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操持师知识小科普:系统架构评估

诗林  金牌会员 | 2025-3-15 15: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696|帖子 696|积分 2088

       系统架构评估是在对架构予以分析、评估的底子上,对架构策略的选择作出决策。它运用数学或者逻辑分析技能,针对系统的同等性、正确性、质量属性、规划结果等差别方面,给出描述性、预测性以及指令性的分析结果。
       系统架构评估的方法通常可分为三类:基于观察问卷或检查表的方式、基于场景的方式以及基于度量的方式。
1.基于观察问卷或检查表的方法。此方法的关键在于经心操持问卷或者检查表,充分运用系统相关职员的履历与知识,来获取对架构的评估。该方法的不敷之处在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评估职员的主观推断。
2.基于场景的评估方法。基于场景的方式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率先提出,并应用于架构权衡分析法(Architecture Tradeoff Analysis Method,ATAM)和软件架构分析方法(Software ArchitectureAnalysis Method,SAAM)之中。它是通过剖析软件架构对场景(也就是对系统的使用或修改活动)的支持程度,进而判定该架构对这一场景所代表的质量需求的满足程度。
3.基于度量的评估方法。它创建在软件架构度量的底子之上,涉及三个根本活动,首先要确立质量属性和度量之间的映射原则,接着从软件架构文档中获取度量信息,末了依据映射原则分析推导出系统的质量属性。
       系统架构评估中的告急概念重要包含以下几类,这些概念是分析架构质量、识别风险以及权衡决策的核心底子:
1. 敏感点(Sensitivity Point)
界说:敏感点是系统中一个或多个构件(或构件间关系)的特性,与实现特定质量属性精密相关。通过分析敏感点,能够明白在满足质量目标时必要关注的关键操持决策。
示例: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是性能的敏感点,调整其参数大概会直接影响系统吞吐量。
2. 权衡点(Tradeoff Point)
界说:权衡点是影响多个质量属性的敏感点,必要在差别质量目标之间进行折中的决策。它是架构操持中必要偏重关注的复杂决策点。
示例:提高加密级别可能会增强安全性,但会增长计算开销,致使性能下降,所以加密级别是安全性与性能的权衡点。
3. 风险承担者(Stakeholders)
界说:风险承担者(利益相关者)是对系统架构有影响或者受其影响的群体,包括用户、开发职员、测试职员、运维职员等。
作用:在评估过程中必要协调差别利益方的需求,确保架构满足多方目标。例如,用户关注可用性,架构师关注可维护性。
4. 场景(Scenarios)
界说:场景是描述系统与外部交互的机制,通过“刺激(Stimulus)-环境(Environment)-响应(Response)”三个要素构建,用于准确分析质量属性的实现效果。
应用:例如,“用户并发量激增时(刺激),系统在10秒内响应哀求(响应)”是一个性能场景。
5. 风险点与非风险点
风险点:指架构操持中可能致使质量目标无法实现的潜在问题,如高并发场景下未采用分布式缓存可能引发性能瓶颈。
非风险点:指已履历证可行的架构决策,例如使用冗余服务器提升可用性已被证明有效的。#架构评估# 
       本日就讲到这里啦,贪多嚼不烂哦,下次介绍SAAM,拜拜喽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诗林

金牌会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