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飞雪网络安全-安全见闻总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946|帖子 946|积分 2838

声明

  学习视频条记均来自B站UP主" 泷羽sec",如涉及侵权马上删除文章
  条记的只是方便各位师傅学习知识,以下网站只涉及学习内容,其他的都与本人无关,切莫逾越法律红线,否则后果自负
    安全见闻01-09已全部更新,后续将会连续更新的章节,感谢各位师傅的点赞关注,冲!
  
目录
声明
1.常见编程语言(安全见闻01)
1.1函数式编程语言
1.2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
1.3Web 全栈开发
1.4移动开发
1.5嵌入式系统开发
1.6其他
2 软件步调分类(安全见闻02)
2.1 Web步调的根本构成
2.1.1 Web步调通常由以下几个部门构成
2.1.2 框架
2.1.3 漏洞存在的地方
2.1.4 数据库
2.1.5 服务步调(中心件)
2.1.6 宏病毒
2.2 网络类型与网络安全
2.2.1 网络类型
2.2.2 网络协议
2.2.3 网络设备
2.2.4 网络安全
2.3 人工智能编程Python
2.3.1 机器学习工作流程
3 网络通讯(安全见闻03)
3.1 硬件设备
3.2 网络硬件
3.3 移动设备硬件
3.4 硬件发展趋势
4 操作系统(安全见闻04)
4.1操作系统-系统分类
4.2深度学习根本原理
4.2.1神经网络基础
5 人工智能-AI(安全见闻05)
5.1人工智能简介与赋能
5.2人工智能涉及网络安全题目
5.3人工智能的学习方法
6 通讯协议(安全见闻06)
6.1 通讯协议涉及的安全题目
7 硬件设备安全题目与潜在漏洞分析(安全见闻07)
7.1 配景
7.2 硬件设备的网络安全题目点
7.2.1 物理安全题目
7.2.2 供应链安全题目
7.2.3 设备漏洞题目
7.2.4 网络毗连题目
7.3 硬件设备的潜在漏洞及渗出测试方法
7.3.1 处置惩罚器漏洞
7.3.2 存储设备漏洞
7.3.3 网络设备漏洞
7.3.4 物联网设备漏洞
7.4 渗出测试在硬件设备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7.4.1 渗出测试的流程
7.4.2 渗出测试的注意事项
8 量子盘算(安全见闻08)
8.1 学习方向
8.2 漏洞风险
8.3 测试方法
8.4 量子盘算渗出测试流程
9 二进制安全(安全见闻09)
9.1 进制与网络安全的关系
9.1.1 二进制的根本概念
9.1.2 二进制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性
9.2 二进制安全的概念与范畴
9.2.1 二进制安全的定义:
9.2.2 范畴
9.3 二进制安全的渗出测试方法
9.3.1静态分析
9.3.2动态分析
9.4 模糊测试
9.4.1 工具介绍
9.4.2 分析流程
9.5 漏洞利用
9.5.1 工具介绍
9.5.2 分析流程
9.6 代码审计
9.6.1 工具介绍
9.6.2 分析流程

1.常见编程语言(安全见闻01)

       C 语言:一种通用的、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系统软件和嵌入式开发。
   C++:在 C 语言基础上发展而来,支持面向对象编程,常用于游戏开发、高性能盘算等领域。
    Java:一种广泛利用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具有跨平台性,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等。
    Python:简洁易学,拥有丰富的库,实用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Web 开发等。
    JavaScript:主要用于网页前端开发,也可用于服务器端开发(Node.js)。
    C#:由微软开发,主要用于 Windows 平台上的应用开发。
    Ruby:一种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编程语言,常用于 Web 开发。
    PHP:主要用于 Web 开发,尤其适合服务器端脚本编程。
    Go:一种高效、简洁的编程语言,实用于网络编程和云盘算等领域。
    Swift:苹果公司开发的编程语言,用于 iOS 和 macOS 应用开发。
    Kotlin:可与 Java 互操作,主要用于 Android 开发。
          网络安全的基础也需要到代码的底层逻辑,其中c语言是基础,学逻辑学函数,再者就是java、php、python这三种语言是学习网络安全的必备编程语言,由于会涉及到对代码的剖析,查看代码的逻辑、函数等等,所以基层代码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1.1函数式编程语言

       Haskell:纯函数式编程语言,以强大的类型系统和数学上的严谨性著称。
    Lisp(包括 Common Lisp、Scheme 等):历史悠久的编程语言家族,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宏系统著名。
    Clojure:运行在 Java 假造机上的 Lisp 方言,联合了函数式编程和 Java 平台的上风。
  
1.2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


       R:在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方面应用广泛。
    Julia:设计用于高性能科学盘算和数据分析。
  1.3Web 全栈开发

       TypeScript:是 JavaScript 的超集,增长了静态类型查抄等特性,提高了大型项目的开发服从。
  1.4移动开发

       Objective-C:曾经是 iOS 开发的主要语言,现在渐渐被 Swift 取代。
  1.5嵌入式系统开发

       Assembly Language(汇编语言):差异的处置惩罚器架构有差异的汇编语言,用于对硬件进行底层控制。
  1.6其他

       Pascal:曾经在教学和早期软件开发中有广泛应用。
    Delphi(基于 Object Pascal):用于快速应用开发。
    Scala:融合了面向对象编程和函数式编程,运行在 Java 假造机上。
    Elixir:基于 Erlang 假造机,具有高并发和容错性,适合构建分布式系统。
  
2 软件步调分类(安全见闻02)

   

  • web步调 (网站): 通常包括后端和前端开发,后端可能利用Java,前端则利用JavaScript、PHP、CSS 等技能
  • 二进制步调 :渗出测试通常针对web步调,但二进制步调的应用大多数是逆向分析,这在渗出测试中涉猎 不广泛;逆向分析的专家可能对web开发不熟悉,由于它们关注的是差异的技能领域。
  • 脚本步调:包括多种语言编写的步调,如Lua、PHP、Java等。
  • 裸板步调:直接在硬件如STM32单片机上编写的步调;不依赖操作系统,没有进程概念,需要自行模拟某些功能。
  • 机器学习:通常利用Python编写,但也可以利用其他语言。
  2.1 Web步调的根本构成

2.1.1 Web步调通常由以下几个部门构成

   1. 前端:用户界面部门,通过URL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2. 后端:服务器端逻辑,处置惩罚前端请求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如用户登录。
  3. 数据库:存储数据的地方,后端会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来处置惩罚请求。
  4. 服务器:存放数据库和运行后端步调的硬件设备。
    web语言:
  1.HTML:提到了点击劫持(Clickjacking)的题目,这是一种安全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它来 诱导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网页进行交互。
  2. CSS:固然CSS主要用于样式设计,但也存在注入题目。偶然会被误认为是跨站脚本攻击 (XSS),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
  3. JavaScript:涉及多种安全题目,包括:
  XSS(跨站脚本攻击):分为DOM型、反射型和存储型。
  点击劫持:与HTML中的点击劫持雷同,是另一种诱导用户进行非自愿操作的攻击手 段。
  请求私运(Request Smuggling):一种攻击技能,可以导致服务器解析请求时出现混 淆,从而执行恶意代码。
  2.1.2 框架

