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评测·应用市场-qidao123.com技术社区

标题: 数据库系统概述(持续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梦见你的名字    时间: 2024-12-16 07:21
标题: 数据库系统概述(持续更新)


一、数据库根本概念

1.数据(Data)


 2.数据库(DataBase)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重要功能: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二、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盘算机重要用于科学盘算。当时的盘算机硬件和软件都不完善,因此只能采用人工方式对数据举行管理。
人工管理阶段特点:


2.文件系统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盘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都得到了极大发展,盘算机开始用于数据管理。
文件系统优点:

文件系统缺点:

3.数据库系统阶段

        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无法适应各种应用程序的必要,于是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人们转向利用数据库对数据举行统一管理。
与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


三、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从逻辑上分为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抽象模式,并提供外模式/模式、模式/内模式二级映像。

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1)外模式


(2)模式


(3)内模式


留意:一个数据库系统,现实存在的只有物理级数据库,也就是内模式,它是数据访问的基础。概念级数据库是物理级数据库的一种抽象描述,用户级数据库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用户根据外模式举行的操作,通过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射与概念级数据库接洽起来,又通过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射与物理级数据库接洽起来。现实上,DBMS的工作之一就是完成三级数据库模式之间的转换,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转化到物理层面去执行。
在数据库系统中,外模式可以有多个,但是模式与内模式只能各有一个。


2.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像

(1)外模式/模式映像


(2)模式/内模式映像


四、三个世界及其有关概念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


3.数据世界(盘算机世界)


4.三个世界之间的接洽



五、数据模子

        数据模子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要转换为抽象的数据库数据,必要经过现实世界、信息世界、盘算机世界3个阶段,因此可以说数据模子是现实世界两级抽象的效果。
        数据模子按应用层次可分为概念模子、逻辑模子和物理模子。

1.概念模子


        概念模子中的相干概念:




2.逻辑模子


        数据模子应该满意三方面的要求:比较真实地模仿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盘算机上实现
(1)层次模子

        ① 一个模子中有且只有一个节点没有父节点,这个节点称为根节点;
        ② 根节点以外的其他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
        ③ 父子节点之间的接洽是一对多接洽(1∶n)。

        ①数据结构简朴清晰,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②结构间接洽简朴;
        ③数据查询效率高。

        ①不能直接表现两个以上实体集间的复杂接洽;
        ②不能表现实体集间的多对多接洽;
        ③不能用于表现非层次性的接洽。

(2)网状模子

        ① 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没有父节点;
        ② 允许一个节点有多个父节点;
        ③ 允许两个节点之间有多种接洽。

        比层次模子更好的性能和更高效的存储方式。

        数据结构比较复杂,数据模式和系统实现均不够理想。

(3)关系模子

六、关系数据模子

1.数据模子的演变


2.关系数据模子



3.关系数据结构








 4.关系模式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欢迎光临 IT评测·应用市场-qidao123.com技术社区 (https://dis.qidao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