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架构 NAS 与 SAN:有什么区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1005|帖子 1005|积分 3015

你好,这里网络技术联盟站。
SAN(Storage Area Network)和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两种存储架构,它们在数据存储和管理方面有着不同的筹划理念和应用场景。SAN通常将存储设备连接到一个独立的高速网络,而NAS则通过平凡的网络协议提供文件级别的数据访问服务。
本文瑞哥将带大家深入讨论 SAN 和 NAS 的区别,帮助大家更好地明确这两种存储解决方案的异同,以便在实际应用中作出明智的选择。我们将从底子概念、架构和拓扑、性能比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对比,以全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实用场景。

目次: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专门用于连接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的网络架构。其核心构成部分包括存储阵列、光纤通道或以太网、以及专用的SAN交换机。存储设备通过光纤通道或iSCSI协议连接到SAN交换机,而服务器则通过同样的方式连接到该交换机,实现数据传输。

对于SAN,你只须要记着几个关键词:块级别存储、高速网络、数据完备性和可靠性、会合式管理、可扩展性。
存储地区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是一种专为数据存储而筹划的高速网络架构。它通过专用的网络连接存储设备、服务器和用户设备,提供了高性能、可扩展性和数据完备性的存储解决方案。SAN的紧张特点是其专注于块级别的数据访问,与文件级别访问的网络附加存储(NAS)有所不同。


  • 块级别存储: SAN以块为单元提供存储,而不是文件级别。这意味着它通过提供对存储块(块存储单元)的直接访问来处理数据。这使得SAN实用于高性能应用和大型数据传输,如数据库、虚拟化和备份。
  • 高速网络: SAN通常使用高速网络技术,如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协议,以提供高性能的数据传输。FCoE(以太网光纤通道)和iSCSI(互联网小型盘算机体系接口)也是一些其他在SAN中使用的协议。
  • 数据完备性和可靠性: SAN采用多种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完备性和可靠性。例如,在FC协议中,有序传送和无损传输的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保持顺序并且不发生损失。
  • 会合式管理: SAN体系通常采用会合式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专用的管理软件对存储资源进行配置、监控和管理。这使得对整个存储底子设施进行更精致和灵活的控制成为可能。
  • 可扩展性: SAN提供了高度可扩展的存储解决方案。通过添加更多的存储设备或扩展网络底子设施,可以轻松地增加存储容量和性能。
三种最常用的 SAN 协议



  • 光纤通道协议 (FCP):
光纤通道协议是一种在存储地区网络(SAN)中广泛使用的协议,专门用于块级别的数据传输。
FCP使用光纤通道传输协议,通过光纤通道连接存储设备、交换机和服务器,支持高性能的、可靠的块级别数据传输。
FCP通常用于大型企业和数据中央,实用于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存储环境。

  • 互联网小型盘算机体系接口 (iSCSI):
iSCSI是一种在IP以太网上运行的协议,将SCSI命令封装在IP数据报中,用于实现块级别的存储传输。
iSCSI通过标准以太网硬件进行数据传输,因此相对于光纤通道,它更易于部署和成本较低。
iSCSI通常用于小型和中型企业,以及须要灵活部署和较低成本的存储解决方案。

  • 以太网光纤通道 (FCoE):
以太网光纤通道是一种将光纤通道(FC)帧嵌入在以太网数据报中的协议,实现块级别的数据传输。
FCoE团结了光纤通道和以太网的上风,通过以太网进行传输,同时支持光纤通道的特性,以提供高性能和低耽误。
FCoE实用于企业盼望在以太网底子上保持光纤通道性能的环境,同时简化网络底子设施的环境。
SAN 用例

