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数据库束缚
二. 表的设计
三. 聚合查询
四.联合查询
一. 数据库束缚:
1.束缚类型汇总:
束缚类型 | 阐明 | NULL束缚 | 利用NOT NULL指定列不为 空 | UNIQUE唯一束缚 | 指定列为唯一的、不重复的 | DEFAULT默认值约 束 | 指定列为空时的默认值 | 主键束缚(primary key) | NOT NULL 和 UNIQUE 的 联合
| 外键束缚 | 关联其他表的主键或唯一键
语法:foreign key (列) references 主表(列)
| CHECK束缚 | 保证列中的值符合指定的条件 |
1.1 NULL束缚:
创建表时,可以指定某列不为空:
- DROP TABLE IF EXISTS student;
- CREATE TABLE student (
- id INT NOT NULL,
- sn INT,
- name VARCHAR(50),
- qq_mail VARCHAR(50)
- );
复制代码
1.2 DEFAULT:默认值束缚:
- mysql> CREATE TABLE student (
- -> id INT NOT NULL,
- -> name VARCHAR(20) DEFAULT '默认为无名氏');
复制代码
1.3 PRIMARY KEY:主键束缚:
- CREATE TABLE student2 (
- -> id big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 name VARCHAR(20) DEFAULT '默认为无名氏');
复制代码 这里还利用了auto_increment,在插入时不指定,可以让id字段自增。
注意这里一个表不可以有多个主键,都是可以有复合主键
如下:
1.4 FOREIGN KEY:外键束缚:
外键用于关联其他表的主键或唯一键
语法:
foreign key (本表要关联的字段) references 主表(列)
例子:创建班级表classes,id为主键;
创建门生表student,一个门生对应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对应多个门生。利用id为主键, classes_id为外键,关联班级表id。
- create table student(
-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 class_id int,
- -> foreign key (class_id) references class (id)
- -> );
- create table class(
-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 name varchar(50)
- -> );
复制代码 注意:这里的class_id的类型,要和主表class的id类型同等这里都是(int)
不然会报类型不兼容错误导致定义失败
二. 表的设计:
1.设计表的时间要遵照三大范式。
第一范式:表里的字段不可以再进行拆分
第二范式:再满足第一范式的基础上,不存在非关键字段对任意候选键的部门函数依赖
(简朴来说就是非主键字段对任意主键,外键,唯一键的部门函数依赖)
小结:一个表没有复合主键就天然满足第二范式
第三范式:再满足第二范式的基础上,不存在非关键字段对任意候选键的通报依赖
第三范式可以解决数据冗余,更新非常,插入非常,删除非常等题目
2.设计时表之间的三大关系:
一. 一对一:比如用户和账号信息,可以创建在一个表中
二. 一对多:一个班级有多个门生设计如下:
三. 多对多:一个门生可以选多门课,一门课可以被多个门生选
门生表和课程表是多对多的关系,这里通过课程表(关系表)关联
三. 聚合查询:
1.常见的统计总数、计算平手值等操纵,可以利用聚合函数来实现,常见的聚合函数有:
函数 | 阐明 | COUNT([DISTINCT] expr) |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数目 | SUM([DISTINCT] expr) |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总和,不是数字没故意义 | AVG([DISTINCT] expr) |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平均值,不是数字没故意义 | MAX([DISTINCT] expr) |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最大值,不是数字没故意义 | MIN([DISTINCT] expr) |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最小值,不是数字没故意义 | 例子:
1.1COUNT:统计行数
统计班里有多少同学:
1.2 SUM:
统计语文效果总分:
1.3 AVG:
统计语文平均分:
1.4 MAX:
语文最高分:
1.5 MIN
语文最低分:
2.GROUP BY子句:
2.1 SELECT 指定的字段必须是“分组依据字段”,其他字段若想出如今SELECT 中则必须包含在聚合函 数中。
2.2:语法:
select 需要分组的列, sum(column2), .. from table group by 需要分组的列
2.3:例子:
- mysql> create table emp(
-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 -> role varchar(20) not null,
- -> salary numeric(11,2)
- -> );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7 sec)
- mysql> insert into emp(name, role, salary) values
- -> ('马云','服务员', 1000.20),
- -> ('马化腾','游戏陪玩', 2000.99),
- -> ('孙悟空','游戏角色', 999.11),
- -> ('猪无能','游戏角色', 333.5),
- -> ('沙和尚','游戏角色', 700.33),
- -> ('隔壁老王','董事长', 12000.66);
- Query OK, 6 rows affected (0.04 sec)
复制代码 查询每个角色的最高工资:
3.HAVING条件语句:
GROUP BY 子句进行分组以后,需要对分组效果再进行条件过滤时,不能利用 WHERE 语句,而需要用 HAVING
例子:查询每个角色小于一万的最高工资:
四.联合查询:
1.实际开辟中每每数据来自差异的表,所以需要多表联合查询。多表查询是对多张表的数据取笛卡尔积。
笛卡尔积其实是个全分列的过程
语法:
select * from 表名 表名
如图:
上面有很多无用数据,我们可以通过连接条件过滤
2.内连接:
写法一:select 字段 from 表1 别名1 join 表2 别名2 on 连接条件 and 其他条件;
写法二:select 字段 from 表1 别名1,表2 别名2 where 连接条件 and 其他条件;
例子:这里我们过滤一下上面的class和student的查询
从图可以看出两个表的class_id有依赖关系,只要他们相等即可。
3.外连接:
外连接分为左外连接和右外连接。如果联合查询,左侧的表完全显示我们就说是左外连接;右侧的表完 全显示我们就说是右外连接
语法:
-- 左外连接,表1完全显示 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名1 left join 表名2 on 连接条件;
-- 右外连接,表2完全显示 select 字段 from 表名1 right join 表名2 on 连接条件;
如果是left join,就以左边的表为基准显示;
如果是right join ,就以右边的表为基准显示;
这里就是以右边student表为基准表显示的
4.自连接:
自连接是指在同一张表连接自身进行查询
5.子查询:
子查询是指嵌入在其他sql语句中的select语句,也叫嵌套查询。
分为:
5.1.单行子查询:返回一行记载的子查询(返回一个对象)
例子:查询与“韩立” 同学的同班同学
5.2.多行子查询:返回多行记载的子查询(返回一个集合,包含多个对象);用到IN关键字
例子:在效果表中查询彩儿和清涟同学的效果的效果信息
6.归并查询: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归并多个select的执行效果,可以利用集合操纵符 union,union all。利用UNION 和UNION ALL时,前后查询的效果集中,字段需要同等也就是两张表要完全同等。
6.1 UNION:
该操纵符用于取得两个效果集的并集。当利用该操纵符时,会主动去掉效果集中的重复行
例子:
6.2.nion al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