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到底是指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5 02: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我发布了《从0开始学架构》这门课程,分享了我之前在电信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方面的履历和感悟。
后来,我转岗去了蚂蚁国际,从事更加复杂的付出业务。为什么说付出业务更加复杂?因为它涉及的关联方多、业务流程长、业务模型复杂,对安全、高可用、高性能等都有更高的要求。我有幸到场了一个外洋钱包从0到1的建设过程,积聚了不少实战履历,于是对复杂业务的架构设计有了新的理解。
2020年,因为身体等原因,我离开了蚂蚁国际,之后就一边休养身体,一边系统地总结梳理已往的履历,先后创作了《大厂晋升指南》和《架构实战营》。在打磨课程和与各位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对于架构学习的难点和应用的痛点,又有了新的心得领会。
因此,我决定更新这门课程的部分内容,把这些新的收获也全部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你与时俱进地提拔架构程度。
架构到底是指什么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架构”是一个再常见不外的词了。我们会对新员工培训整个系统的架构,参加架构设计评审,学习业界开源系统(比方MySQL和Hadoop)的架构,研究大公司的架构实现(比方微信架构和淘宝架构)……
虽然“架构”这个词很常见,但如果深究一下,“架构”到底是指什么,大部分人就搞不清晰了。比方以下这些问题,你可以或许正确地回复吗?

  • 微信有架构,微信的登录系统也有架构,微信的付出系统也有架构,当我们谈微信架构时,到底是在谈什么架构?
  • Linux有架构,MySQL有架构,JVM也有架构,使用Java开发、MySQL存储、跑在Linux上的业务系统也有架构,应该关注哪个架构呢?
  • 架构和框架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
身为架构师,如果你连架构的定义都搞不清晰,那么无论是自己设计架构、给别人解说架构,还是学习别人的架构,都会暴露问题,要么无从动手,要么张冠李戴。这无疑会成为你面试、晋升和带领团队工作时的绊脚石。
好比有些同学明明在系统架构上做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作,但是在给晋升面试的评委解说的时候,只会说“我们是微服务架构”,然后就不知道讲什么了。结果得到的评价大打扣头,晋升失败,非常可惜。
要想正确地理解架构的定义,关键就在于把三组容易肴杂的概念梳理清晰:

  • 系统与子系统
  • 模块与组件
  • 框架与架构
系统与子系统

我们先来看维基百科定义的“系统”:
   系统泛指由一群有关联的个体组成,根据某种规则运作,能完成个别元件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的群体。它的意思是“总体”“整体”或“同盟”。
  我来提炼一下里面的关键内容。

  • 关联:系统是由一群有关联的个体组成的,没有关联的个体堆在一起不能成为一个系统。比方,把一个发动机和一台PC放在一起不能称之为一个系统,把发动机、底盘、轮胎、车架组合起来才能成为一台汽车。
  • 规则:系统内的个体需要按照指定的规则运作,而不是单个个体各自为政。规则规定了系统内个体分工和协作的方式。比方,汽车发动机负责产生动力,然后通过变速器和传动轴,将动力输出到车轮上,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 本领:系统本领与个体本领有本质的差别,系统本领不是个体本领之和,而是产生了新的本领。比方,汽车可以或许载重前进,而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车轮自己都不具备这样的本领。
我们再来看子系统的定义:
   子系统也是由一群有关联的个体所组成的系统,多半会是更大系统中的一部分。
  实在,子系统的定义和系统定义是一样的,只是观察的角度有差别,一个系统可能是别的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按照这个定义,系统和子系统比力容易理解,我们以微信为例来做一个分析:

  • 微信自己是一个系统,包含聊天、登录、付出、朋友圈等子系统。
  • 朋友圈这个系统又包罗动态、评论、点赞等子系统。
  • 评论这个系统可能又包罗防刷子系统、审核子系统、发布子系统、存储子系统。
  • 评论审核子系统不再包含业务意义上的子系统,而是包罗各个模块大概组件,这些模块大概组件自己也是别的一个维度上的系统。比方,MySQL、Redis等是存储系统,但不是业务子系统。
现在,我们可以回复第一个问题了。一个系统的架构,只包罗顶层这一个层级的架构,而不包罗下属子系统层级的架构。以是微信架构,就是指微信系统这个层级的架构。当然,微信的子系统,好比付出系统,也有它自己的架构,同样只包罗顶层
模块与组件

模块和组件两个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肴杂,我们经常可以或许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


  • MySQL模块重要负责存储数据,而Elasticsearch模块重要负责数据搜索。
  • 我们有安全加密组件、有审核组件。
  • App的下载模块使用了第三方的组件。
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模块与组件的定义并不好理解,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区分。我们来看看这两者在维基百科上的定义:
   软件模块(Module)是一套同等而相互有精密关连的软件构造。它分别包含了程序和数据布局两部分。现代软件开发每每使用模块作为合成的单位。模块的接口表达了由该模块提供的功能和调用它时所需的元素。模块是可能分开被编写的单位。这使它们可再用和答应人员同时协作、编写及研究差别的模块。
软件组件定义为自包含的、可编程的、可重用的、与语言无关的软件单元,软件组件可以很容易被用于组装应用程序中。
  可能你看完这两个定义后一头雾水,还是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模块和组件都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只是从差别的角度拆分系统而已
从业务逻辑的角度来拆分系统后,得到的单元就是“模块”;从物理部署的角度来拆分系统后,得到的单元就是“组件”。划分模块的重要目的是职责分离;划分组件的重要目的是单元复用。
实在,“组件”的英文Component也可翻译成中文的“零件”一词。“零件”更容易理解一些,它是一个物理的概念,并且具备“独立且可更换”的特点。
我以一个最简朴的网站系统来为例。假设我们要做一个弟子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从逻辑的角度来拆分,可以分为“登录注册模块”“个人信息模块”和“个人结果模块”;从物理的角度来拆分,可以拆分为Nginx、Web服务器和MySQL。
现在,我们可以回复第二个问题了。如果你是业务系统的架构师,首先需要思考怎么从业务逻辑的角度把系统拆分成一个个模块角色,其次需要思考怎么从物理部署的角度把系统拆分成组件**角色,**比方选择MySQL作为存储系统。但是对于MySQL内部的体系架构(Parser、Optimizer、Caches&Buffers和Storage Engines等),你实在是可以不消关注的,也不需要在你的业务系统架构中展现这些内容。
框架与架构

