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客 发表于 2025-4-5 22:31:14

linux3 mkdir rmdir rm cp touch ls -d /*/

Linux 系统的初始目录结构遵照 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文件系统层次标准),定义了每个目录的核心功能和存储内容。以下是 Linux 系统初始安装后的主要目录及其作用:
1. 核心系统目录

目录用途典型内容示例/根目录,所有目录的起点。所有其他目录均挂载在其下。/bin根本命令:系统启动和修复所需的二进制可执行文件。ls, cp, bash, cat 等命令。/sbin系统管理命令:供管理员利用的关键工具(需 root 权限)。fdisk, ifconfig, reboot 等。/boot引导文件:内核、引导加载程序(如 GRUB)和启动配置文件。vmlinuz(内核)、grub/ 目录。/dev装备文件:硬件装备(如磁盘、USB、终端)的抽象接口。sda(硬盘)、tty(终端)等。/etc系统配置:全局配置文件(服务、网络、用户等)。passwd, nginx/, ssh/ 等配置。 2. 用户与程序目录

目录用途典型内容示例/home用户主目录:每个平常用户拥有独立的子目录(如 /home/username)。用户文档、下载、桌面文件等。/root管理员主目录:root 用户的专属目录(平常用户无权访问)。root 的配置文件、脚本等。/usr用户程序资源:系统安装的应用程序、库和文档。bin/, lib/, share/ 等子目录。/usr/local当地安装软件:用户手动编译或安装的第三方软件(制止与系统包冲突)。bin/, etc/, lib/ 等子目录。/opt可选软件包:大型第三方应用程序(如 Google Chrome、IDE)。google/, jetbrains/ 等目录。 3. 运行时与临时数据

目录用途典型内容示例/proc历程与内核信息:假造文件系统,动态反映系统状态(如 CPU、内存、历程)。/proc/cpuinfo, /proc/meminfo。/sys硬件与驱动信息:假造文件系统,暴露内核装备、驱动的配置参数。用于调解电源管理、装备参数等。/tmp临时文件:程序或用户临时文件(重启后大概清空)。缓存文件、会话数据等。/var可变数据:动态生成的文件(日志、数据库、邮件等)。/var/log/, /var/lib/mysql/。 4. 存储与挂载目录

目录用途典型内容示例/mnt临时挂载点:手动挂载外部存储装备(如 U盘、网络盘)。用户自定义挂载目录。/media自动挂载点:系统自动挂载可移动装备(如光盘、USB)。USB_Drive/, CDROM/ 等。/srv服务数据:存放网站、FTP 等服务的实际数据文件(按需利用)。www/, ftp/ 等子目录。 5. 其他重要目录

目录用途典型内容示例/lib共享库:系统核心库文件(供 /bin 和 /sbin 中的程序利用)。.so 文件(动态链接库)。/run运行时数据:系统运行时的临时文件(如 PID 文件、套接字)。sshd.pid, docker.sock 等。/lost+found文件恢复:文件系统修复后恢复的碎片文件(仅 ext3/ext4 文件系统存在)。系统异常断电后大概生成。 目录结构示意图

/
├── bin    # 基础命令
├── boot   # 引导文件
├── dev    # 设备文件
├── etc    # 配置
├── home   # 用户目录
│   └── user
├── lib    # 核心库
├── mnt    # 手动挂载点
├── opt    # 大型第三方软件
├── proc   # 进程信息
├── root   # 管理员目录
├── run    # 运行时数据
├── sbin   # 管理命令
├── srv    # 服务数据
├── sys    # 硬件配置
├── tmp    # 临时文件
├── usr    # 用户程序
└── var    # 动态数据(日志、数据库)
关键留意事项


[*]权限控制:

[*]/root、/etc 等目录需管理员权限访问。
[*]平常用户主目录(/home/用户名)默认仅用户自身可读写。

[*]数据安全:

[*]制止直接修改 /bin、/sbin 中的系统文件,大概导致系统瓦解。
[*]重要数据应存储在 /home 或独立分区,制止因系统重装丢失。

[*]日志与监控:

[*]/var/log/ 是排查系统题目的核心目录(如 syslog、auth.log)。

掌握这些目录的功能,能资助你高效管理系统、定位题目并合理分配资源!
在 Linux 系统中,访问不同目录的方法取决于目录的用途、权限和你的用户身份。以下是常见系统目录的访问方法及留意事项:
一、访问平常目录

1. 用户主目录(/home/用户名)



[*]方法:cd ~             # 进入当前用户的主目录
cd /home/用户名    # 绝对路径进入其他用户目录(需权限)

[*]权限:用户对自己的主目录有完全控制权,其他用户默认无权访问。
2. 系统配置目录(/etc)



[*]方法:cd /etc          # 切换到系统配置目录
ls -l            # 查看文件(部分文件需要 root 权限)

[*]权限:

[*]平常用户可查看大部分文件,但无法修改。
[*]修改配置文件需 sudo:sudo nano /etc/nginx/nginx.conf# 编辑配置文件


二、访问需管理员权限的目录

1. 管理员主目录(/root)



[*]方法:sudo su -      # 切换到 root 用户
cd ~             # 进入 /root 目录
或直接利用 sudo:sudo ls /root    # 查看 /root 内容(不推荐长期使用 root)

2. 系统工具目录(/sbin, /usr/sbin)



[*]方法:sudo /sbin/fdisk -l# 查看磁盘分区(需 root 权限)

三、访问动态或假造目录

1. 日志目录(/var/log)



[*]方法:cd /var/log
less syslog      # 查看系统日志(可能需要 sudo)

[*]示例:sudo tail -f /var/log/nginx/access.log# 实时查看 Nginx 访问日志

2. 历程与内核信息(/proc、/sys)



[*]方法:cat /proc/cpuinfo    # 查看 CPU 信息
cat /sys/class/net/eth0/operstate# 查看网卡状态

[*]留意:

[*]/proc 和 /sys 是假造文件系统,直接读取即可,不要手动修改文件!

四、访问外部存储或挂载目录

1. 手动挂载目录(/mnt、/media)



[*]挂载 U 盘:sudo mount /dev/sdb1 /mnt/usb# 挂载 U 盘到 /mnt/usb
cd /mnt/usb                  # 进入 U 盘目录

[*]自动挂载装备:

[*]插入 U 盘后,系统通常自动挂载到 /media/用户名/U盘标签。

五、访问临时目录(/tmp)



[*]方法:cd /tmp
touch test.txt   # 创建临时文件(所有用户可读写,重启后清空)

六、通用访问本领

1. 权限不足时利用 sudo

sudo ls /root          # 查看需 root 权限的目录
sudo -i               # 进入 root 的交互式 Shell(谨慎使用)
2. 处理“权限被拒绝”



[*]方案 1:提权到 root:sudo su -         # 切换到 root 用户

[*]方案 2:修改目录权限(谨慎操纵):sudo chmod 755 /目标目录   # 开放读取和执行权限

3. 利用图形化文件管理器



[*]GNOME(Ubuntu):nautilus /目录路径    # 需要安装 `nautilus`
sudo nautilus       # 以管理员身份打开(高危操作!)