SAN(存储地区网络)在各种企业和数据中央环境中都有广泛的用例,特别是用于支持性能敏感的应用步伐。

  • Oracle 数据库: 对于业务关键型的Oracle数据库,SAN提供了高性能和可用性。由于Oracle数据库通常处理大量事件和复杂查询,SAN的块级别存储能够满足对高性能和低耽误的需求。
  • 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 雷同于Oracle,对于存储大量企业关键数据的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SAN提供了可靠的性能。SAN的上风包括对大型数据集的高效管理和对复杂查询的快速响应。
  • 虚拟化部署(KVM、Microsoft Hyper-V、VMware): 在虚拟化环境中,SAN用于存储虚拟机的虚拟磁盘。这样的环境须要高性能和可伸缩性,以支持同时运行数千个虚拟机的需求。SAN提供了会合式存储管理和高性能的上风。
  • 大型虚拟桌面底子设施(VDI): VDI环境中,SAN用于存储虚拟桌面映像和用户数据。由于VDI可能涉及大量用户,SAN提供了对虚拟桌面的高性能、高可用性和会合式管理的支持。
  • SAP、大型 ERP 或 CRM 环境: 大型企业资源规划(ERP)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体系通常须要大规模的存储和处理能力。SAN提供了对这些复杂工作负载的高性能和可靠性支持。
  • 混淆阵列和全闪存SAN: 随着技术的发展,SAN环境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固态硬盘(SSD)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访问耽误。混淆阵列团结了传统硬盘和SSD,而全闪存SAN完全采用SSD,以满足对存储性能的极高要求。
SAN优点

SAN(存储地区网络)的确具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在速率、性能和可扩展性方面。

  • 高速和高性能: SAN采用专用的高速网络技术,如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确保数据传输速率非常快。通过块级访问,用户可以直接访问存储块,而不受网络拥塞的影响,从而提供更高的性能。
  • 可靠性和数据完备性: SAN使用可靠的协媾和机制,如FC协议的有序传送和无损传输,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完备性。这使得SAN非常得当对数据完备性和可靠性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
  • 块级访问: SAN以块为单元提供存储,而不是文件级别。这种块级访问使得SAN更得当处理大型文件和复杂的应用步伐,如数据库和虚拟化。
  • 独立子网: SAN体系的运行方式雷同于在大型网络中创建一个独立的子网,由用户设备和存储设备构成。这种独立性可以进步数据访问的服从,不受当地网络流量的影响。
  • 可扩展性: SAN具有出色的可扩展性,允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添加新的存储块。这种灵活性使得SAN成为大型构造的理想选择,由于它们可以根据需求轻松扩展存储容量和性能。
  • 会合式管理: SAN体系通常具有会合式管理的功能,管理员可以通过专用的管理软件对存储资源进行配置、监控和管理。这简化了存储底子设施的管理。
SAN缺点

存储地区网络(SAN)虽然在很多方面具有上风,但也有一些缺点和挑衅:

  • 复杂性和昂贵的硬件: 部署和维护SAN体系须要经验丰富的管理员,并且相比于其他存储解决方案,SAN的硬件成本通常较高。这包括专用的网络设备、光纤通道交换机、存储控制器等。
  • 专用网络要求: 为了确保SAN的性能和可靠性,通常须要设置专用的网络,如光纤通道(FC)网络。此外,为了处理元数据文件哀求,可能须要单独的以太网网络。这使得部署和维护SAN体系更加复杂且昂贵。
  • 对管理员的高要求: 与网络附加存储(NAS)相比,SAN对管理员的技能要求更高。管理员须要具备深厚的存储和网络知识,以有效地配置、监控和维护SAN体系。
  • 不得当小型企业和家庭用户: 由于复杂性和成本的原因,SAN并不是对小型企业和家庭用户来说理想的存储选择。对于这些用户,更简单、易于管理和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如网络附加存储(NAS)可能更为符合。
  • 限定于大型构造: SAN在大型构造中体现出色,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或不须要大规模存储和高性能的环境来说,可能显得过于强大和昂贵。
  • 可能存在单点故障: 虽然SAN通常筹划为高可用性体系,但仍可能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例如存储控制器或光纤通道交换机故障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的停止。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则是通过网络连接的文件级存储设备。通常,NAS体系由存储设备(通常是硬盘驱动器)、文件体系和网络连接构成。NAS设备使用网络协议如NFS(Network File System)或SMB(Server Message Block)来提供文件服务,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平凡网络协议访问存储设备上的文件。