框架是和架构比力相似的概念,且两者有较强的关联关系,以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两个概念偶然我们容易分不清晰。参考维基百科上框架与架构的定义,我来解释两者的区别。
   软件框架(Software framework)通常指的是为了实现某个业界标准或完成特定根本使命的软件组件规范,也指为了实现某个软件组件规范时,提供规范所要求之基础功能的软件产品。
  我来提炼一下此中关键部分:

  • 框架是组件规范:比方,MVC就是一种最常见的开发规范,类似的尚有MVP、MVVM、J2EE等框架。
  • 框架提供基础功能的产品:比方,Spring MVC是MVC的开发框架,除了满足MVC的规范,Spring提供了很多基础功能来帮助我们实现功能,包罗注解(@Controller等)、Spring Security、Spring JPA等很多基础功能。
   软件架构指软件系统的“基础布局”,创造这些基础布局的准则,以及对这些布局的形貌。
  单纯从定义的角度来看,框架和架构的区别还是比力显着的:框架关注的是“规范”,架构关注的是“布局”
框架的英文是Framework,架构的英文是Architecture,Spring MVC的英文文档标题就是“Web MVC framework”。
虽然如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经常碰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比方:


  • 我们的系统是MVC架构。
  • 我们需要将Android App重构为MVP架构。
  • 我们的系统基于SSH框架开发。
  • 我们是SSH的架构。
  • XX系统是基于Spring MVC框架开发,标准的MVC架构。
    ……
毕竟什么说法是对的,什么说法是错的呢?
实在这些说法都是对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隐藏于架构的定义中,关键就是“基础布局”这个概念,并没有明白说是从什么角度来分解的。采用差别的角度大概维度,可以将系统划分为差别的布局,实在我在“模块与组件”中的“弟子管理系统”示例已经包含了这点。
从业务逻辑的角度分解,“弟子管理系统”的架构是:

从物理部署的角度分解,“弟子管理系统”的架构是:

从开发规范的角度分解,“弟子管理系统”可以采用标准的MVC框架来开发,因此架构又变成了MVC架构:

这些“架构”,都是“弟子管理系统”正确的架构,只是从差别的角度来分解而已,这也是IBM的RUP将软件架构视图分为著名的“4+1视图”的原因。
现在,我们可以回复第三个问题了。框架是一整套开发规范,架构是某一套开发规范下的详细落地方案,包罗各个模块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它们协同起来完乐成能的运作规则
重新定义架构:4R架构

参考维基百科的定义,再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思考,我将软件架构重新定义为:软件架构指软件系统的顶层(Rank)布局,它定义了系统由哪些角色(Role)组成,角色之间的关系(Relation)和运作规则(Rule)。

因为这个定义中的4个关键词,都可以用R开头的英文单词来表示,分别是Rank、Role、Relation和Rule,以是我把定义简称为“4R架构定义”,每个R的详细解释如下。
第一个R,Rank。它是指软件架构是分层的,对应“系统”和“子系统”的分层关系。通常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关注某一层的架构,最多展示相邻两层的架构,而不需要把每一层的架构全部糅杂在一起。无论是架构设计还是画架构图,都应该采取“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方式。以微信为例,Rank的含义如下所示:

注:L0\L1\L2指层级,一个L0往下可以分解多个L1,一个L1可以往下分解多个L2,以此类推,一般发起不超过5层(L0~L4)。
第二个R,Role。它是指软件系统包含哪些角色,每个角色都会负责系统的一部分功能。架构设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将系统拆分为多个角色。最常见的微服务拆分实在就是将整体复杂的业务系统按照业务范畴的方式,拆分为多个微服务,每个微服务就是系统的一个角色。
第三个R,Relation。它是指软件系统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对应到架构图中实在就是连接线,角色之间的关系不能乱连,任何关系末了都需要代码来实现,包罗连接方式(HTTP、TCP、UDP和串口等)、数据协议(JSON、XML和二进制等)以及详细的接口等。
第四个R,Rule。它是指软件系统角色之间怎样协作来完成系统功能。我们在前面解读什么是“系统”的时候提到过:系统本领不是个体本领之和,而是产生了新的本领。那么这个新本领详细怎样完成的呢?详细哪些角色到场了这个新本领呢?这就是Rule所要表达的内容。在架构设计的时候,核心的业务场景都需要设计Rule。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方便理解,Rank、Role和Relation是通过系统架构图来展示的,而Rule是通过系统序列图(System Sequence Diagram)来展示的。
我们以一个简化的付出系统为例,付出系统架构图如下所示:

“扫码付出”这个核心场景的系统序列图如下所示: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继续阅读请点击广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

GMT+8, 2025-7-4 05:02 , Processed in 0.110634 second(s), 30 queries 手机版|qidao123.com技术社区-IT企服评测▪应用市场 ( 浙ICP备20004199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