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M是一种将完备性目的、策略和机制融为一体的模型。为了体现用户完备性,CWM提出了职责隔离(Separation of Duty)目的;为了包管数据完备性,CWM提出了应用相干的完备性验证进程;为了创建过程完备性,CWM界说了对于变换过程的应用相干验证。 图18-7对CWM模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形貌。
CWM的主要特征是: (1)采用Subject/Program/Object三元素的构成方式。Subject要访问Object只能通过Program进行; (2)权限分离原则:将要害功能分为有2个或多个Subject完成,防止已授权用户进行未授权的修改; (3)要求具有审计能力(Auditing)。 参考:NISP二级7.3 逼迫访问控制模型-CSDN博客
18.2.5 Chinese Wall模型
Chinese Wall模型(又名Brew and Nash模型,最初是由Brewer和Nash提出)是应用在多边安全体系中的安全模型。也就是说,是指通过行政规定和分别、内部监控、IT体系等本领防止各部门之间出现有损客户长处的长处辩论事件。本模型最初为投资银行设计的,但也可应用在其他相似的场合。 1.模型基本原理
Chinese Wall模型的安全策略的基础是客户访问的信息不会与当前他们可支配的信息产生辩论。在投资银行中,一个银行会同时拥有多个互为竞争者的客户,一个银行家大概为一个客户工作,但他可以访问全部客户的信息。因此,应当克制该银行家访问其他客户的数据。好比在某个领域有两个竞争对手同时选择了一个投资银行作为他们的服务机构,而这个银行出于对这两个客户的贸易机密的保护就只能为其中一个客户提供服务。Chinese Wall模型同时包括DAC和MAC的属性,是逼迫访问控制模型(MAC)的一种混合策略模型,好比银行家可以选择为谁工作(DAC),一旦选定,他就只能为该客户工作(MAC)。图18-8给出了Chinese Wall模型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