      提到了几种流行的JavaScript框架:Vue、React和Angular。       强调了全部框架终极都是基于HTML、CSS和JavaScript这三种根本语言构建的。       指出假如仅从纯粹的JavaScript角度去分析安全题目(如XSS)会非常耗时,通常通过利用框 架来分析这些题目。 提到存在许多框架,但了解它们的根本功能就足够了。    2.1.3 漏洞存在的地方

      1前端潜在漏洞        信息泄露:敏感信息未经适当掩护而被泄露。        XSS   (跨站脚本攻击):攻击者在网页中注入恶意脚本。        CSRF   (跨站请求伪造):攻击者诱利用户在已认证的会话中执行非自愿的操作。        点击劫持:攻击者通过透明层或窗口欺骗用户点击。        访问控制:未正确实行的权限查抄导致未授权访问。        Web   缓存漏洞:浏览器或服务器缓存敏感信息。        跨域漏洞:差异域之间的安全限定被绕过。        请求私运:攻击者利用   HTTP   请求的解析差异进行攻击。          2后端潜在漏洞        信息泄露:同前端,但通常涉及服务器端的数据。        XSS   :固然主要影响前端,但后端也需防范反射型   XSS   。        CSRF   :同前端,但后端需要实行适当的防御步调。        SSRF   (服务器端请求伪造):攻击者利用服务器端应用步调发起恶意请求。        反序列化漏洞:不当的反序列化操作导致安全题目。        SQL   注入漏洞:攻击者通过注入恶意   SQL   代码来操纵数据库。        命令注入漏洞:攻击者通过注入恶意命令来执行未授权的操作。        服务端模板注入:攻击者通过注入模板代码来执行恶意操作。        跨域漏洞:同前端,但后端需要正确设置   CORS   策略。        访问控制:同前端,但后端需要确保适当的权限查抄。    2.1.4 数据库

      数据库可以分为两大类:       1. 关系型数据库:这类数据库利用表格来存储数据,表格之间通过关系来关联。       常见的关系型 数据库包括:MySQL、SQL Server 、Access 、PostgreSQL         2. 非关系型数据库:这类数据库不利用表格模子,而是利用其他数据模子,如键值对、文档、 宽列存储或图形数据库。       常见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包括:   MongoDB、CouchDB、Neo4j、Redis    2.1.5 服务步调(中心件)

   1常见的服务器步调
  Apache:一种广泛利用的Web服务器软件。
  Nginx:一种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微软的Web服务器产品。
  Tengine:由淘宝网发起的Web服务器项目,Nginx的分支。
  Tomcat:由Apache软件基金会开发的Servlet容器。
  WebLogic:由Oracle公司开发的Java应用服务器。
  潜在漏洞 服务器步调可能存在的潜在漏洞包括:
  信息泄露、文件上传漏洞、文件解析漏洞、目录遍历、访问控制题目
  2.1.6 宏病毒

   概念:宏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可以通过在Office文档中嵌入宏(即小型步调)来流传。 
  文中提到,可以利用如Metasploit这样的工具天生宏病毒,并将其植入Office文件中,如 Microsoft Word。
  强调了宏病毒通常针对微软的产品,而不是其他办公软件,如WPS。
  
  编写宏病毒的要求 编写宏病毒需要了解宏的代码构成,即病毒是由代码构成的。 宏代码通常是用特定的编程语言编写的,如VB(Visual Basic)或C#(C Sharp)。
  
  总结 了解宏的代码构成和利用的编程语言对于编写宏病毒至关重要。 宏病毒的编写和明白需要对相关编程语言有一定的知识。
  2.2 网络类型与网络安全

2.2.1 网络类型

           局域网(LAN):覆盖范围较小,一样平常在一个建筑物或一个校园内。例如,公司办公室内的网络就是一个局域网,用于员工之间共享文件、打印机等资源。
        城域网(MAN):覆盖范围较大,一样平常在一个都会内。例如,都会的有线电视网络、宽带网络等。
        广域网(WAN):覆盖范围非常大,可以跨越国家和地区。例如,互联网就是一个广域网,毗连了全球各地的盘算机和网络设备。
  2.2.2 网络协议

           TCP/IP 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TCP 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IP 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HTTP 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 Web 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如网页、图片、视频等。
        FTP 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盘算机之间传输文件。
        SMTP、POP3 和 IMAP 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吸收。
  2.2.3 网络设备

           路由器:毗连差异的网络,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它根据 IP 地址和路由表来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交换机:在局域网中毗连多台盘算机,实现数据的快速交换。它根据 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帧。
        网卡:安装在盘算机上,用于毗连网络。它将盘算机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信号进行传输,并吸收网络信号转换为盘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无线接入点(AP):提供无线网络毗连,使无线设备能够接入局域网或广域网。
  2.2.4 网络安全

           防火墙:用于掩护网络免受外部攻击,它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过滤网络流量。
        加密技能:对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例如,SSL/TLS 协议用于在 Web 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进行加密通信。
        身份认证: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网络资源,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有效户名和密码、数字证书、生物识别等。
  2.3 人工智能编程Python

2.3.1 机器学习工作流程

   1数据网络
  泉源: 数据可以从数据库、文件、传感器、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
  类型: 数据包括布局化数据(如表格数据)、半布局化数据(如XML、JSON格式的数据)和 非布局化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等)。
  
  2数据预处置惩罚
  数据清洗: 去除噪声数据、处置惩罚缺失值、改正错误数据等。例如,利用均值填充或中位数填充 处置惩罚缺失值。
  数据归一化: 将数据特征值缩放到特定范围,提高算法性能和稳定性。常见的方法有最小-最 大归一化、Z-score标准化等。
  特征提取: 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以便机器学习算法更好地处置惩罚和明白数据。例如,在 图像识别中提取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
  
  3模子选择与训练
  根据任务类型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例如,分类题目可选择决议树、支持向 量机等;回归题目可选择线性回归、随机森林等。
  将预处置惩罚后的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用于训练模子,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子性能。 利用训练集对模子进行训练,调解模子参数以最小化训练集上的丧失函数。
  
  4模子评估与优化
  利用测试集对训练好的模子进行评估,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 值、均方偏差等。 根据评估结果优化模子,可调解模子参数、更换算法、增长数据量等。例如,若模子准确率 低,可增长训练数据量或调解超参数。
  5模子应用
  将优化后的模子应用于现实题目,进行预测、分类、聚类等任务。 对模子应用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不停改进模子以提高性能。
  