同样,对于NAS,你也只须要记着几个关键词:会合式存储管理、共享文件夹、易用性、跨平台兼容性、灵活的存储扩展、远程访问、数据备份和掩护、多媒体服务器功能。


  • 会合式存储管理: NAS提供了一个会合式的存储设备,使得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变得更加简单。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一个中央存储设备,而不须要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各个盘算机上。
  • 共享文件夹: 从用户角度来看,NAS就像一个共享文件夹,方便用户上传、查看和下载文件。这种共享文件夹的模式使得团队协作和文件共享变得非常轻易。
  • 易用性: NAS设备通常筹划为用户友爱,设置过程相对简单,使得用户能够快速上手。一旦设备连接到网络,用户就能够轻松地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共享。
  • 跨平台兼容性: NAS通常支持多种文件共享协议,如NFS、SMB和CIFS,这使得它在不同操纵体系(如Windows、Mac和Linux)之间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 灵活的存储扩展: NAS设备通常支持添加额外的硬盘驱动器,从而扩展存储容量。这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须要逐步扩展存储,而无需一次性购买大容量设备。
  • 远程访问: 由于NAS连接到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其存储内容。这为用户提供了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获取数据的便利性。
  • 数据备份和掩护: 一些NAS设备提供内置的备份和数据掩护功能,例如自动备份、RAID(磁盘冗余阵列)等,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多媒体服务器功能: 一些高级NAS设备还提供多媒体服务器功能,允许用户通过网络流式传输音频和视频文件到各种设备。
两种最常用的 NAS 协议



  • 通用 Internet 文件服务/服务器消息块 (CIFS/SMB):
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是在Windows环境中使用的文件共享协议,而SMB(Server Message Block)是其底子协议。CIFS/SMB协议允许不同操纵体系的盘算机之间共享文件和打印机。
CIFS/SMB协议是一种通用的、跨平台的文件共享协议,被广泛用于Windows环境。它支持很多不同的功能,包括对访问控制、认证和文件传输的支持。
CIFS/SMB协议广泛应用于企业和家庭网络中,特别是在Windows环境中,用于实现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 网络文件体系 (NFS):
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在UNIX和类UNIX体系中使用的文件共享协议。它最初由Sun Microsystems开发,并已成为Linux等很多操纵体系的标准。
NFS协议允许客户端体系通过网络透明地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它是一种简单、轻量级的协议,专注于文件共享和访问的高效性。
NFS广泛应用于UNIX和Linux环境,特别是在服务器和工作站之间实现文件共享。它也在一些混淆操纵体系环境中使用,允许不同平台的体系协同工作。
NAS用例

网络附加存储(NAS)在各种场景中都有广泛的用例,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文件共享和存储解决方案。

  • 家庭文件共享: 在家庭网络中,NAS常用于创建一个中央化的文件存储地点,让家庭成员可以方便地共享照片、音乐、视频和其他文件。这简化了文件的管理和共享过程。
  • 媒体服务器: NAS可以用作媒体服务器,存储和共享音频、视频和图像文件。通过支持流媒体协议,用户可以从NAS上直接播放媒体内容,例如在家庭影院体系或智能电视上。
  • 备份和恢复: NAS是一个理想的备份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将盘算机、服务器或其他设备上的数据备份到NAS上,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此外,NAS通常支持定期自动备份,简化了备份过程。
  • 远程访问: NAS提供了远程访问文件的能力。通过互联网连接,用户可以远程访问他们存储在NAS上的文件,从而实现跨地点的文件共享和获取。
  • 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SOHO)解决方案: 在小型办公室或家庭办公室环境中,NAS可用于存储和共享办公文档、项目文件和其他工作干系的数据。这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当地网络存储解决方案。
  • 多媒体制作: 对于个人或小型团队从事多媒体创作的人员,NAS可以作为一个会合的存储位置,存储和管理音频、视频和图形文件。这有助于协作和团队互助。
  • 监控存储: 在监控体系中,NAS可以用于存储和管理监控摄像头录制的视频。这提供了一个可扩展和中央化的存储解决方案,用于恒久存储监控数据。
  • 虚拟机存储: 对于小型虚拟化环境,NAS可以作为虚拟机存储的解决方案。虚拟机镜像和数据存储在NAS上,提供了对虚拟机的会合管理和共享。
NAS优点

NAS在个人和小型企业环境中有很多上风:

  • 易于部署和维护: NAS体系通常筹划为用户友爱,设置和维护相对简单,不须要大量的技术经验。这使得个人用户和小型企业可以轻松地创建和管理本身的存储解决方案。
  • 相对便宜: 相比于其他存储解决方案,NAS通常是一个相对经济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小型团队或个人用户,它提供了一个成本效益高且功能齐全的选项。
  • 易于使用的软件流派: NAS通常附带易于使用的软件流派,通过该流派用户可以轻松管理存储、设置权限、进行备份等操纵,而无需深入了解复杂的技术细节。
  • 可扩展性: 在有限的范围内,NAS具有可扩展性。用户可以逐步扩展存储容量,添加更多的硬盘驱动器或新的存储卷,以满足不停增长的数据需求。
  • 实用于家庭和小团队: 对于家庭用户和小型企业,NAS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用于备份家庭文件、共享照片、视频和其他数据,以及在小团队内协作和共享工作文件。
NAS 的缺点

