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澎湃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区别一看就懂
前言最近看了小米澎湃OS的发布会,这是继华为鸿蒙OS脱离Android OS后,国内发布的另一个重量级的操纵系统。
依稀记得,当初鸿蒙OS问世的时候,很多人都质疑它是Android OS的套壳,对鸿蒙系统提出了诸多质疑和否定。
现趁着澎湃系统的发布之际,此篇文章就好好阐述HarmonyOS、HyperOS和Android OS的区别。
专业术语
OS:operating system(操纵系统);
GPL开源协议:完全无偿的、免费的开放所有源代码让所有开辟者使用的协议;
微内核:是指将操纵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拆分为多个较小的独立组件,每个组件仅实行少量关键使命,并通过消息通报方式相互通信。这种设计理念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系统瓦解的风险,并使得内核易于移植到差别类型的硬件平台上,缺点是通信频繁会过多耗费计算机资源;
宏内核:是指将操纵系统的所有构成部分都会集在一个单一的大型内核中,如linux就是一个宏内核,各个部分之间通过函数调用方式进行通信。这种设计理念的优点是可以进步系统的性能,因为它减少了消息通报所需的额外开销,缺点就是会增加系统瓦解的风险,不易移植。
鸿蒙OS
https://img-blog.csdnimg.cn/b44ce20d86994b55b2e53feed6701e8d.png 鸿蒙系统架构图 鸿蒙系统(HarmonyOS)是华为开辟的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纵系统,旨在为各种智能设备提供统一的操纵系统平台。
鸿蒙系统的设计理念是以微内核为底子,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多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从而实现全场景智能化。
从上图鸿蒙系统架构图可以看出,鸿蒙系统接纳了一种分层架构,以实现系统的模块化、可复用和可扩展性。
[*] 应用层:包罗系统应用和第三方非系统应用,即我们常常使用的app应用电话、设置、微信等。
[*] 框架层(Application Framework Layer):提供了各种应用步伐的开辟框架(提供了C/C++/JS等多语言的框架API)和运行环境。它包罗图形用户界面(GUI)库、多媒体库、网络通信库、存储管理库等,为应用步伐提供了统一的调用接口,实现了应用步伐之间的隔离与协同。为应用步伐app的开辟和运行提供支持。
[*] 系统服务层(System Service Layer):这一层提供了系统级的服务功能,包罗设备管理、权限管理、文件系统、进程管理等。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框架层对应用步伐提供服务。比方AI子系统可以提供AI方面的服务。
[*] 内核层(Kernel Layer):负责系统的根本功能和硬件驱动,接纳多内核设计,针对差别资源受限设备选用适合的OS内核,包罗Linux内核和LiteOS等;内核抽象层通过屏蔽多内核差别,对上层提供统一的底子内核能力,包罗进程/线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网络管理和外设管理等,这种设计使得鸿蒙系统可以更加稳定、安全和高效地运行。
通过这种分层架构,鸿蒙系统实现了各个层级的解耦和模块化,使得各个层级可以独立发展、机动定制和扩展。这种架构进步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并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性能表现。
澎湃OS
https://img-blog.csdnimg.cn/a4eeefdd220c4bd1880bd5bdbef6d250.png 澎湃系统架构图 从上图小米公布的澎湃OS完整架构图可以看出,澎湃系统的构架为:
[*] 应用层:位于系统架构的最顶层,包罗各种应用步伐和用户界面。
[*] 跨端层:负责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包罗分布式子系统、跨端服务框架子系统、跨端公共能力子系统、跨端应用框架子系统和跨端安全子系统。
[*] 服务与框架层:包罗安卓的服务框架和小米自研的Vela系统的服务框架,作为中间件提供支持。
[*] 内核层:在最底层的系统内核层,小米将自研的Vela系统内核与深度修改的Linux系统内核进行融合。重构了性能调度、使命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等底子模块,以提升性能和效率。