3 网络通讯(安全见闻03)

3.1 硬件设备

   盘算机硬件
          中心处置惩罚器(CPU):盘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置惩罚数据。它的性能决定了盘算机的运行速度。
        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步调和数据,它的容量和速度对盘算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步调、文件等。硬盘的容量和读写速度也是影响盘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
        显卡:用于处置惩罚图形和图像数据,它的性能决定了盘算机的图形处置惩罚本领。对于游戏玩家和图形设计师来说,显卡的性能非常重要。
        主板:是盘算机的核心电路板,毗连着各种硬件设备,如 CPU、内存、硬盘、显卡等。主板的质量和性能对盘算机的稳定性和扩展性有很大影响。
  3.2 网络硬件

           网络服务器:提供网络服务,如文件存储、电子邮件、Web 服务等。网络服务器通常具有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以满意大量用户的需求。
        网络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网络中的数据,如网络附加存储(NAS)和存储地区网络(SAN)。它们提供了大容量、高可靠性的数据存储办理方案。
        网络打印机:可以通过网络毗连被多台盘算机共享,方便用户打印文件。
        网络摄像头:用于视频监控和远程集会等应用。它可以通过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其他设备上。
  3.3 移动设备硬件

           智能手机:集成了多种功能,如通信、照相、娱乐、办公等。智能手机的硬件包括处置惩罚器、内存、存储、屏幕、摄像头等。
        平板电脑:雷同于智能手机,但屏幕更大,适合阅读、浏览网页、观看视频等。平板电脑的硬件也包括处置惩罚器、内存、存储、屏幕、摄像头等。
        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它们可以监测用户的康健数据、活动数据等,并与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毗连和交互。可穿戴设备的硬件包括传感器、处置惩罚器、内存、存储、屏幕等。
  3.4 硬件发展趋势

           小型化:硬件设备越来越小型化,便于携带和利用。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却越来越强。
        高性能:随着技能的不停进步,硬件设备的性能不停提高。例如,CPU 的处置惩罚速度越来越快,内存和存储的容量越来越大,显卡的图形处置惩罚本领越来越强。
        智能化:硬件设备越来越智能化,能够自动适应差异的环境和用户需求。例如,智能手机可以根据用户的利用风俗自动调解屏幕亮度、音量等设置。
        互联互通:硬件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细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物联网。例如,智能家居设备可以通过网络毗连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汽车可以与其他车辆和交通设施进行通信。
  
4 操作系统(安全见闻04)

   .ios
  .mac
.linux
  .android
  .Windows
  .wince
.vxworks
  .RT-Thread
          Windows、macOS、iOS 和 Linux 通常被认为是非实时操作系统。非实时操作系统主要致力于在各种情况下提供精良的团体性能、用户体验和多任务处置惩罚本领,但不能保证在严酷的时间限定内对事件作出相应。
        与之相对的是实时操作系统(RTOS),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确定的时间内对外部事件作出相应并完成特定的任务,具有严酷的时间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常用于对时间要求极为严酷的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等领域
4.1操作系统-系统分类

   1.注册表(window有,linux没有注册表):一个核心数据库,用于存储和检索设置数据,直接控制着Windows的启动、‌硬件驱动步调的装载以及一些Windows应用步调的运行。
  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目录下,注册表文件通常包括system.dat和user.dat,以及它们的备份system.da0和user.da0。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目录下的regedit.exe步调可以存取注册表数据库。在早期的Windows版本中,这些功能是通过win.ini、system.ini和其他相关的.ini文件来实现的。
  
  2.防火墙:旨在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根据预定义的安全规则决定是否允许数据包的传输,主要功能是掩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威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并在企业网络和‌互联网之间建立一道安全屏蔽。
  
  3.自启动:自启动是指在状态机中,启动后的初始状态的次态能够落到状态机的几个状态中,具有这种功能的电路或设备称为自启动。自启动功能使得设备在上电或启动时能够自动进入预设的状态,而无需人工干预。
  
  4.筹划任务:‌筹划任务是系统的常见功能,利用任务筹划功能,可以将任何脚本、步调或文档安排在某个最方便的时间运行。‌ 筹划任务在每次系统启动的时候启动并在后台运行,通常用于在‌服务器上定时执行一些重复性的事件。
  
  5.事件日志:事件日志是纪录在一种特殊文件中的事件列表,这些事件可能泉源于操作系统、网络、服务器、防火墙、防病毒软件、数据库查询、硬件基础设施等。
  
  6.内核驱动:内核驱动是一段可以加载到操作系统内核中的代码,通常用于管理硬件设备和提供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接口。‌ 这些驱动为操作系统提供了与硬件设备进行交互的本领,使得操作系统能够识别、管理和控制硬件设备。
  
  7.系统服务:系统服务是指执行指定系统功能的步调、例程或进程,以便支持其他步调,尤其是底层(靠近硬件)步调。
  
  8.进程线程:
          8.1进程的定义和特性‌ 进程‌是指盘算机中正在运行的一个步调的实例。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系统资源和执行状态。进程可以独立运行,拥有自己的‌内存空间和‌文件形貌符等。进程之间的通信通过进程间通信机制实现。 ‌
          8.2线程的定义和特性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罗多个线程,这些线程共享同一地址空间和系统资源。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通过共享内存来进行通信和同步。线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调度的最小单位,也被称作轻量级进程或子进程。
  
  9.系统编程:‌系统编程是指编写与‌操作系统、‌设备驱动步调、‌系统工具、‌网络协议栈、‌文件系统等底层系统组件交互的步调‌。这类编程通常需要深入明白盘算机体系布局、操作系统内部机制、硬件与软件的交互等。
  
4.2深度学习根本原理

4.2.1神经网络基础

   1神经元模子
          深度学习的基础是人工神经网络,灵感泉源于生物神经系统。
  神经网络中的根本单元是神经元,它吸收多个输入信号,对这些信号进行加权求和,然后通 过一个激活函数处置惩罚得到输出。
          例如,典型的神经元吸收来自其他神经元或输入层的数据,每个输入都有一个对应的权重。 假设输入为 ( x ),对应的权重为 ( w ),则神经元的加权输入总和为 ( \sum x_i w_i ),其中 ( b ) 是偏置项。然后,通过激活函数 ( f ) 得到神经元的输出。
  
  2多层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中的神经网络通常由多个层次构成,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输入层吸收原始数据,隐藏层对数据进行多层次的特征提取和变更,输出层产生终极的预测 结果。
          例如,在图像识别任务中,输入层吸收图像的像素值,隐藏层渐渐提取图像的边缘、纹理、 形状等特征,最后输出层给出图像所属的种别。
  
5 人工智能-AI(安全见闻05)