NAS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限定和缺点,特别是在大规模使用和高性能需求的环境下:

  • 有限的扩展性: NAS的扩展性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存储空间和处理能力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添加新卷或升级硬件来增加存储容量,但在某个点上,可能须要整体升级NAS设备以满足更大的需求。
  • 性能下降: 当多个用户同时访问NAS或须要处理大型文件(如原始视频片断)时,性能可能会下降。这是由于NAS是一个会合式存储设备,其性能受到以太网连接速率和处理能力的限定。
  • 网络瓶颈: 由于NAS通常通过以太网连接到网络,当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时,可能会导致网络瓶颈,影响数据访问速率。这在大型网络环境中可能成为一个问题。
  • 文件传输服从: 通过以太网传输文件时,数据被分解为数据包并单独传输。对于大型文件,这种方法可能服从较低,轻易导致传输速率变慢,并且可能会面对数据包丢失的风险。
  • 不得当大规模使用: NAS更实用于家庭用户、小型企业或小型办公室等相对较小规模的环境。在大型企业中,存储地区网络(SAN)通常更得当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性能需求。
  • 依赖于以太网: NAS通常依赖于以太网连接,这可能在须要更高带宽和更快传输速率的环境下成为限定。对于某些高性能应用步伐,可能须要考虑其他连接选项。
NAS 与 SAN 融合

当前存储领域有一种趋势,那就是将NAS和SAN进行融合,以实现更灵活、经济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


  • 以太网光纤通道 (FCoE) 和 iSCSI:

    • FCoE: 以太网光纤通道是一种通过以太网网络传输块级数据的协议,同时支持光纤通道的性能和可靠性。它低落了光纤通道网络的成本,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代价获得SAN的上风。
    • iSCSI: iSCSI是一种在IP以太网上运行的协议,通过IP数据包传输SCSI命令,从而实现了块级别的存储访问。它是一种更经济实惠的选择,实用于中小型企业或对成本敏感的环境。

  • 同一(或多协议)SAN/NAS:

    • 形貌: 同一SAN/NAS体系将文件级别和块级别存储融合到一个体系中。这些体系支持多种协议,如CIFS/SMB、NFS、FCoE和iSCSI等。
    • 上风: 这种融合体系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一个存储平台上同时满足文件共享和块级别存储的需求。这对于中型企业来说特别有吸引力,由于它们可能须要同时支持多种应用和工作负载。

  • 市场趋势:

    • 中小型企业: 融合SAN/NAS体系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是一种受接待的选择,由于它们可以在相对较小的规模和预算下获得SAN和NAS的上风。
    • 市场份额: 尽管融合SAN/NAS体系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出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这种趋势可能是由于企业对灵活性、成本效益和同一管理的需求。

NAS 与 SAN 比力


存储协议



  • SAN使用Fibre Channel或iSCSI协议进行数据传输,这些协议能够提供低耽误和高带宽,实用于对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场景。
  • 而NAS通常使用NFS或SMB等协议,提供文件级别的访问,并在网络上共享文件。
架构和拓扑



  • SAN的网络拓扑通常采用星型、环形或树型结构。星型拓扑是最常见的,其中存储设备、服务器和交换机分别连接到中央交换机。环形拓扑将设备连接成环形,而树型拓扑则是将多个星型网络通过核心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在SAN中,存储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也可以通过SAN交换机连接。直连实用于小规模部署,而通过交换机连接则支持更灵活的存储设备扩展。多路径IO技术在SAN中也很常见,确保了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
  • NAS可以是单一节点的设备,也可以是由多个节点构成的集群。单一节点实用于小型网络,而集群则能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用性。集群NAS允许动态添加节点,实现横向扩展。NAS的网络拓扑相对简单,通常为单网口或多网口连接。多网口连接可进步网络吞吐量,同时也增加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NAS设备通常直接连接到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
性能比力



