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大期间,被低估的细分龙头如何“亮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1944|帖子 1944|积分 5832


导语:金融信创的生命力正在于它不是一个封闭的产业系统,其长期趋势应是顺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浪潮。
信创产业正在引领环球信息产局的格局重构,据《2022中国信创生态市场研究及选型评估陈诉》表现,2022年信创产业规模达9920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7%,预计2025年将突破2万亿。纵观整个信创产业,金融信创的告急性毋庸置疑。随着国产化替换进程加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渐入深水区,作为行业信创中发展最为成熟的细分市场,金融信创的市场潜力将有望进一步迎来释放。聚焦于金融信创新发展机遇的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OCFT.US,06638.HK),日前发布了2022年业绩陈诉,也让我们看到了金融信创市场的发展潜力。回首2022年,金融壹账通全年营业收入为44.6亿元,同比增长8.0%;毛利润为16.4亿元,同比增长13.8%,经调整后净利润率较2021年同期提升近13个百分点。去年,金融壹账通发布了数字化核心系统2.0,基于云原生、分布式技术打造的核心系统可帮助金融机构全面提升业务灵敏性和自主掌控业务产品开发的能力。笔者认为,金融壹账通聚焦于在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营三大领域所沉淀的经验和打造的产品矩阵,将成为拉动其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在金融信创的蓝海中构筑数智护城河。日前,摩根士丹利在研究陈诉中表现,受惠于信创需求爆发驱动、金融壹账通的实施业务同比上涨46%,看好金融壹账通早期的行业布局优势和全面的产品组合,并相信其第三方收入及毛利率将持续上升。该行维持其美股目的价8美元不变。
金融信创的“新变量”
随着金融壹账通等行业细分龙头的强势崛起,在办理了金融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题目的同时,更为金融机构的数据安全和运营安全夯实了技术底座。具体来看,作为国内金融科技探索的先行者,金融壹账通在信创领域受关注度持续攀升的原因有三:一看政策驱动,市场红利显着。党的二十大陈诉中强调了“科技自立自强”,有望支持和推动我国信创产业敏捷发展。"2+8+N"的信创“三步走”战略为金融信创打开了广阔的发展机遇,金融壹账通生逢其时。经过市场前期的筛选,在产品性能和创新迭代、技术自主可控等方面竞争力不足的企业被逐渐淘汰,金融壹账通等一众公司突围而出为行业带来更多新“变量”。二看模式领先性,壹账通“技术+业务”助力金融机构的信创改造。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金融新业态对于完整办理方案的需求度越来越高,纵观市场,很多企业仅仅提供某一环节的办理方案或者单一产品,而金融壹账通则打造了全方位适配信创的产品和整体办理方案,其数字化银行、数字化保险、加马平台三大板块产品全适配信创要求。市场反馈是最好的试金石。金融壹账通核心系统办理方案已在国内及菲律宾、不丹、越南等地实现广泛落地,助力国表里多家银行核心系统更“芯”换代。三看市场前景,壹账通聚焦的金融信创排泄率仅次于党政部门,为8大重点行业的第一梯队。随着数字化进程提速、信创升级、金融机构经营转型带来系列市场机会,金融信创步入快速发展期,已经迎来了“买方市场”。
助力金融机构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欧洲闻名“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曾经提出一个闻名理论叫做“第二曲线”。他指出,提前布局企业的“第二曲线”是因为“第一曲线”滑过抛物线的极限点就会衰退,而持续增长的机密,就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减之前开始第二条新的S曲线。现在,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浪潮席卷环球,金融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信创改造为金融机构构筑第二曲线打开了新的增长点。2022年金融壹账通发布了数字化核心系统2.0,基于云原生、分布式技术打造的核心系统,在为金融机构提升业务灵敏性和自主掌控业务产品开发的能力上有着显著提升——性能翻倍、部署效率以小时级别停当、350+的API大幅提升了渠道用户的利用效率和便捷水平,模块化设计提升了业务产品的可组装性等。在为某大型银行合作打造的核心系统案例中,金融壹账通帮助该行零风险、零故障落处理了高出200T数据,完成30万行SQL代码,覆盖了信用卡、理财、APP生意业务等A类型系统的上百套数据库,助力该行稳妥落地数据库的改造。