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准电钟:GPS北斗卫星时间同步体系的应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930|帖子 930|积分 2790

京准电钟:GPS北斗卫星时间同步体系的应用
京准电钟:GPS北斗卫星时间同步体系的应用
京准电子官微——ahjzsz
【择要】本文介绍了电力体系现在所接纳的时间同步方案技能的局限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在标准以太网中应用的IEEE1588精密时间协议(PTP)为流传主时钟时序给体系中的其他结点的实现方法。
一、电力体系时间同步根本概况
  随着对IEC 61850标准研究的不断深入,国表里学者提出基于IEC61850通讯标准体系建立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思路。数字化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显着区别在于过程层传统的电流/电压互感器、断路器将被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智能断路器取代。在数字化变电站中数据信息的共享程度和数据的实时性将得到大幅度提高。IEC61850标准对智能电子设备的时钟精度功能要求划分为5个等级(T1-T5),其中用于计量的T5等级精度达到1us。
  现在全球定位体系(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在变电站主动化体系(substa-tion automationsystem,SAS)中应用很多,GPS同步设备通过硬接线使用脉冲信号举行对时,具有精度高、资本低的特点,其相干技能已很成熟。但是变电站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使得站内二次硬接线被串行通讯线所取代,为此IEC61850标准引入了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imple network time protocol,SNTP)作为网络对时协议。SNTP是互联网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protocol,NTP)的简化标准。在一定的网络布局下,NTP对时精度可达T1等级(1ms),广域网内误差范围为10~100 ms。NTP/SNTP的网络应用较成熟,但是实现T3等级精度25us很困难。
  2002年发布的IEEE 1588定义了一种用于分布式测量和控制体系的精密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protocol,PTP),其网络对时精度可达亚us级,引起了主动化、通讯等工业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国外一些公司(如Altera、Rockwell等)相继开始了支持IEEE1588的相干硬件产品开辟和IEEE 1588详细工业应用的研究,经进一步完善的IEEE1588标准第2版已经于2008年发布。鉴于IEEE1588高精度的分布式网络对时特点,IEC TC57第10工作组准备在支持IEEE1588的互换机和以太网芯片有成熟的贸易应用后,将IEEE1588引入IEC 61850。因此研究IEEE1588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详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IEEE1588的介绍和实现
  IEEE1588即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是顺应智能化变电站时间同步的网络对时方式。该标准在提出之初是致力于工控和测量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标准,目标是提供亚微妙的同步精度应用。厥后该标准受到了主动化领域尤其是分布式运动控制领域的关注,远程通讯和电力体系等相干组织也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在在数字化变电站方面,IEEE1588是时间同步的第一选择。
  PTP体系接纳主从层次式布局来同步时钟,重要定义了4种多点传送的时钟报文类型:(1)同步报文,简称Sync;(2)跟随报文,简称Follow_Up;(3)延时要求报文,简称Delay_Req;(4)回应报文,简称Delay_Resp。实现机制如图所示。图中:T1为主端发送同步报文的时间;T2为从端收到同步报文的时间;T3为从端发送延迟请求报文的时间;T4为主端收到延迟请求报文的时间。这里假定同步报文的收到延迟与延迟请求报文的发送延迟相同,即路径是对称的。
  主从时钟间的偏移量TOffset以及传输延迟TDelay
  盘算公式为:
  PTP体系中的时钟在布局上分为普通时钟(ordinary clock,OC)与界限时钟(boundary clock,BC),功能上表明为主时钟与从时钟。OC为只有一个PTP端口的对时源端或终端设备,BC为有多个PTP端口的互换机、路由器或智能设备。体系中的源时钟称为根时钟(grandmaster clock,GC)。
  时标单元是PTP实现高精度对时的关键,PTP事件报文的时标点经过期钟时标点时由报文检测模块捕获,进而触发时标记录,存储精确时标数据供应用步伐处理。时钟按照PTP纪元时间设计成32位整数s加32位分数s(ns级),由单一振荡器触发。PTP体系的主从层次布局由最佳主时钟(best master clock,BMC)算法和事件决定,BMC算法独立运行于每个时钟,时钟之间不会举行相互协商。依据同步报文含有的信息以及驻存于时钟的数据集信息,运用数据集比力算法判断两处信息的优劣,接纳状态决定算法产生时钟端口推荐状态,再联合特定背景得到端口确定状态。PTP的BC模子与OC模子布局雷同,不再赘述。
  IEEE1588分为V1和V2两个版本,V2在V1的基础上规范了报文格式,增加了End-to-end transparent clock和Peer-to-peer transparent clock等设备类型,增加了可以减少报文数量Peer Delay的对时机制。对于电力体系的点对点对时要求,V1就完全可以满足。
  三、IEEE1588的特点及上风
  IEEE1588实现主从同步与其他网络对时方案相比有以下特点
  (1)Sync报文发送时刻的精确值并不包含于此报文中,而是在其之后的Follow_Up报文中,这样所带来的益处是报文传输时间和时间测量互不影响。
  (2)主方通过位于底层的时标生成器得到精确信息后,发送Follow_Up报文,精确的反映了Sync报文的发送时刻。从方使用时标生成器,可以精确测量Sync报文的接收时刻。这种精确时刻的保证是因为时间标签信息是在接近于物理层“加盖”的。同样,Delay_Req报文和Delay_Resp报文传输时刻也能实现精确的时间标记。   (3)相对于主从时钟偏移量测量,主从通讯路径延时测量并不是周期性的执行,而是较长时间隔断才执行一次,这样可以减少网络负载和终端设备的处理任务。
  正是由于这种软,硬件联合的方案,消除了协议堆栈延时的不定性,使得IEEE1588协议同步可以达到亚微妙级的精度。
  针对与数字化变电站的测量,同步相量的测量需要一个精度达到1us的UTC时间源,这可以通过为每个站点提供一个GPS接收器作为主参照时间来得到。就现在而言,站点内各个设备接纳IRIG-B技能从GPS接收器得到相应的时间。
  站点内设备数据的采集和传送一般通过局域网LAN举行,而正是由于接纳了局域网这种方式,为IEEE1588标准在电力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机会,并且由于现在市场上已经具有可以实现IEEE1588功能的界限时钟互换机,因此从技能上和应用情况上分析,接纳IEEE 1588技能来代替现有的IRIG-B技能是切实可行的。而且,电厂内部各个电器设备,包罗电压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以及各种监控设备之间的距离通常在一公里到两公里的范围之内,这刚好是IEEE1588标准所实用的局域网范围。
  相对于传统的脉冲,IRIG-B等的硬对时方式,IEEE 1588可以主动校正线路的距离,这跟IRIG-B相比,极大地简化了站点内部各个设备之间时间的分配和同步。而且,由于接纳IEEE 1588标准使用网络对时,可以减少体系内部专用的对时双绞线,因此可以提高体系的稳定性,并且费用也比接纳IRIG-B的方案更加经济方便。以是,IEEE1588网络对时方式以其无以伦比的灵活性必将取代传统的硬对时方式成为电力体系最重要的通讯方式
  四、结束语
  许多工业、测试和测量、通讯应用都要求高精度的时钟信号以便同步控制信号和捕捉数据等。在标准以太网中应用的IEEE 1588精密时间协议(PTP)为流传主时钟时序给体系中的许多结点提供了一种方法。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万万哇

金牌会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