  • SAN在读写性能方面通常体现出色,特别是在大规模的数据库操纵和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中。Fibre Channel和iSCSI协议提供了低耽误和高带宽,使得SAN能够有效地处理大量的随机和顺序访问哀求。
  • 相较于SAN,NAS的读写性能可能略逊一筹。由于采用通用的网络协议(如NFS和SMB),在处理大量小文件和频仍的随机读写哀求时,性能可能会受到一定水平的影响。然而,对于大型文件的顺序读写,NAS的性能体现仍然可观。
IOPS 的影响



  • SAN通常在处理IOPS密集型工作负载时体现得更为出色。多路径IO技术、高速连接和专用存储网络都有助于进步SAN的IOPS性能。这使得SAN成为处理虚拟化环境、数据库事件等须要高IOPS的场景的理想选择。
  • 相对而言,NAS在IOPS性能方面可能受到一些限定。然而,当代NAS设备通过采用SSD缓存、高速网络接口以及优化的文件体系等技术,已经明显进步了对IOPS密集型工作负载的适应能力。在文件共享和轻型虚拟化环境中,NAS体现出色。
吞吐量的比力



  • 由于SAN通常采用高速连接和专用存储网络,其吞吐量每每较高。这使得SAN成为处理大容量数据传输、备份和恢复等使命的理想选择。SAN的高带宽和低耽误也实用于须要频仍传输大文件的场景。
  • NAS设备的吞吐量相对较低,受限于通用网络协议的带宽。然而,通过采用高速网络接口和智能缓存计谋,当代NAS设备已经进步了对大规模数据传输的支持。在文件共享和小规模数据传输场景中,NAS的吞吐量通常能够满足需求。
容量扩展和管理



  • SAN的存储阵列通常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管理员可以通过添加新的存储设备来增加总存储容量,同时保持对现有数据的访问。这种扩展性使得SAN实用于须要大规模数据存储的企业环境。逻辑单元号(LUN)是SAN中可供分配给服务器的逻辑存储单元。通过扩展LUN,管理员可以将更多的存储空间提供给服务器。SAN的逻辑划分使得扩展存储变得相对简单,但须要谨慎规划以确保性能和可用性。
  • NAS设备的扩展性紧张通过添加硬盘来实现。管理员可以在NAS上添加新的硬盘驱动器,从而扩展总的存储容量。这种方式实用于小型和中型规模的存储需求,但在大规模数据存储场景下可能须要更复杂的架构。
  • NAS通过文件体系来管理存储空间,因此扩展文件体系是增加总容量的一种方法。管理员可以在现有文件体系上执行扩展操纵,从而获得更多可用的存储空间。这种扩展方式相对简单,实用于须要灵活管理存储的环境。
数据共享和访问控制



  • 在SAN中,数据共享通常是通过共享存储卷来实现的。存储卷被映射到服务器上,使多个服务器可以同时访问雷同的数据。这种共享方式实用于须要共享大量数据的应用,如数据库和虚拟化环境。为了确保数据安全,SAN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来管理对存储卷的访问权限。管理员可以定义哪些服务器或主机具有读写权限,哪些只有只读权限,从而细粒度地控制对数据的访问。
  • NAS通过共享文件夹来实现数据共享。文件夹可以映射到多个客户端,使得多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雷同的数据。这种方式实用于办公文档、媒体文件等须要共享的场景。为了实现有效的访问控制,NAS设备通常提供用户权限管理功能。管理员可以为每个用户或用户组分配特定的权限,包括读取、写入、删除等操纵权限。这种细粒度的权限控制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可用性和容错性



  • SAN通常使用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技术来进步可用性和容错性。RAID可以通过在多个硬盘之间分布数据,实现数据冗余和快速恢复。不同的RAID级别提供了不同水平的性能和容错性,管理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符合的RAID配置。为了进步可用性,SAN通常采用多路径IO技术。通过多条路径连接到存储设备,即使某条路径发生故障,数据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路径传输。这种冗余路径有助于防止单点故障,进步体系的稳定性。
  • 与SAN雷同,NAS设备也广泛使用RAID技术。RAID配置可以根据数据的紧张性和性能需求进行调解,以提供适当级别的容错性。硬盘故障时,RAID能够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完备性。一些NAS设备支持文件体系快照,这是一种用于备份和恢复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定期创建文件体系快照,管理员可以在数据损坏或删除时快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种技术提供了额外的数据掩护层面。
备份和恢复