着眼中短期,壹账通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咨询服务和信创装备(如核心系统、私有云等),从而帮助银行快速上线,完成验收目的;而从中长期来看,壹账通将从信创规划和实施方案两大部门着手,以“咨询服务+建设落地”的服务模式帮助银行将信创纳入顶层设计,安全、保质完成整体信创要求。在东南亚市场,某家东南亚Top10的大型银行同样面临着传统系统陈旧,数字化升级复杂且费用高昂等题目,存量系统难以匹配用户增长迅猛的客观需求。针对此,金融壹账通为该东南亚大型银行提供了包含全流程线上贷款系统、客户端APP、数据中央、数字银行云核心的全栈方案,并通过壹账通的产品工厂背景快速推出新产品和对接生态合作渠道,在技术侧和业务侧帮助该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随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持续提速,对IT系统利用率、质量控制、数据管理、项目实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焦金融信创的科技服务商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新的机会红利。
技术、模式双创新“飞轮效应”显现
从2022年的业绩陈诉中不难发现,金融壹账通的“飞轮效应”已然显现,这得益于其在技术深耕和模式创新两方面的领先探索。一方面,由于此前对国外厂商的深度依赖,国产化产品在金融信创建设中面临较高技术壁垒,且有别于传统行业,金融机构对于安全性、稳定性和个性化配置等均有较高要求。为此,国内相关科技厂商不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商业模式创新。金融壹账通对峙自主技术创新,不断加强前沿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积极推动金融信创发展。金融壹账通拥有一整套针对数字化银行的顶层规划,以助力银行实现信创目的为出发点,金融壹账通打造了“1+1+4+N”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即1个底层基础设施、1个核心系统以及涵盖存、贷、支付等4个核心业务),通过打造的数字化转型体系,帮助金融机构实现管理转型、业务转型及科技转型。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金融壹账通拥有环球专利申请累计5905件,一连5年入围毕马威“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企业”榜单以及IDC FinTech环球百强榜单,先后斩获了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等国表里权威奖项累计达到273项。另一方面,银行核心系统承载了行内战略部署、管理决议、业务流程设计、金融生意业务等多项功能,核心系统不仅要满足当前业务须要,还要对未来5-10年的业务发展提供支撑。从客户服务、科技赋能和业态重塑出发,金融壹账通“1+1+4+N”的新一代核心系统适逢其时,其通过极致分布式及业务松耦合架构打造的数字核心,充实融入到银行的开放生态场景中,可快速相应金融机构业务需求的升级迭代。金融壹账通首席技术官李捷此前曾表现,“金融机构的信创不只是对信创基础设施作底层的替换,同时也是利用信创的契机,从组织架构、经营管理、业务系统到核心系统等完玉成面的重构和深入的数字化转型,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结语
有分析指出,金融信创的生命力正在于它不是一个封闭的产业系统,其长期趋势应是顺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浪潮,金融信创并不满足于简单的软硬件国产化部署,而是须要将国产化替换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高质量联合。在笔者看来,2023年金融信创的发展将走向“深水区”。信创将从办公OA 等一般系统的替换萌芽期,逐渐向核心系统替换扩展的应用深化期转变。一些中大型的金融机构已将金融信创规划与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中长期战略相联合,并纳入到IT信息建设的顶层设计。伴随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急迫需求,拥有全方位适配信创的产品和办理方案的金融壹账通,在助力金融机构夯实数字化底座并加速金融信创发展的同时,无疑亦将从信创市场万亿蓝海中分得一杯羹。或正如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所指,该公司的增长潜力有望在资源市场上得到进一步的印证。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继续阅读请点击广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老婆出轨

论坛元老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