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军大提督 发表于 6 天前

RPC的介绍和架构发展

RPC概念:

RPC是远程过程调用协议,是一种不必要了解底层网络技能,调用远程计算机服务。
RPC框架的组成:

图1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4203622019c610a3798a4c481101f7bb.jpeg
当总项目的数据量、访问量不断进步,就把他分成多个服务,减轻单体机器的压力。分开的ABC服务之间要相互依靠,要数据,要数据的过程就是rpc。
如果使用常见的http协议,会带上很多不必要的数据,会降低通报数据的效率,我们只想要调用B服务的数据,因此,我们可以自定义一种通报格式。
RPC和http的区别?(口试)

1、RPC服务基于TCP/IP协议;HTTP服务基于HTTP协议。由于HTTP协议是位于TCP协议之上的,以是相比之下,RPC效率更高。
2、虽然RPC效率更高,但HTTP服务开发迭代会更快。
3、HTTP服务的缺点是消息封装痴肥,优势是对服务的提供和调用方没有任何技能限定,自由灵活,更符合微服务理念。
RPC架构的演变

最开始的调用:

图2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b0f83ef25283c2c25abb5c0e28c24c14.jpeg
在调用方直接把提供方写死,然后只能调用这一个提供方。
也就是说,如果提供方出现标题,那么调用方也就找不到调用数据了。
出现的标题就是:调用方不知道自己在调用什么
+注册中心:

图3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aae53b72c6d6224e668c42625af896c9.jpeg
这样就可以灵活的去找提供方了。
服务方找注册中心注册,调用方发现注册的提供方,然后调用方就可以调用提供方了。
出现的标题:如果提供方太多了怎么办,怎样选择提供方?
+路由层(负载均衡):

图4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71d6c1b28ebc0de211cee81e63d60cb3.jpeg
负载均衡可以把哀求分布到多个提供方,以此进步系统的处理性能。
故障转移和负载均衡是解决服务器高可用性和性能标题的关键。
如果提供方A出现了标题,那么,就通过路由层调用提供方B,实现提供方的高可用性。
如果路由层出现标题了怎么办呢:

可以调用默认的提供方。
标题:哀求中的数据应该怎么去表现呢,怎样举行序列化和定义数据格式。
增加编码、序列化

图5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467f94af5abf8069a1781ba2b8842ac8.jpeg
这样通过自己写的序列化和编码,可以使数据同一。
但是数据的调用肯定不是人人都能调用的,以是他还必要一个拦截器。这里使用token作为拦截器。调用方写一个token,提供方写一个token,双方的token同等就放行,不同等就不给过。
图6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4bc84d984458d094872ec79ec3fc1fff.jpeg
但是像图6这种注册中心,负载均衡算法都是写好的,如果在开发过程中我想添加一个新的负载均衡算法大概注册中心,该怎么办呢?
图7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eb8979391b15846e0e1ca66b0786b495.jpeg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SPI来动态的加载注册中心,路由层,编码和拦截器,而且举行同一管理。像springboot的自动装配也是使用SPI。SPI像spring里的IOC的注入。
如果出现了标题,不能直接抛出异常吧,以是如果A挂了,那就调用其他服务,但是如果都挂了,就只能抛出异常了。
图8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092605c4ab4ee81a0cc21eb80f1b2d16.jpeg
这里出现异常之后,展示给调用方看,调用方根据环境,选择对应的容错机制,是故障转移还是忽略。
但是如果调用方发送多个数据,总不能全让提供方A担当了,然后让其他提供方同步等待,这样不可。可以弄一个线程池,吸收之后调用合适的方法。
图9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1e8b9d221d44c259a8cfd49c17d145ed.jpeg
这样可以进步程序的吞吐环境。
常见的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框架包罗:



[*]Spring Cloud。由Pivotal公司开源,支持Java语言,提供了一套构建分布式系统的开源框架。
[*]RMI。Java原生的RPC框架,限于Java语言,适用于Java跨版本或防火墙受限的环境。
[*]Dubbo。由阿里巴巴开发,适用于Java语言,是一款高性能、轻量级的RPC框架,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系统。
[*]Motan。微博内部使用的RPC框架,开源于2016年,仅支持Java语言。


[*]gRPC。由Google开发,支持多种语言,使用Protocol Buffers(protobuf)作为接口定义语言(IDL),基于HTTP/2协议。
[*]Tars。腾讯内部使用的RPC框架,开源于2017年,仅支持C++语言。
[*]gRPC over HTTP/2。Google开发的RPC框架,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和负载均衡策略。
RPC架构能经久不衰的原因:

1、分布式系统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体无法满足业务需求,RPC作为一种紧张的通讯协议,能够满足分布式系统的需求
2、RPC相关技能的演进
3、多语言的支持
RPC框架支持多种语言,是差异语言编写的程序能举行跨语言远程调用
4、差异场景的需求
差异的应用场景对RPC架构提出了各种需求,如:高并发,低延迟,可拓展性,安全性等,RPC就可以根据需求举行针对性的优化和功能拓展。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RPC的介绍和架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