  • SAN通常支持快照功能,通过记录文件体系或卷的状态,快照可以快速创建数据的备份点。这使得在数据发生意外损坏时,可以迅速还原到之前的状态。快照也有助于减少备份对性能的影响,由于它们记录的是体系的同等性状态。SAN的备份通常会将数据备份到磁带库或远程存储设备中。这种方式确保了数据的物理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因硬件故障或其他灾难性事件导致的数据丢失。备份到远程存储也提供了远程恢复的选项。
  • 雷同于SAN,NAS设备也支持文件体系快照。这些快照提供了文件级别的备份和还原,有助于掩护用户误删除或文件损坏的环境。快照可以在短时间内创建,为数据的灵活备份提供了便利。NAS设备可以将数据备份到远程服务器或云存储中。这种备份计谋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使数据能够跨地理位置进行备份,并在须要时迅速恢复。备份到远程服务器还能防止当地硬件故障对备份数据的影响。
安全性



  • SAN通常采用存储网络隔离的方式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将存储网络与其他网络隔离,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这种隔离另有助于减少潜在的安全毛病。存储虚拟化是一种常见于SAN的技术,它允很多个存储设备被汇总为一个虚拟存储池。为了确保虚拟化环境的安全性,管理员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和加密,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 NAS设备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和用户权限来管理对共享文件夹的访问。管理员可以为每个用户或用户组分配适当的权限,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特定的数据。这种细粒度的权限管理是确保数据安全性的关键。一些NAS设备提供数据加密功能,可以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这有助于掩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听或篡改。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启用加密功能,进步数据的安全性。
实际应用场景



  • 由于SAN具有出色的读写性能和高可用性,它常用于支撑大规模数据库的存储需求。数据库服务器通过SAN连接到共享的存储卷,实现高性能和可靠的数据访问。SAN在虚拟化环境中广泛应用。通过为虚拟机提供共享存储,SAN使得虚拟机之间可以轻松迁移,进步了整个虚拟化底子设施的灵活性和服从。
  • NAS设备是文件共享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在小型和中型网络中。通过提供共享文件夹,NAS允很多个用户方便地访问和共享文件,实用于办公环境和团队协作。由于相对简单的管理和轻易扩展的特性,NAS设备常被用作备份存储解决方案。管理员可以利用NAS的容量扩展性,存储备份数据,并通过文件体系快照等功能实现快速的备份和恢复。
选择实用场景



  • 假如体系对高性能和低耽误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库或虚拟化环境时,SAN可能更为得当。
  • 对于须要大规模存储的企业环境,SAN的扩展性和高吞吐量可能更能满足需求。
  • 假如紧张需求是文件共享和简单的备份存储,而对性能要求相对较低,则NAS可能更经济实惠。
  • 在选择SAN或NAS时,须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性能需求、存储规模、可用性和安全性等。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得当的存储解决方案,以到达最佳性能和结果。
以上对比比力详细,下面整理一下重点,大家可以只须要记着表格里内容,等到须要了解详细信息的时候可以认真阅读:
特性存储地区网络 (SAN)网络附加存储 (NAS)实用环境紧张用于企业和专业环境通常用于家庭、中小型公司和一些企业环境成本昂贵相对较低部署和管理较为复杂,须要经验丰富的管理员相对轻易,无需复杂配置数据访问方式服务器像通过地区硬盘一样访问信息获得的数据就像连接网络的车道一样(文档)传输速率高速光纤通道(每分钟 2 GB 变为 128 GB)通常为以太网,速率较慢(每分钟 100 兆比特到千兆比特)紧张协议SCSI、iSCSI、FCoEI/O 协议:NFS、SMB/CIFS、HTTP虚拟化与虚拟化一起工作不太利用虚拟化可扩展性网络架构允许管理员扩展所需的功能和容量低端可扩展性不佳架构更改须要进行架构更改无需进行架构修改容错性具有冗余功能的容错网络入门级体系具有 SPF(单点故障)网络流量影响不受网络流量瓶颈影响轻易受到网络瓶颈的影响备份文件备份但须要更多存储空间具有筹划选项的文件备份

快问快答

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问题和答案,相当于文章的总结了,大家可以先不看答案,看看本身能否答上来。
SAN 和 NAS 有什么区别?