[*]KDE(Fedora/Kubuntu):dolphin /目录路径   # 需要安装 `dolphin`

七、留意事项


[*]谨慎修改系统目录:

[*]如 /etc、/bin、/sbin 中的文件直接影响系统稳固性。

[*]制止长期利用 root:

[*]尽量通过 sudo 执行单条命令,镌汰误操纵风险。

[*]备份重要文件:

[*]修改配置文件前,建议备份:sudo cp /etc/nginx/nginx.conf /etc/nginx/nginx.conf.bak


总结

目录类型访问方法权限需求用户目录(/home)cd ~ 或 cd /home/用户名用户自身权限系统配置(/etc)cd /etc + sudo 编辑文件查看无需权限,修改需 root日志(/var/log)cd /var/log + sudo 查看敏感日志部分日志需 root管理员目录(/root)sudo su - 切换用户仅 root 用户外部存储(/mnt)sudo mount 挂载后访问挂载需 root 掌握这些方法后,你可以安全高效地访问和管理 Linux 系统的各类目录!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666c511fc70046318cf1d9c24b4adffc.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ebd475dc4dac4702a5e76925416a83cc.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c47897a6179c42aab13131173c5708e4.png利用tree 提示找不到命令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3ff0b8ef274f4480aae282e1fb3ab397.png
无法利用yum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c1bf4251578a4d7b8c449f378ad07e93.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8dc859ff6bb7448e87a91a965bfe0f35.png
由于更换镜像源此前已经试过,且网络检查也试过,时间也同步,所以直接验证堆栈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894b4ca96b2d44d4992e801381a47d51.png
堆栈被禁用 试试前面几步 网络已尝试可以连通 看故障中提示HOST出题目 然后centos照旧国外的网站:1.尝试更换国内镜像。2.看看要不要换个centos。重新下一个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d8b16a90d9fe4576918b6f2b273d9349.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3f51f102656a4998baaee5084c93df04.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77d522014cbd432e9710e006acf93f9b.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4de357450c704053bc0e634b6fa52ec5.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d07f0b5b684b4632ac2cfdcf46cfc2c6.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ea9de6df247c49aa8b5d2912e35a0709.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dadbc7efbb714d738e443677dc73b20c.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005d1cf19a97456d9c595b2c44ceb6bb.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657f8fb4db8d43cbae42391b1f4f5305.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8d8f267eec3d4e1f9d6b21ec95c28997.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7f51c1f7ed2e4a2f82076d39f7225f81.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d091aa93f03f4665a254aa9ab0bb7497.png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f343aef570f14f5580691e1a82d1314d.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6154793741804c6abcc6ea828c10b394.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367cfceae59f4ec8883fc98abb9bafe1.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f373d33472824e14a86d9d7ac52b50cb.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c6d0c6de851d4100adb6c7374870a232.png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668da1d810ee41c8ad3381d678f3ce64.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f5ebd92593f646459aef95590238269c.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ededadf4ddee42d2a1da0dff4b635c4b.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bc743f36b27841f9b1899ea446d59680.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0c6338eeb5944f9ab8892943fe3d0194.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ce053fa881ac4fe495d4bd2a6444d5d0.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97ade2191ef14ec993b4b4c56ab18afc.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8e9d3a2632d2469f9e01ae733f26e36d.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7273188563f94560a1bcf51a1d580bd3.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9a5a2b016fd843e3b2564368f9056f37.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a9b207e7aa744f5badeaa87509940d49.png
为什么找不到这两个文件夹,去哪里了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604209b6d05b41f395a4eaa61c7e1cc3.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d468d73ca1f144daa1ceec207de415cb.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c17424a0b22a45f092f29a0bc70ee24b.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b2d4f0ae11ff47f2b6c9e051ee4ab47b.png
已删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ac405f9011684028b3be4417f2c548e2.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83858613e92c499692b3c4ad61ba808b.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606efc579654467abdd40233c61a2fc9.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25c8f878d8e74200b80413874b6a0ddb.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2915093bc1744778b5729b02892e10d8.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20371cb41f5e4682a7f7bdba2809e796.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81cfae2cc3484364941ba8085096182f.png
/usr/local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252b3f28e7f14081b78006de6eea0c4d.png
绝对路径
a.txt /usr/local
b.txt c.txt /usr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6162f46a41a14ef8895ab173784e4652.png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c2d927ebe2dd489c885aa4ef683249db.png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linux3 mkdir rmdir rm cp touch ls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