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 iostat 命令:监控磁盘 I/O 的强大工具

火影  论坛元老 | 2024-12-7 01: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1013|帖子 1013|积分 303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iostat 命令详解:深入分析磁盘 I/O 性能监控

iostat(I/O Statistics)是 Linux/Unix 系统中非常常用的一款性能分析工具,它可以资助用户了解系统的 CPU 利用情况、设备(尤其是磁盘)的 I/O 性能,以及文件系统的 I/O 统计数据。把握和合理利用 iostat 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优化系统的磁盘性能,避免 I/O 瓶颈,提升团体系统的相应速度。
本文将具体讲解 iostat 命令的利用方法,结合现实输出示例对各种指标进行具体解析,末了我们会结合异常指标来分析磁盘 I/O 性能瓶颈,展示分析过程和思绪。

一、iostat 命令利用方法详解

1.1 根本语法

iostat 的根本语法如下:
  1. iostat [选项] [时间间隔] [次数]
复制代码


  • [选项]:可以用于指定输出格式或者只显示特定设备的信息。
  • [时间隔断]:表现显示统计信息的革新频率,单位是秒。
  • [次数]:表现在指定时间隔断内输出频频统计结果。
示例:
  1. iostat 2 5
复制代码
这个命令每隔 2 秒革新一次数据,并输出 5 次。
1.2 常用选项



  • -c:只显示 CPU 的统计信息。
  • -d:只显示设备的 I/O 统计信息。
  • -k:以 kB 为单位显示数据。
  • -m:以 MB 为单位显示数据。
  • -x:显示更具体的设备 I/O 统计信息。
  • -p:显示设备及其分区的 I/O 统计信息。
  • -t:输出每一行数据时显示时间戳。
示例:
  1. iostat -x 2 5
复制代码
这个命令每隔 2 秒革新一次具体的 I/O 统计信息,并输出 5 次。

二、iostat 命令输出示例

执行 iostat 命令的输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 CPU 利用率统计:显示 CPU 在用户态、系统态、空闲等差别状态下的百分比。
  • 磁盘 I/O 统计:显示每个设备的 I/O 操作情况,包罗读写次数、数据传输量等。
  1. $ iostat -x 2 3
  2. Linux 5.4.0-42-generic (hostname)     09/29/2024     _x86_64_    (8 CPU)
  3.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4.            1.32    0.00    0.25    0.15    0.00   98.28
  5. Device            r/s     w/s     rkB/s   wkB/s  rrqm/s  wrqm/s  r_await w_await  svctm  %util
  6. sda               0.50    2.34    40.00   52.00    0.02    0.03    0.10    0.50    0.30    1.20
复制代码
2.1 CPU 利用统计部分

  1.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2.            1.32    0.00    0.25    0.15    0.00   98.28
复制代码


  • %user:用户态(应用程序)占用的 CPU 时间百分比。
  • %nice:以较低优先级运行的用户态进程占用的 CPU 时间百分比。
  • %system:内核态(系统调用)占用的 CPU 时间百分比。
  • %iowait:CPU 等候 I/O 操作完成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如果该值过高,阐明系统中有许多 I/O 操作在等候完成,可能出现 I/O 瓶颈。
  • %steal:捏造机中被其他捏造机占用的 CPU 时间。
  • %idle:空闲 CPU 时间百分比。当系统 CPU 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空闲状态时,%idle 的值较高。
2.2 磁盘 I/O 统计部分

  1. Device            r/s     w/s     rkB/s   wkB/s  rrqm/s  wrqm/s  r_await w_await  svctm  %util
  2. sda               0.50    2.34    40.00   52.00    0.02    0.03    0.10    0.50    0.30    1.20
复制代码