5.1人工智能简介与赋能

           简介:人工智能是指让盘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技能和科学,旨在使盘算机系统能够执行 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气完成的任务,如:学习、推理、办理题目、明白自然语言、识 别图像和语音
     

  • 医疗领域:辅助大夫进行疾病诊断、医学影像分析、药物研发等
  • 金融领域:风险评估、敲诈检测、智能投资顾问等
  • 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汽车、交通流量预测和优化等
  • 客户服务:智能聊天机器人
  • 图像识别和语音处置惩罚:人脸识别、语音助手等 
    5.2人工智能涉及网络安全题目

   
1.数据安全题目

  
人工智能系统通常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这些数据可能包罗敏感信息。 假如这些数据在网络、存储、传输或利用过程没有得到妥善掩护,就可能被泄露、窃取或滥用。

  

  
2.对抗攻击

  
指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微小的修改,使得人工智能系统产生错误的输出。例如在图像识别中,通过在图像上添加一些人眼难以察觉的噪点,可以使人工 智能系统错误地识别图像。 对抗攻击可能会对安全关键领域的人工智能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3.模子窃取和知识产权题目

  
攻击者可以通过逆向工程等手段窃取人工智能模子的参数和布局,从而复制或 改进该模子。 这不仅会侵占知识产权,还可能导致贸易机密泄露。 别的,攻击者还可以利用窃取的模子进行恶意攻击,如天生虚假数据来欺骗其他人工智能。

  

  
4.恶意利用人工智能

  
攻击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能来发动更复杂、更难以检测的网络攻击。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天生的恶意软件可以自动适应差异的环境和防御机制,提 高攻击的乐成率 人工智能还可以被用于自动化的网络钓鱼、垃圾邮件发送等恶意活动。

  5.3人工智能的学习方法

   1.学习基础知识
  把握数学基础知识,如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等;
  学习编程语言Python,Python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常用的编程语言之一;
  
  2.连续学习和交流
  关注人工智能论坛、博客、网站等,通过学习文章,关注行业消息连续学习;
  参加人工智能社区论坛,与其他专业认识交流履历、分享知识。
  
6 通讯协议(安全见闻06)

潜在安全题目涉及领域:无线电安全、协议分析、web渗出、逆向分析
6.1 通讯协议涉及的安全题目

   通通讯协     
一、保密性题目

   
1.数据泄露风险:

   
①许多通讯协议在设计时可能灭有充分考虑数据加密,导致在传输过程中数据轻易 被窃听。例如未加密的http协议,攻击者可以通过网络监听获取传输中的敏感信息;

   
②弱加密算法的利用也可能导致保密性不敷。一些老旧的加密算法可能存在已经的漏洞。

   
例如,早期的DES加密算法,其密钥长度较短,轻易受到暴力破解攻击。

   
2.密钥管理不善:

   
①加密通讯协议通常依赖密钥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然而,假如密钥管理不善,如密钥泄露、密钥存储不安全等,就会使通讯的保密性收到严重威胁;

   
②密钥的分发过程也可能存在风险。假如密钥在分发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那么后续的通讯将不再安全。

   

   
二、完整性题目

   
1.假冒身份风险:

   
①攻击者可以篡改在通讯过程中传输的数据,破坏数据的完整性。 例如,在网络购物中,攻击者可以修改订单金额或商品数量等信息,给用户和商家带来丧失。

   
②缺乏有效的数据完整性校验机制的通讯协议轻易受到此类攻击。一些简朴的通讯协议可能只进行根本的错误检测,而没有对数据的完整性进行严酷的校验。

   
2.重放攻击:

   
①5重放攻击指攻击者纪录通讯过程中的数据,并在稍后的时间重复发送这些数据,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

   
②通讯协议假如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重放攻击的步调,就轻易受到这种攻击的影响。

   

   
三、身份验证题目

   
1.假冒身份风险:

   
①攻击者可以假冒合法用户或设备的身份进行通讯,获取敏感信息或进行非法操作。例如,在网络钓鱼攻击中,攻击者伪装成合法的银行网站,骗取用户的登陆信息。

   
②通讯协议假如没有严酷的身份验证机制,就难以区分合法用户和攻击者。

   
2.身份验证漏洞:

   
①一些通讯协议的身份验证机制可能存在漏洞,被攻击者利用。 例如,某些协议可能利用简朴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轻易受到暴力破解攻击。

   

   
四、可用性题目

   
1.拒绝服务攻击:

   
①攻击者可以通过发送大量的无效请求或恶意数据包,使通讯系统陷入瘫痪,无法

   
为合法用户提供服务。

   
②例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可以利用大量的僵尸主机向目标服务器发送

   
海量的数据包,耗尽服务器的资源,导致服务不可用。

   
2.协议漏洞导致的可用性题目

   
①某些通讯协议的设计缺陷可能导致系统在特定情况下出现故障,影响可用性。

   
③一些通讯协议可能对这种攻击缺乏有效的防范步调,轻易受到影响。

   

   
五、协议实现题目

   
1.编程错误:

   
①通讯协议的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编程错误,导致安全漏洞。

   
②例如,缓冲区溢出漏洞、内存泄漏等题目都可能被攻击者利用,从而破坏系统的安全性。

   
③开发人员在实现通讯协议时,需要严酷遵照安全编程规范(等保2.0 ),进行充分的

   
测试和代码检察,以淘汰此类漏洞的出现。

   
   
六、协议设计缺陷

   
1.缺乏安全考虑的设计:

   
①有些通讯协议在设计之初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导致存在天赋的安全漏洞。

   
②例如,某些协议可能没有对数据的长度、类型等进行严酷的限定,使得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路东进行缓冲区溢出攻击等。

   
③协议的设计可能过于复杂,增长了出现安全漏洞的可能性。复杂的协议往往难以明白和实现正确,轻易出现错误和漏洞。

   
   
七、移动通讯协议安全题目

   
1.无线网络的特殊性:

   
①移动通讯通常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这使得通讯更轻易受到窃听、干扰和攻击。

   
②无线网络的信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被吸收,攻击者可以通过监听无线信号获取通讯内容。

   
③移动设备的移动性也增长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例如设备可能会毗连到不可信的无线网络,或者在差异的网络环境之间切换。

   
   
八、物联网通讯协议安全题目

   
1.大量设备的管理难题:

   
①物联网中通常包罗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的管理和安全更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②假如其中一个设备被攻击,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物联网系统的安全。

   
③许多物联网设备的盘算本领和存储资源有限,难以实现复杂的安全机制。

   
2.异构性带来的安全题目:

   
①物联网中的设备可能利用不通的通讯协议和技能,者增长了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②差异的协议可能存在差异的安全漏洞,需要采取差异的安全步调。

   
③物联网中的设备可能来自差异的厂商,这些厂商的安全标准和实践可能差异,也

   
会增长安全风险。

   
   