[*] 硬件层:位于系统架构的最底层,负责与硬件设备进行交互。
小米澎湃系统基于Android,接纳了传统的宏内核设计,融合了Linux和小米自研的Vela系统,对安卓进行深度定制通过重构底层技术。
这一全新的融合内核支持多种处置处罚器平台和文件系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在服务与框架层,小米将安卓的服务框架和自研Vela系统的服务框架作为中间件纳入此中。此外,小米澎湃系统还引入了全新的跨端互联框架,使得差别设备之间能够更好地协作。
鸿蒙、澎湃以及安卓系统区别
https://img-blog.csdnimg.cn/080dc4f0166e43a9982bbde96200c8f5.png
上图是一张各个系统间的关系图,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鸿蒙OS、谷歌安卓和澎湃OS都是基于AOSP衍生出来的产物。
接下来从委曲进行详细说明:
UNIX是一个操纵系统,它在1969年诞生的,Linux是Unix颠末简化和开源发展而来的一个版本,而苹果的iOS和macOS系统也是基于Unix开辟而来的,这意味着,只管这些操纵系统在用户界面、应用生态和外貌上有所差别,但它们的底层都与Unix有关。
Android,是安卓之父安德鲁·E·鲁宾开辟的,后来被谷歌注资收购,发展为现在的谷歌安卓。
Android的底层核心就是基于Linux内核构建的,然后针对移动设备的应用需求,Android对Linux内核进行了肯定的修改和优化,因为基于linux开辟的衍生品都是要遵守GPL开源协议开放源代码的,以是安卓需要开放源码,这就是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就算Android被谷歌收购了,但从某些角度来讲,Android并不完全属于谷歌,因为它要遵守GPL开源协议,那它就是由环球的开辟者共同去开辟维护的一个产物。
谷歌并没有完全遵守GPL的开源协议,而是转而接纳了商业意味更浓、更机动的Apache 2.0的开源协议,这个协议允许后来的修改者发布闭源项目,不用开放源代码,利于国内的小米MIUI等都是闭源的,后面谷歌为了本身能够盈利且对生态进行控制,就在安卓系统之上又搞了一套闭源的GMS,也就是谷歌移动服务,在国外安卓手机上,没有GMS就即是没法用谷歌舆图,YouTube等软件都无法正常使用,有海外业务就必须要用GMS框架。
鸿蒙系统和澎湃系统都是AOSP的衍生物,属于独立个体,谷歌无权干涉。
言尽于此,如果你硬要说鸿蒙和澎湃系统是安卓套壳也并无原理,毕竟它是基于AOSP,但别对国产系统有过多的贬低,它就像一只正在崛起的雄狮。
三者区别
鸿蒙系统
是华为自主开辟的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纵系统。它注重实现全场景流畅体验、架构级可信安全和跨终端无缝协同。鸿蒙系统接纳了微内核架构,具备机动性和扩展性,并且可以运行安卓应用步伐。
澎湃系统
是小米基于安卓系统进行定制开辟的操纵系统。它注重提供更好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它接纳了传统的宏内核设计。全新打造了 8 大子系统,此中全新的 AI 子系统融合大模子能力,成为整个系统的“智能大脑”,赋予了整个生态AI能力。
谷歌安卓系统
是由谷歌开辟的一款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的操纵系统。安卓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的开源操纵系统,具有庞大的应用生态系统和广泛的设备支持。
鸿蒙系统和澎湃系统都是国内手机厂商自主开辟的操纵系统,与谷歌安卓系统存在肯定的竞争关系。鸿蒙系统和澎湃系统都具备肯定的兼容性,可以运行安卓应用步伐,但它们的架构和设计理念与安卓系统有所差别。
总结
从鸿蒙OS和澎湃OS都是支持安卓应用不难看出,如果需要重新搭建一个生态是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沉淀的,对于一个全新的生态,需要全新的应用去适配,如果鸿蒙和澎湃完全脱离Android,那么它们就无法去适配现有的安卓应用,需要全部重新开辟。
看了小米澎湃系统的发布会,有很多感慨,澎湃系统现在只会在小部分机型适配,评测后届时网络上也将会有很多吐槽,各种嘲讽,以是多点理性支持,毕竟所有事物的完善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一挥而就的。
可以断定的是AI功能以后将会更多的应用得手机当中,将来将是万物互联的时代。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