户(村委、基层干部、村民)推送通知及预警信息;
[*]智能填报:提供简便的在线填报界面,简化乡村数据上报流程,减轻基层负担。
[*] 随手拍与变乱处置惩罚
[*]问题上报:村民通过APP照相上传村容环境、装备故障等问题;
[*]变乱跟踪:背景系统支持自动使命分配、处置惩罚进度跟踪及反馈;
[*]用户评价反馈:问题处置惩罚完毕后,支持用户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及反馈。
b.3 涉众分析(用户类和特征整合)
将所有用户及相关涉众归纳如下:
[*] 村委会管理人员
[*]特征:
1.年岁多在35-50岁之间,部门人员可能缺乏技术配景,但具备丰富的基层管理履历;
2.熟悉乡村政策实行、矛盾调解和资源统筹,注重实际问题的办理能力;
3.日常需兼顾行政事务与村民服务,工作内容繁杂。
[*]需求:
1.需处置惩罚大量行政使命(如数据统计、档案管理、政策宣传);
2.协调上级政策与村民需求,承担“上传下达”职责;
3.依赖传统手工记录方式,信息化工具应用程度有限;
4.工作环境受限于网络基础办法和数字化装备的遍及程度。
[*] 村民
[*]特征:
1.以中老年为主,受教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
2.部门老年村民对智能手机操纵不熟悉;
3.习惯通过口头传达或纸质公告获取信息;
4.依赖熟人社会网络,对线上服务信托不足。
[*]需求:
1.村民需便捷的生活服务(如随手拍、短信通知、在线填报);
2.界面文字偏大以及语音导航等适老化需求。
[*] 州里政府
[*]特征:
1.为政策与资源支持者,负责财务拨款分配、项目立项审批及资源统筹调配;
2.具考核监视方职能,通过量化指标(如治理服从、群众满足度)评估村委会工作成效。
[*]需求:
1.需定制化考核模板(如矛盾调解率、政策覆盖率),自动生成多维度绩效报告;
2.支持资金流向追踪、项目进度可视化(如地图标记)、资源缺口预警。
[*] 第三方服务商
[*]特征:第三方服务商关注系统接口的标准化和装备兼容性;
[*]需求:服务商需稳定的数据对接和接口支持。
b.4 运行环境
[*]终端装备:
[*]支持 iOS/Android 手机、Windows/Mac 电脑、智能电视等多种终端;
[*]软件依赖:
[*]集成微信小步调、管理背景、视频会议客户端等;
[*]网络要求:
[*]要求4G/5G及宽带网络支持,确保视频监控、数据传输及远程会议的流畅运行。
b.5 筹划和实现上的限定
[*]政策与法规:
[*]必须严格遵照《数据安全法》、乡村隐私保护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硬件适配:
[*]系统需兼容多品牌摄像头、智能电视及现场其他装备;
[*]成本控制:
[*]优先接纳云服务,降低本地摆设及维护成本;
[*]用户培训:
[*]提供针对村委、基层干部及村民的操纵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系统落地顺利。
b.6 假设和依赖
[*]政策支持:
[*]假设地方政府持续对数字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与政策扶持;
[*]网络覆盖:
[*]假设目的地域具备稳定的4G/5G或宽带网络;
[*]数据质量:
[*]假设各数据泉源均具备较高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村民上报数据真实有用。
c. 术语表
术语定义描述数字乡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农村管理系统,实现资源整合与服务智能化。智慧大屏基于5G及大数据技术实现的及时数据展示平台,用于监控、预警及数据联动。GIS地理信息系统,用于空间数据的收罗、存储、管理与可视化展示。党建管理针对党员信息管理、构造建设及活动结果展示的数字化应用系统。随手拍村民通过移动终端照相上传问题,实现村容、装备故障等情况上报与反馈。视频会议系统支持多终端接入的及时视频通信平台,实现远程会议、数据共享及协同办公。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