九、工业控制系统通讯协议安全题目

   
1.实时性要求与安全的冲突:

   
①工业控制系统通常对实时性要求很高,这可能与安全机制的实行产生冲突。

   
②例如,一些安全步调可能会导致通讯耽误,影响系统的实时性能。

   
③在保障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时,需要均衡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2.与传统IT系统的融合带来的风险

   
①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工业控制系统越来越多地与传统IT系统进行融合。这使得工业控制系统面临来自传统IT系统的安全威胁。

   
②如病毒、恶意软件等。

   
③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需要考虑与传统IT系统的集成,采取相应的安全步调。

   
  7 硬件设备安全题目与潜在漏洞分析(安全见闻07)

  7.1 配景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硬件设备作为网络系统的重要构成部门,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稳定与安全。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停演进,硬件设备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题目和潜在漏洞。渗出测试作为一种自动的安全评估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硬件设备中的安全漏洞,为提升硬件设备的安全性提供有力支持
    7.2 硬件设备的网络安全题目点

  7.2.1 物理安全题目

     1、设备被盗或破坏
        ①渗出测试视角:攻击者可能通过物理靠近硬件设备,实行窃取设备或破坏其物理布局。例如,通过撬锁,伪装成维修人员等方式进入设备存放地区,偷取存储敏感信息的硬件或其他组件       
           ②防范步调:加强设备存放地区的物理安全防护,如安装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报警装置等。对重要设备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被轻易读取。
   2、环境因素  
        ①渗出测试视角:极端的温度、湿度或尘土等因素可能导致硬件设备出现故障,为攻击者提供可乘之机。例如高温可能使设备性能下降,增长被攻击的风险;湿润环境可能导致电路短路,使设备更轻易被入侵。
           ②防范步调:确保设备运行环境符合标准要求,安装温度、湿度控制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干净和维护。
   3、电磁干扰
        ①渗出测试视角:攻击者可以利用电磁干扰设备干扰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或设备故障。例如通过发射特定频率的电磁信号干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吸收。
           ②防范步调:对重要设备进行电磁屏蔽,利用抗干扰的通信线路和设备。
    7.2.2 供应链安全题目

     1、假冒伪劣产品
        ①渗出测试视角: 攻击者可能会在供应链中混入假冒伪劣的硬件设备,这些设备可能存在安全漏洞,或者被植入恶意软件。例如,假冒的网络设备可能会被设置为向攻击者发送敏感信息,或者允许攻击者远程控制设备。
        ②防范步调:建立严酷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严酷的审核和认证。对采购的硬件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如查抄设备的序列号、固件版本等,确保设备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2、恶意软件植入
        ①渗出测试视角: 攻击者可能在硬件设备的生产、运输或存储过程中植入恶意软件,如固件后门、恶意芯片等。这些恶意软件可以在设备投入利用后被激活,对网络进行攻击。     
           ②防范步调: 对硬件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包括固件分析、恶意软件扫描等。利用可信的供应链渠道,确保设备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安全性。
   
   3、供应链中断
        ①渗出测试视角:供应链中断可能会导致硬件设备无法及时供应,企业可能会被迫利用未经充分测试的替代设备,增长了安全风险。别的,攻击者也可能利用供应链中断制造混乱,乘隙发动攻击。
           ②防范步调: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渠道,确保在供应链中断时能够及时获得替代设备。制定应急预案,应对供应链中断可能带来的安全题目
    7.2.3 设备漏洞题目

     1、操作系统漏洞
        ①渗出测试视角: 硬件设备上的操作系统可能存在各种漏洞,如缓冲区溢出、权限提升等。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设备的控制权或窃取敏感信息。例如,通过发送精心构造的数据包,触发操作系统的缓冲区溢出漏洞,从而执行恶意代码。
           ②防范步调: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关闭不须要的服务和端口。对设备进行安全设置,限定用户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固件漏洞
        ①渗出测试视角: 硬件设备的固件也可能存在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固件升级或恶意软件植入等方式利用这些漏洞。例如,攻击者可以利用固件漏洞获取设备的管理员权限,或者篡改设备的设置。
           ②防范步调: 定期查抄设备固件版本,及时更新固件补丁。对固件进行安全审计,确保固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硬件设计漏洞
        ①渗出测试视角: 硬件设备的设计可能存在漏洞,如硬件后门、侧信道攻击等。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设备的敏感信息,或者控制设备。
   (注意:侧信道攻击是一种针对加密电子设备(如智能卡、USB令牌、硬件安全模块等)的攻击方式。它不是直接攻击加密算法或密钥本身,而是通太过析设备在执行加密操作时的物理实现(如时间、功耗、电磁泄露等)来获取敏感信息,比如密钥或其他加密数据。)
           ②防范步调:在设备采购过程中,选择颠末安全认证的产品。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检测是否存在硬件设计漏洞。采用加密技能和安全隔离步调,掩护敏感信息。
    7.2.4 网络毗连题目

     1、网络攻击
        ①渗出测试视角: 硬件设备毗连到网络后可能会受到各种网络攻击,如DDoS攻击、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攻击手段破坏设备的正常运行或窃取敏感信息。例如,通过发送大量的请求使设备无法正常相应,从而实现DDoS攻击。
           ②防范步调: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安装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等。对设备进行网络访问控制,限定来自外部网络的访问。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网络安全漏洞。但是,DDOS攻击目前没有从根源性办理的方案
   2、无线毗连安全题目
        ①渗出测试视角: 无线毗连的硬件设备可能会受到无线攻击,如Wi-Fi密码破解、蓝牙攻击等。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攻击手段获取设备的控制权或窃取敏感信息。例如,通过破解Wi-Fi密码,接入无线网络,进而攻击毗连到该网络的硬件设备。
           ②防范步调: 对无线毗连进行加密,如利用WPA2加密协议。定期更换无线密码,限定无线设备的毗连数量。对无线设备进行安全设置,关闭不须要的服务和功能。
   3、 网络隔离题目
        ①渗出测试视角:假如硬件设备没有进行有效的网络隔离,可能会导致差异网络之间的安全题目相互影响。例如,一个受感染的设备可能通过网络流传恶意软件,影响其他设备的安全
           ②防范步调:对差异的网络进行隔离,利用防火墙,假造局域网等技能实现网络隔离。对跨网络的数据传输进行严酷的控制和检察,防止恶意软件的流传。
    7.3 硬件设备的潜在漏洞及渗出测试方法