  • Device:设备名称,例如 sda 代表第一块磁盘。
  • r/s:每秒读请求数(读操作的 I/O 请求数)。这表现磁盘接收到的读请求的频率。
  • w/s:每秒写请求数(写操作的 I/O 请求数)。这表现磁盘接收到的写请求的频率。
  • rkB/s:每秒读取的数据量(单位是 kB)。表现磁盘的读带宽。
  • wkB/s:每秒写入的数据量(单位是 kB)。表现磁盘的写带宽。
  • rrqm/s:每秒归并的读请求数。当多个相邻的读请求被归并成一个时,rrqm/s 会增加。这个值越高,表现系统的 I/O 调度优化效果越好。
  • wrqm/s:每秒归并的写请求数。原理与 rrqm/s 类似。
  • r_await:读请求的平均等候时间(毫秒)。这个值表现从发起读请求到请求完成的平均时间。
  • w_await:写请求的平均等候时间(毫秒)。这个值表现从发起写请求到请求完成的平均时间。
  • svctm:平均每次 I/O 操作的服务时间(毫秒)。这个值表现 I/O 操作现实在设备上执行的时间,不包罗排队时间。
  • %util:设备利用率,表现设备有多长时间处于繁忙状态。接近 100% 时,阐明磁盘的 I/O 操作已经到达了饱和。

三、iostat 命令指标具体解析

3.1 CPU 相干指标



  • %user:用户态程序(包罗非内核应用程序)占用的 CPU 百分比。这个值反映了系统上应用程序的盘算密集程度。如果 %user 比力高,而 %iowait 很低,阐明 CPU 的重要开销是用于盘算,而非等候 I/O 操作。
  • %system:内核态 CPU 利用百分比。这个值高阐明系统的大量时间用于处置处罚系统调用和内核操作。例如,频繁的 I/O 操作(如网络数据包处置处罚、磁盘读写操作)会增加 %system 的比例。
  • %iowait:I/O 等候时间百分比。该值是磁盘 I/O 瓶颈的关键指标。如果 %iowait 值较高,而磁盘的读写速率(rkB/s、wkB/s)较低,可能阐明磁盘在处置处罚大量请求,速度跟不上 CPU 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提升磁盘性能(例如更换 SSD)可能是必要的。
3.2 磁盘 I/O 相干指标



  • r/s、w/s:这两个指标表现磁盘接收的读/写请求的频率。如果 r/s 和 w/s 值很高,磁盘可能面临大量 I/O 压力,需要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合理评估磁盘的处置处罚本领。
  • rkB/s、wkB/s:磁盘的读写吞吐量。如果这两个值较高,而 %util 较低,阐明磁盘性能较好,可以处置处罚高负载的 I/O 操作。如果吞吐量较低,而 %util 接近 100%,可能存在 I/O 瓶颈。
  • await、r_await、w_await:这些指标表现 I/O 操作的等候时间。一般来说,等候时间越短,磁盘相应速度越快。如果 r_await 或 w_await 值很大,可能表现磁盘处置处罚请求较慢,需要排队等候。
  • %util:这个指标表现磁盘的繁忙程度。如果 %util 接近 100%,表明磁盘已经接近或到达了饱和状态,需要考虑优化 I/O 调度、淘汰 I/O 压力或者增加磁盘性能。
3.3 其他细节



  • rrqm/s、wrqm/s:这两个指标表现 I/O 请求的归并情况。当多个相邻的 I/O 请求被归并成一个时,淘汰了现实发给磁盘的 I/O 请求数,进步了系统的效率。rrqm/s 和 wrqm/s 值较高表现 I/O 调度器优化效果好。
  • svctm:服务时间表现磁盘处置处罚请求的时间。这与 await 类似,但 svctm 只包罗请求在磁盘上执行的时间,不包罗排队等候时间。如果 svctm 较高,阐明磁盘可能存在物理层面的性能问题,例如磁盘较慢或者磁盘控制器性能有限。

四、结合异常指标具体分析磁盘 I/O

在现实应用中,通过观察 iostat 输出中的关键指标,我们可以辨认和诊断系统中可能存在的 I/O 性能问题。下面枚举几种常见的异常现象以及怎样结合指标来进行分析和诊断。
4.1 CPU %iowait 异常

问题描述:

如果 iostat 输出中的 %iowait 值较高(例如超过 10%),这通常意味着系统中有大量的 I/O 操作在等候磁盘完成。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团体系统的性能下降。
分析思绪:


  • 检查磁盘利用率:查看磁盘的 %util 是否接近 100%。如果 %util 接近饱和,则磁盘 I/O 可能是系统性能瓶颈。此时,可以通过增加磁盘数目或利用更快速的磁盘设备(例如 SSD)来缓解。
  • 查看 I/O 等候时间:查看 r_await 和 w_await 的值。如果这些值较高,阐明磁盘在处置处罚 I/O 请求时延迟较大。可以考虑优化应用程序的 I/O 操作,例如淘汰小块 I/O 的频繁写入。
  • 分析 I/O 请求归并情况:查看 rrqm/s 和 wrqm/s。如果这两个值较低,阐明系统中的 I/O 请求没有很好地被归并,可能是因为 I/O 请求是随机的,而非次序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 I/O 调度战略的调解或文件系统优化来改善。
解决方案:



  • 如果磁盘性能是瓶颈,可以考虑升级硬件,例如利用 SSD 取代传统 HDD。
  • 优化应用程序的 I/O 模型,例如通过缓存淘汰磁盘访问次数。
  • 调解 I/O 调度器战略,利用适合当前应用场景的调度算法(如 noop、deadline 或 CFQ)。
4.2 磁盘 I/O 利用率过高

问题描述:

当 %util 恒久接近 100%,阐明磁盘处于过度繁忙状态,可能导致 I/O 请求的相应时间变慢,进而影响团体系统的性能。
分析思绪:


  • 分析吞吐量:查看 rkB/s 和 wkB/s。如果磁盘的吞吐量已经接近其物理极限,而系统的 I/O 请求仍然许多,可能需要增加存储带宽或优化 I/O 模型。
  • 检查 I/O 服务时间:查看 svctm。如果 svctm 很高,表明每个 I/O 请求的处置处罚时间较长,可能是磁盘自己性能不敷。可以考虑优化磁盘访问模式或更换更高性能的磁盘。
  • 查看 I/O 请求数:查看 r/s 和 w/s。如果请求数较高,可以考虑在应用程序中引入缓存层,淘汰对磁盘的频繁访问。
解决方案:



  • 优化 I/O 模型,淘汰小块随机 I/O 的发生,只管将其转换为大块次序 I/O。
  • 增加磁盘的数目,分散 I/O 压力,或者利用 RAID 进步磁盘的并发访问本领。
  • 利用 SSD 或 NVMe 等高性能存储设备。
4.3 I/O 等候时间过长

问题描述:

await、r_await 或 w_await 值较高(例如超过 10ms),阐明 I/O 请求的等候时间较长,可能导致系统相应速度变慢,尤其是在高并发场景下。
分析思绪:


  • 分析 I/O 请求的类型:查看 r/s 和 w/s。如果写请求(w/s)的比例较高,可能是由于频繁的小块写操作导致了写放大效应,可以考虑优化应用程序的写操作。
  • 检查归并情况:查看 rrqm/s 和 wrqm/s。如果这些值较低,表明 I/O 请求没有被很好地归并,可能需要通过调解 I/O 调度器或优化文件系统配置来淘汰 I/O 等候时间。
  • 检查服务时间:查看 svctm。如果服务时间较长,阐明磁盘处置处罚每个 I/O 请求的时间较长,可以考虑增加磁盘缓存或更换更快速的磁盘设备。
解决方案:



  • 利用 SSD 取代 HDD,尤其是在对 I/O 相应时间要求较高的场景下。
  • 在应用层面利用缓存技术,淘汰对磁盘的直接访问。
  • 优化 I/O 调度战略,利用适合当前场景的调度算法(如 deadline 或 noop)。

五、结论

通过对 iostat 命令的深入分析和指标解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系统中磁盘 I/O 的工作负载,并找出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通过分析 iostat 输出的 CPU 和磁盘相干指标,我们可以合理优化应用程序的 I/O 操作、调解 I/O 调度战略、升级存储设备,从而提升系统的团体性能。
无论是高并发服务器,还是数据库密集型应用,磁盘 I/O 都是性能优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合理利用 iostat,结合其他性能分析工具,如 iotop、vmstat,我们可以全方位地监控和优化系统的性能,确保系统在高负载下依然能够稳固运行。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火影

论坛元老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