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海湾 发表于 2024-10-30 18:48:36

利用 Linux 搭建并配置一个 NFS 服务器

体系环境:


[*]Rocky Linux 9.3;实用于 Red Hat / Centos 等红帽系发行版;其他发行版必要查找对应的软件包。
[*]NFS 软件包版本:nfs-utils-1:2.5.4-26.el9_4.x86_64
NFS:Network File System , 网络文件体系。
1. 安装相干软件包

起首,确保体系已经更新并安装了 NFS 所需的软件包:
sudo dnf update -y

# 安装 nfs 软件包
# 如果是较新的版本中,也会自动安装 rpcbind
sudo dnf install nfs-utils -y
【注】在 NFSv4 中,不再必要 rpcbind,因为它利用了更简单的通信机制,不依赖于 RPC 服务的映射。但是如果必要兼容 NFSv2 或 NFSv3,则必须安装并运行 rpcbind。因为这两个版本的 NFS 依赖 rpcbind 来协商和管理通信。
sudo dnf install rpcbind -y
2. 启动并启用相干服务

安装完成后,启动 NFS 服务并将其设置为开机自启:
# 开机自启
sudo systemctl enable nfs-server

# 启动 nfs 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nfs-server
如果安装了 rcpbind 也必要设置举行启动以及设置为开机自启:
# 开机自启
sudo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 启动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3. NFS 配置文件

3.1 /etc/exports 文件

   /etc/exports 是 NFS(Network File System)的配置文件,用于定义哪些目次要共享、共享给哪些客户端以及每个客户端的访问权限。
/etc/exports 文件的语法:
# 每一行都是一个配置
<共享目录> <客户端列表>(<选项>)

# 每行进行配置多个客户端列表
<共享目录> <客户端列表>(<选项>) <客户端列表>(<选项>)


[*]共享目次:要共享的本地目次的绝对路径。
[*]客户端列表:指定可以访问该目次的客户端,支持 IP 所在、主机名或通配符。
[*]选项列表:定义客户端的访问权限和其他行为,放在括号中。
简单示例:
# 将 /home/shared 目录共享给 192.168.1.0/24 网络的所有主机,并且允许读写访问:
/home/shared 192.168.1.0/24(rw,sync,no_subtree_check)

# 将 /var/nfs 目录共享给多个特定的客户端,并指定不同的访问权限
/var/nfs 192.168.1.10(ro,sync) 192.168.1.11(rw,sync,no_root_squash)
3.2 共享目次

指定本地要共享的目次的绝对路径,不能利用相对路径。
共享目次的权限一般为 755 或 777,根据实际环境设置即可。
3.3 客户端列表

客户端可以用以下几种常用的方式表示:


[*]单个 IP 所在:如 192.168.1.10,只允许指定的客户端访问。
[*]IP 所在范围(子网):如 192.168.1.0/24,允许特定网络范围内的所有客户端访问。
[*]主机名:如 client.example.com,允许指定主机访问(必要配置 DNS 或 /etc/hosts)。
[*]通配符:如 *,允许所有客户端访问(不保举用于生产环境)。
   客户端列表可以指定多个客户端,利用空格分隔。
3.4 参数选项

在括号内指定的选项用来配置共享的权限和行为。
参数选项挺多的,但是可以举行一下归纳,常用的参数重要分为下面几类:
3.4.1 访问权限选项



[*]默认为: ro
[*]rw:读写权限,允许客户端对共享目次举行读和写操作。
[*]ro:只读权限,客户端只能读取共享目次中的文件,无法修改。
3.4.2 数据写入硬盘模式



[*]默认值:sync
[*]sync:同步写入;确保数据在写入时立刻写入磁盘,保证数据一致性。
[*]async:异步写入;数据会先暂存在内存中,然后再批量写入磁盘,可能提升性能但存在数据丢失风险。
3.4.3 root 用户权限



[*]默认值:root_squash
[*]no_root_squash:允许 NFS 客户端以 root 身份访问共享目次。
[*]root_squash:将客户端的 root 用户映射为 nobody (旧版本为:nfsnobody ),默认设置,增加安全性以防止权限提升。
3.4.4 子树查抄



[*]默认值:subtree_check
[*]no_subtree_check:禁用子树查抄,当客户端访问共享目次中的文件(含目次)时,NFS 服务器不会查抄该文件所属的子目次是否在导出的目次树中,只会查抄顶级(并不是其路径,只有顶级)共享目次的权限。
[*]subtree_check:启用子树查抄,当客户端哀求访问共享目次中的文件(含目次)时,NFS 服务器会查抄该文件是否属于实际被导出的子目次,并查抄其路径上的所有权限。
3.4.5 匿名用户



[*]默认值:no_all_squash
[*]all_squash:将所有客户端用户(不论是 root 照旧普通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 nobody (旧版本为:nfsnobody )。
[*]no_all_squash:访问用户先与本机用户匹配,匹配失败后再映射为匿名用户 nobody (旧版本为:nfsnobody );
[*]anonuid / anongid:分别指定匿名用户的 UID 和 GID,当利用 root_squash 或 all_squash 时利用。
# 示例
/home/shared 192.168.1.0/24(rw,all_squash,anonuid=1001,anongid=1001)
3.4.6 安全性(特权端口)



[*] 默认值:secure
[*] secure:仅允许客户端通过特权端口(0-1023)连接。
默认环境下,只有当客户端利用特权端口时,NFS 服务器才允许访问。特权端口只能由 root 用户绑定,因此这个选项提供了额外的安全性。
[*] insecure:允许客户端通过非特权端口(1024 以上)连接。
启用该选项会使 NFS 服务器接受来自任何端口的连接,如许可以允许不利用特权端口的客户端(比方某些非标准 NFS 实现或特定的客户端设备)访问共享目次。
# 配置示例
/home/shared 192.168.1.0/24(rw,sync,insecure)
3.4.7 网络传输



[*]默认值:wdelay
[*]wdelay:耽误写入;当 NFS 服务器在接收到多个写入哀求时,会稍微耽误处置处罚,以便归并多个哀求为一次写操作,从而减少磁盘 I/O 操作次数。
[*]no_wdelay:禁用耽误写入;当 NFS 服务器立刻处置处罚每个写入哀求,而不等待更多的写操作。
3.4.x 更多 (More)

   X 表示未知,哈哈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利用 Linux 搭建并配置一个 NFS 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