  7.3.1 处置惩罚器漏洞

     1、幽灵(Spectre)和熔断(Meltdown)
        ①这部门介绍了幽灵(Spectre)和熔断(Meltdown)两种处置惩罚器漏洞及其渗出测试方法和防范步调。幽灵(Spectre)和熔断(Meltdown)漏洞可以通过专门的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如 Meltdown and Spectre Checker。也可以通太过析处置惩罚器的性能指标来判断是否存在漏洞。
           ②利用场景: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处置惩罚器中的敏感信息,例如密码、密钥等。例如,通过构造特定的代码序列,诱导处置惩罚器执行错误的预测执行,从而读取内核内存中的敏感数据。
           ③防范步调:及时更新处置惩罚器的微代码和操作系统补丁;关闭预测执行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性能);利用内存隔离技能防止内核内存被用户空间步调访问。
   2、侧信道攻击漏洞:
        ①这部门介绍了侧信道攻击漏洞的渗出测试方法和防范步调。
   侧信道攻击通常需要对目标设备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渗出测试人员可以利用专门的侧信道攻击工具,如电磁辐射分析仪、功耗分析仪等进行监测。也可以通过对软件模拟的方式,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是否存在侧道攻击漏洞,但可靠性不高。
           ②利用场景:攻击者可以通太过析设备的电磁辐射、功耗变革等侧信道信息,获取设备处置惩罚的敏感数据。例如,通太过析密码加密过程中的功耗变革,推断出密码的部门信息。
           ③防范步调:采用电磁屏蔽技能,淘汰设备的电磁辐射。利用随机化技能,如随机化密码加密过程中的时间和功耗,防止侧信道攻击。
    7.3.2 存储设备漏洞

     1、固态硬盘(SSD) 漏洞:
        ①渗出测试方法:可以利用 SSD Secure Erase Tool 对 SSD 进行检测,也可以通太过析 SSD 的固件版本和功能来判断是否存在漏洞。
           ②利用场景:攻击者可以利用 SSD 的固件漏洞获取存储在 SSD 中的数据。例如,通过修改 SSD 的固件,使 SSD 在特定条件下泄露数据。
           ③防范步调:及时更新 SSD 的固件补丁,利用加密技能掩护存储在 SSD 中的数据。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2、内存漏洞:
        ①渗出测试方法:可以利用内存漏洞检测工具,如 Memtest86,对内存进行检测。也可以通太过析步调的内存访问模式,判断是否存在内存漏洞。
           ②利用场景:内存可能存在缓冲区溢出、内存泄漏等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内存中的敏感信息。例如,通过发送精心构造的数据包触发步调的缓冲区溢出漏洞,从而执行恶意代码。
           ③防范步调:及时更新软件补丁,修复内存漏洞。对步调进行安全审计,确保步调的安全性。利用内存隔离技能,防止差异步调之间的内存交互。
    7.3.3 网络设备漏洞

     1、路由器漏洞:
       ①渗出测试方法: 可以利用路由器漏洞扫描工具,如Router Scan, 对路由器进行检测。也可以通太过析路由器的设置文件和固件版本,判断是否存在漏洞。
           ②利用场景: 路由器可能存在漏洞,如默认密码、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等,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控制路由器,进而对网络进行攻击。例如,通过利用路由器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在路由器上安装恶意软件,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监控和篡改。
           ③防范步调: 及时更新路由器的固件补丁,修改默认密码。对路由器进行安全设置,关闭不须要的服务和端口。利用网络访问控制技能,限定对路由器的访问。
   2、交换机漏洞:
      ①渗出测试方法: 可以利用交换机漏洞扫描工具,如Switch Scanner, 对交换机进行检测。也可以通太过析交换机的设置文件和固件版本,判断是否存在漏洞。
           ②利用场景: 交换机可能存在漏洞,如VLAN跳跃漏洞、MAC地址欺骗等,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敏感信息或破坏网络的正常运行。例如,通过利用VLAN跳跃漏洞,跨越差异的VLAN,获取其他VLAN中的敏感数据。
   (增补:VLAN跳跃漏洞(VLAN Hopping)是一种网络攻击技能,攻击者通过这种技能可以在网络中从一个VLAN非法访问另一个VLAN的数据。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的技能,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服从。然而,不当的设置可能导致VLAN跳跃漏洞,)
          ③ 防范步调:及时更新交换机的固件补丁,对交换机进行安全设置,关闭不须要的服务和功能。利用VLAN隔离技能,防止差异的VLAN之间的通信。
    7.3.4 物联网设备漏洞

             ①物联网设备安全题目日益突出,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具有较低的盘算本领和存储容量,因此它们更轻易受到攻击。
           ②渗出测试方法:可以利用物联网设备漏洞扫描工具,如IoT Inspector,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检测。也可以通太过析物联网设备的通信协议和固件版本,判断是否存在漏洞。
          ③ 利用场景:物联网设备可能存在漏洞,如默认密码、弱加密算法、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等,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控制物联网设备,进而对网络进行攻击。例如,通过利用物联网设备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在物联网设备上安装恶意软件,实现对物联网网络的控制。
           ④防范步调:加强物联网设备的安全管理,如定期更新设备固件、修改默认密码、利用强加密算法等。对物联网设备进行安全认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利用物联网安全网关,对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进行监控和过滤。
            总结,任何漏洞扫描工具在本质上都是:通过库网络历史漏洞数据,将网络全部历史漏洞数据后,可以去发包。数据包带有漏洞数据的特征,然后查看返回的有没有漏洞的特征,假如有就是存在漏洞,没有就是不存在漏洞。所以本质上照旧比对特征。
  7.4 渗出测试在硬件设备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7.4.1 渗出测试的流程

     ①信息网络:网络目标硬件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型号、固件版本、网络设置等。
②漏洞扫描:利用漏洞扫描工具对硬件设备进行扫描,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③漏洞利用:根据发现的漏洞,实行利用漏洞获取设备的控制权或敏感信息。
④后渗出测试:在乐成获取设备控制权后,进行后渗出测试,如权限提升、横向移动、数据窃取等。
⑤报告天生:将渗出测试的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发现的漏洞、利用方法、风险评估等。
    7.4.2 渗出测试的注意事项

     ①合法合规:渗出测试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获得相关授权后方可进行测试。
   ②风险控制:在进行渗出测试时,要注意控制测试的风险,制止对目标设备造成不须要的损害。
   ③保密原则:渗出测试人员要遵守保密原则,对测试过程中获取的敏感信息进行严酷保密。
    总结 :硬件设备的网络安全题目和潜在漏洞是一个复杂的题目,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防护。渗出测试作为一种自动的安全评估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硬件设备中的安全漏洞,为提升硬件设备的安全性提供有力支持。在进行硬件设备的安全评估时,应联合渗出测试技能,全面分析硬件设备的网络安全题目和潜在漏洞,采取有效的防护步调,确保硬件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企业和个人也应加强对硬件设备网络安全的意识,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修复,保障网络安全。
   
  8 量子盘算(安全见闻08)