简单概括SAN和NAS的紧张区别:


  •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 块级存储,提供直接的、高性能的块级访问。
    • 通常用于专业环境,如大型企业,须要处理复杂的应用步伐和大规模的数据操纵。
    • 连接通过专用高速网络,如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
    • 部署和管理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 文件级存储,提供通过文件路径进行的简单文件级访问。
    • 实用于通用文件共享、备份、媒体流等一样平常用途,常见于小型企业和家庭网络。
    • 通过平凡以太网连接,使用TCP/IP协议。
    • 部署和管理相对简单,成本较为经济。

   简而言之,SAN紧张提供高性能的块级访问,实用于专业、大规模环境;而NAS提供文件级访问,更简单易用,实用于通用文件共享等普遍需求。
  NAS 与 SAN,哪个更快?

一样平常环境下,SAN通常比NAS更快。这是由于SAN提供块级别的存储,允许服务器直接访问存储设备的块,而不须要通过文件体系协议(如NFS或SMB/CIFS)进行中介。
SAN的块级访问通常比NAS的文件级访问更快。块级操纵直接在磁盘上进行,而不须要额外的文件路径解析。
由于SAN提供直接的块级访问,通常具有更低的耽误。这对于一些对性能和耽误要求较高的应用步伐(如数据库、虚拟化等)非常紧张。
SAN体系结构通常更轻易实现水平和垂直的扩展,以满足不停增长的存储需求。
这并不意味着NAS不能满足很多场景的需求。对于一些通用文件共享、备份、轻量级虚拟化等应用,NAS可能已经足够快速,并且在部署和管理方面更为轻巧。因此,在选择存储解决方案时,须要根据具体的用例和需求来评估SAN和NAS的相对性能和优劣。
NAS 与 SAN,怎么选择?

选择NAS还是SAN取决于您的具体需求、预算和环境。
选择 NAS 的环境:


  • 通用文件共享: 假如您的紧张需求是提供通用文件共享、轻量级虚拟化、备份和媒体流等用途,而不须要极高的性能,那么NAS可能是更轻巧和经济的选择。
  • 易于部署和管理: NAS通常更易于部署和管理。假如您没有专门的存储管理员,且对复杂的存储设置不太熟悉,NAS可能是更符合的选择。
  • 成本敏感: NAS通常比SAN成本更低。假如您的预算有限,但仍须要满足文件共享和基本存储需求,NAS可能是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 以太网连接: 假如您的网络底子设施紧张是基于以太网,而不是专用的高速连接,那么NAS可能更得当您的环境。
选择 SAN 的环境:


  • 高性能块级访问: 假如您的应用步伐对高性能和低耽误的块级访问有较高要求,比如数据库、虚拟化环境或大规模数据操纵,那么SAN可能更得当。
  • 可扩展性和复杂性需求: 假如您须要处理大规模数据、有复杂的存储需求,并且须要更高的可扩展性,那么SAN可能是更符合的选择。
  • 专业存储管理员: SAN的部署和管理通常须要更多专业知识。假如您有专业的存储管理员团队,并且有能力处理复杂的存储设置,那么可以考虑SAN。
  • 块级操纵需求: 假如您的应用步伐须要进行块级的读写和操纵,而不是简单的文件共享,那么SAN可能更符合需求。
是否可以将 SAN 和 NAS 团结起来?

可以将SAN和NAS团结起来创建一个混淆的存储解决方案,通常被称为同一存储或SAN-NAS混淆体。这种混淆体能够同时提供文件级和块级的存储服务,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实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一些存储供应商提供了同一存储体系,支持同时提供NAS和SAN服务。这些体系通常内置了支持多种协议的存储控制器。
存储设备的控制器可以同时支持多种存储协议,例如光纤通道、iSCSI和NAS协议(NFS、CIFS等)。这使得存储设备既能够提供块级访问,也能够提供文件级访问。
有些新兴的协议,如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融合了块级和文件级协议。FCoE在以太网上传输光纤通道帧,从而在同一网络上同时提供块级和文件级的存储。
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存储资源(包括SAN和NAS)汇总到一个虚拟存储池中,从而在逻辑上同一了这些不同类型的存储。
这种混淆体的上风在于它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负载和应用场景。例如,对于须要高性能块级访问的应用,可以使用SAN部分;而对于文件共享、备份等应用,可以使用NAS部分。这种集成可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好的资源利用率。但须要留意的是,这种混淆体的实现可能会涉及到更高的复杂性和管理要求。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用户云卷云舒

论坛元老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