             概念:‌‌量子盘算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盘算的新型盘算模式。‌ 它与传统的经典盘算差异,量子盘算遵照量子力学规律,利用‌量子比特(qubit)作为根本运算单元。量子盘算机通过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置惩罚量子信息。‌
    8.1 学习方向

     1.量子物理学基础:
           ①了解量子力学的根本原理,如量子态、叠加态、纠缠等概念。
        ⑤学习量子力学的数学表达,如波函数、算符等,以便更好分析量子盘算系统的特性。
2.量子盘算原理与技能:
        ①把握量子比特、量子门、量子电路等量子盘算的核心概念。
        ②研究差异的量子盘算模子,如量子线路模子、绝热量子盘算等。
        ③了解量子算法,特别是对传统密码学构成威胁的算法,如Shor算法。
3.传统网络安全知识:
        ①巩固传统加密算法、哈希函数、数字署名等网络安全技能。
        ②熟悉网络安全架构、访问控制、漏洞管理等方面知识,以便对量子盘算对传统安全的影响。
 4.量子密码学:
        ①学习量子密钥分发(QKD)原理和技能,把握其上风和局限性。
        ②研究抗量子密码算法,如基于格的密码、基于哈希的密码等。
   5.量子盘算安全政策与法规:
       ① 了解国内外关于量子盘算安全的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的发展动态。
       ② 关注量子盘算安全领域的伦理和法律题目。
    8.2 漏洞风险

     1.加密算法被破解风险:
           ①传统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ECC)可能被量子盘算机上的Shor算法快速破解。
        ②哈希函数可能受到量子盘算的攻击,导致碰撞攻击更轻易实行。
2.“现在收获,以后解密”风险:
        ①攻击者可能在当前网络加密数据,等待量子盘算技能成熟后进行解密。
3.区块链安全风险:
        ①量子盘算可能破解区块链用户的私钥,威胁加密钱币的安全。
4.量子密钥分发风险:
        ① 量子信道可能受到干扰,影响密钥的天生和传输。
        ②设备和系统可能存在安全漏洞,被攻击者利用。
5.量子盘算系统自身风险:
        ①量子盘算系统存在错误和噪声题目,可能被攻击者利用来破坏盘算过程或获取敏感信息。
        ②供应链安全风险,硬件设备或软件可能被植入恶意代码。
        
    8.3 测试方法

     1.加密算法测试:
           ①利用量子盘算模拟器或量子硬件,实行运行Shor算法对传统加密算法进行破解。
        ②分析差异加密算法在量子盘算环境下的安全性,评估其被破解的难度和时间。
2.“现在收获,以后解密”测试:
        ①模拟攻击者网络加密数据的场景,分析在未来量子盘算技能发展后,这些数据被解密的可能性。
        ②研究数据存储和掩护策略,以低落“现在收获,以后解密”的风险。
3.区块链安全测试:
       ①分析量子盘算对区块链的影响,特别是对私钥安全性的威胁。
       ②测试抗量子密码算法在区块链中的应用效果。
4.量子密钥分发测试:
        ①对量子信道进行干扰测试,评估其对密钥分发的影响。
        ②查抄量子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包或硬件漏洞、软件漏洞等。
5.量子盘算系统自身测试:
       ①进行错误注入测试,观察量子盘算系统在错误和噪声环境下的性能和安全性。
       ②检察量子盘算系统的供应链,确保硬件设备和软件的安全性。
   总结:量子盘算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领域,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学、盘算机科学、密码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通过了解漏洞风险并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可以更好保障量子盘算系统的安全。
    8.4 量子盘算渗出测试流程

     1.信息网络阶段
①目标配景调研:
           了解目标量子系统所属的机构、其在量子研究或应用中的脚色、相关的服务信息等。如:确定该量子系统是用于科研实行、量子通信网络建设,照旧量子盘算服务等,以便更好明白其潜在的价值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重点。
    ②技能架构分析:
           研究目标量子系统的技能架构,包括所利用的量子设备类型(如量子盘算机的型号、量子通信设备的技能标准等)、系统的拓扑布局、与传统网络的毗连方式等。这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技能文档、学术论文,或与熟悉该系统人员进行交流获取信息。
    ③公开信息搜索:
           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专业论坛等渠道,网络与目标量子系统相关的公开信息。可能包括系统的开发者或供应商发布的技能资料、研究团队的学术报告、相关的消息报道等。这些信息可以资助渗出测试人员了解系统的根本特性、已公开的漏洞或安全事件,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威胁建模阶段
①识别潜在威胁源:
           分析可能对量子系统构成威胁的主体,包括外部的黑客构造、竞争对手、恶意研究人员等,以及内部的系统管理员、研发人员等可能存在的误操作或恶意行为。同时,考虑量子盘算技能本身可能带来的新的威胁,如量子算法对传统加密的挑战。
②确定攻击路径:
           根据网络到的信息和对威胁源的分析,确定可能的攻击路径。如:对于量子通信系统,攻击路径可能包括对量子信道的干扰、对通信设备的物理攻击或软件漏洞利用;对于量子盘算系统,可能的攻击路径包括对量子算法的攻击、对控制系统的入侵等。
    ③评估影响程度:
           对每种可能的攻击路径进行影响评估,确定假如攻击乐成,可能对目标量子系统造成的影响,如:数据泄露、系统瘫痪、量子密钥被破解等。这将有助于确定渗出测试的重点和优先级。
       3.漏洞分析阶段
①设备漏洞扫描:
           利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对量子系统中的硬件设备进行扫描,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如:查抄量子盘算机的控制系统、量子通信设备的接口等是否存在已知的漏洞或设置不当题目。
②软件漏洞检测:
           对于量子系统中运行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控制软件、通信协议等,进行漏洞扫描。可以利用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动态漏洞扫描工具等,查找可能存在的代码漏洞、缓冲区溢出、权限管理不当等题目。
    ③量子算法分析:
           针对量子系统所利用的量子算法,分析其安全性。如:对于量子密钥分发算法,查抄其是否存在被窃听或破解的风险;对于量子盘算算法,研究是否存在可能被利用来攻击系统的漏洞。
       4.渗出攻击阶段
①漏洞利用实行:
           根据发现的漏洞,实行利用漏洞获取量子系统的访问权限。如:假如发现了一个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实行通过发生精心构造的数据包来执行恶意代码,获取系统的控制权。
②量子信道干扰:
           对于量子通信系统,实行通过干扰量子信道来影响通信的安全性。这可能包括利用强磁场、强光等方式干扰量子态的传输,或实行窃听量子信道中的信息。
③社会工程学攻击:
           利用社会工程学方法,实行获取量子系统相关人员的信任,获取敏感信息或访问权限。如:通过发送钓鱼邮件、伪装成技能支持人员等方式,诱使目标人员透露帐号密码、系统设置等信息。
       5.后渗出攻击阶段
①内部网络探测:
           在乐成获取量子系统的访问权限后,进一步探测系统内部的网络布局,了解系统中其他设备的链接情况和访问权限,以便发现更多潜在目标。
②数据窃取与分析:
           产生窃取量子系统中的敏感数据,如:量子密钥、实行数据、用户信息等,并对窃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更多信息和潜在漏洞。
③权限提升与持久化:
           实行提升自己在量子系统中的权限,以便获取更高的访问级别和更多的操作权限。同时,采取步调使自己的访问权限持久化,以便在后续的测试中能够继续访问系统。
       6.报告阶段
①结果整理与分析:
           将渗出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漏洞、攻击路径、获取的信息等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出量子系统存在的安全题目和潜在风险。
②报告撰写:
           编写具体的渗出测试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测试的目标、范围、方法、过程、发现的题目、风险评估以及建议的修复步调等。报告应具有清晰的布局和准确的表述,以便目标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技能人员能够明白和采取相应的步调。
      
  9 二进制安全(安全见闻09)

  9.1 进制与网络安全的关系

  9.1.1 二进制的根本概念

             二进制是盘算技能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它只有两个数码:0 和1,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盘算机中的全部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处置惩罚的。
    9.1.2 二进制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性

     ①底层安全基础
           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底层二进制代码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恶意软件、漏洞利用等往往针对二进制代码进行攻击。
   ②漏洞分析
           通太过析二进制代码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如缓冲区溢出、代码注入等。
   ③加密与解密
           二进制代码在加密和解密算法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二进制的明白有助于,分析和破解加密机制。
    9.2 二进制安全的概念与范畴

  9.2.1 二进制安全的定义:

             二进制安全是指在处置惩罚二进制数据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篡改。
    9.2.2 范畴

     ①内存安全:防止内存泄漏、缓冲区溢出等题目,确保步调在内存中的正确运行。
②代码安全:分析和检测二进制代码中的漏洞,如逻辑错误、安全漏洞等。
   ③数据安全:掩护二进制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④逆向工程:通过对二进制代码的分析,了解步调的功能和布局,以便发现潜在的安全题目。
   ⑤漏洞修复:针对发现的二进制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复和加固。
    9.3 二进制安全的渗出测试方法

  9.3.1静态分析

     ①工具介绍
           常用的反汇编工具 OIlyDbg和Immunity Debugger,可以将二进制文件反,汇编成汇编代码,便于分析。别的,Hopper Disassembler也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反汇编工具,尤其在分析 macOS和iOS平台的二进制文件时表现精彩。
   ②分析流程
           识别关键函数和代码段:通过对步调的入口点、导出函数等进行分析,确定可能 存在安全题目的关键代码地区。
   ③查抄代码中的潜在漏洞
           如缓冲区溢出、整数溢出、格式化字符串漏洞等。可以 通过查抄函数调用、内存操作等方式来发现这些漏洞。
   ④分析控制流和数据流
           了解步调的执行流程和数据的流向,查找可能的攻击路径 通太过析条件跳转、循环等控制布局,以及变量的赋值和传递,确定是否存在可 例如, 以被利用的漏洞。
   ⑤符号执行
           利用 KLEE 等符号执行工具对二进制代码进行分析,可以在不现实执 行步调的情况下,探索步调的全部可能执行路径,从而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9.3.2动态分析

     ①工具介绍
           GDB(GNU Debugger)是一款强大的调试器,对运行中的步调进行调试,观察步调的行为和内存状态。别的,WinDbg在Windows 平台上也被广泛利用。
   ②分析流程
           设置断点:在关键代码位置设置断点,以便在步调执行到该位置时暂停,观察步调的状态。
   ③跟踪步调的执行流程
           通过单步执行、继续执行等操作跟踪步调的执行流程,了解步调的行为。查抄步调在运行过程中内存中
   ④观察内存中的数据变革
           检测是否存的数据变革,值是否被意外修改,或者是否存在内存泄漏等题目在异常行为。例如,观察变量的
   ⑤分析步调的输入输出
           监测步调的输入和输出,查找可能的漏洞利用点。例如,正确的验证,或者是否存在输出查抄步调是否对输入数据进行了敏感信息的情况。
    9.4 模糊测试

  9.4.1 工具介绍

             AFL(American Fuzzy Lop)等⼯具用于生产成⼤量随机输入,测试步调对异常输入的反应。
    9.4.2 分析流程

             ①. 确定输⼊接口和目标步调:定义步调的输⼊点和需要测试的功能。
           ②. 天生随机输⼊数据:利用模糊测试⼯具自动天生各种随机化的输⼊数据。
           ③. 将输⼊数据输入到步调中:连续将输⼊数据提供给步调,观察其相应。
           ④. 监测步调的行为:纪录步调是否崩溃或产生异常行为。
           ⑤. 优化模糊测试策略:根据测试结果调解输⼊数据的生产方式,提高测试覆盖率。
    9.5 漏洞利用

  9.5.1 工具介绍

             Metasploit 等⼯具用于开发和验证漏洞利用代码。
    9.5.2 分析流程

             ①. 确定目标系统中的漏洞:识别目标系统中存在的已知漏洞。
           ②. 开发漏洞利用代码:根据漏洞的特性编写相应的利用代码。
           ③. 验证漏洞利用的有效性:在目标系统中执行利用代码,确认漏洞是否被乐成利用。           ④. 进行后续的漏洞测试:在乐成利用后,进行进⼀步的安全测试,以发现其他潜在题目。
    9.6 代码审计

  9.6.1 工具介绍

             Checkmarx 和 Fortify 等⼯具用于自动化代码安全审计。
    9.6.2 分析流程

             ①. 选择要审计的代码:选择需要分析的二进制文件或源码。
           ②. 设置审计工具:设置⼯具的扫描规则,确保针对特定的安全题目进行分析。
           ③. 运行代码审计工具:利用审计工具自动扫描代码,查找潜在漏洞。
           ④. 分析审计结果:根据工具的报告分析潜在的安全题目。
           ⑤. 修复安全漏洞:根据审计结果修复代码中的安全缺陷。
            总结:二进制安全涉及确保编译后的代码和文件在底层执行过程中不受到攻击。它涵盖内存、代码和 数据的安全性,涉及逆向⼯程、漏洞修复等多个方面。通过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模糊测试等方法,可以有效发现和利用二进制步调中的漏洞,从而提升系统的团体安全性。
          ⼆进制安全的研究和实践对网络安全至关重要,能够资助防止潜在的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全文总结:学好底层代码,学好数据库,踏踏实实才是唯一途径。
条记泉源于B站UP主" 泷羽sec",如涉及侵权马上删除文章
条记的只是方便各位师傅学习知识,以下网站只涉及学习内容,其他的都与本人无关,切莫逾越法律红线,否则后果自负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耶耶耶耶耶

金牌会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