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论坛
潜水/灌水快乐,沉淀知识,认识更多同行。
ToB圈子
加入IT圈,遇到更多同好之人。
朋友圈
看朋友圈动态,了解ToB世界。
ToB门户
了解全球最新的ToB事件
博客
Blog
排行榜
Ranklist
文库
业界最专业的IT文库,上传资料也可以赚钱
下载
分享
Share
导读
Guide
相册
Album
记录
Doing
帖子
本版
文章
帖子
ToB圈子
用户
免费入驻
产品入驻
解决方案入驻
公司入驻
案例入驻
登录
·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账号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首页
找靠谱产品
找解决方案
找靠谱公司
找案例
找对的人
专家智库
悬赏任务
圈子
SAAS
IT评测·应用市场-qidao123.com
»
论坛
›
存储
›
软件定义存储SDS
›
从Nutanix推出全系列软件界说存储产品再谈HCI和SDS之争 ...
从Nutanix推出全系列软件界说存储产品再谈HCI和SDS之争
我可以不吃啊
论坛元老
|
2025-3-10 15: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楼主
主题
1006
|
帖子
1006
|
积分
3018
在金庸武侠江湖里,周芷若和赵敏哪个好,这是张无忌最难以抉择的事。在当今存储的天下里,HCI(超融合)和SDS(软件界说存储,SDS的概念概念比较广泛,这里特指采用独立物理服务器部署的SDS)的选择,也是许多CIO困扰多年的题目。
其实,大IT厂商,HCI和SDS产品都有的,如华为的FusionCube和FusionStorage,一个是HCI,一个是SDS。但是,FusionCube包含了FusionStorage技能,也就是HCI的底层存储技能也是软件界说存储。
但是,由于江湖上HCI的小厂商浩繁(比纯SDS厂商多多了),许多只卖HCI,因此就到处鼓吹HCI包治百病,什么场景都推超融合(由于它们只有HCI),而用户究竟大部分不是存储的专业人士,很容易就趋同认为HCI是唯一趋势,代表着名门正派(嗯,比如周芷若,峨眉掌门),是先辈生产力,而SDS感觉就没有什么必要用了,由于HCI都满意了。
但是,实际环境是,HCI和SDS各有所长,各有不同的适用场景。虽然许多场景HCI也可以做,但不是最佳的方案。
这不,Nutanix,这个创立HCI概念的厂商,现在也推出了全系列SDS产品或服务,包括块存储Volumes,文件存储Files和对象存储Buckets。
要知道,Nutanix刚成立的时候,可是到处宣传不要SAN的。虽然那个时候这个SAN更多被解读为传统存储。
但其实,Nutanix Volumes就是SAN,只是Server SAN而已,是IP SAN的一种,由于其支持iSCSI服务。其实,VMware vSAN比Nutanix更早支持iSCSI接口。
为什么HCI厂商也要推出SDS产品呢?由于这个市场很大啊,也就是HCI取代不了的市场很大啊。
在Gartner的眼里,它认为软件界说存储的部署模式分为BYOS(本文这里叫SDS)和HCIS(本文这里用叫HCI)。
而根据Gartner的判定,这两种部署模式都是市场的主流,空间基本一样大。其实,从存储的角度看,BYOS的含金量要比HCIS大多了,由于HCIS的重心还是软件界说计算。
正是由于HCI并不能吞掉SDS的市场空间,因此Nutanix才推出了这么多的存储服务,支持iscsi/nfs/s3这些协议,支持分层部署,满意大规模的专业存储的需求。
那么题目来了,SDS和HCI各有所长,用户该如何选择呢?
其实,Gartner在陈诉《
IT Market Clock for Storage, 2016
》就说得很清晰了。
我用谷歌翻译为中文:
业务影响:
HCIS解决方案通常被评估为传统集成系统的竞争对手,特殊是在之前未购买集成系统的“绿地”环境下。HCIS最得当一阶用例,例如假造桌面基础架构(VDI),基于服务器的整合以及分支机构和数据迁移方案。
用户建议:
HCIS不适用于所有应用程序。IT组织必须细致评估HCIS,然后将其部署到那些将受益的用例。由于应用程序计算和存储容量并不总是一前一后扩展,因此可能会对这些资源进行不必要的过分设置。
大意就是HCI只得当比较简朴的小规模场景,由于计算和容量不能独立扩展,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这些共识,不但仅是Gartner,还有许多专业做SDS的创业公司——比如Hedvig——它就认为Hyperscale(就是上面我们说的SDS)使得应用计算和存储解耦,可以各自独立扩展。
大型的互联网企业大部分都是采用hyperscale架构,一半的全球性企业也是如此。
当然,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Hedvig认为,虽然超融合的管理更容易上手,但敏捷性不足,因此Hyperscale的TCO比超融合其实更低。
那么到底用户应该怎么选呢?Hedvig给出了一个指导的建议,比如你的企业如果有超过500个vm,应该优先选择SDS而不是HCI的方式。
Hedvig虽然也支持超融合的部署(一样平常的SDS厂商都支持,但不主推),但是颠末统计,Hedvig发现,虽然有70%的用户一开始都是咨询超融合的方案,但终极部署的时候,80%的用户都选择了hyperscale,也就是分离部署的方式。
相信我讲了Gartner和Hedvig的观点后,各人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下面我再分享我听到的两个真实的用户案例:
1、国内某大型香烟制造企业。他们大约用了60+节点的HCI,没有采用SDS。他们感觉他们用得挺好,觉得HCI就够了。但通过实际的交换,发现他们不是特殊懂SDS和HCI的不同,企业IT人员的水平也不高,求稳,对敏捷要求不高。这样的企业,如果IT人员比较强,采用SDS估计对业务的帮助更大。但IT人员能力不够,也许HCI是得当他们。
2、某省运营商。他们原来全部采用VMware的vSAN部署了1000个左右节点的超融合。各人知道,vSAN虽然号称支持64个节点一个集群,但是考虑性能题目,最佳实践一样平常是20个节点一个集群。因此,他们需要管理几十个vSAN集群,相当于几十个数据孤岛。他们经常发现某个集群计算性能不够,只能把VM迁移到别的集群,但下层的数据量很大,迁移非常慢,管理起来也非常复杂。厥后,他们采用国内某厂商的SDS取代了vSAN(号称支持4096个节点),所有的存储资源都在一个资源池里,没有了数据孤岛,计算和数据解耦,管理反而更简朴了。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你从来没有效过SDS,只用过HCI的话,只能说明你的企业规模还没有足够大,或者你对SDS缺乏相识。
根据IDC最新的统计,就算从中国的市场来看,虽然HCI的热度很高,其实SDS的增长率和HCI相当,而且目前的整体市场规模是超过HCI的。
也许各人看到这里,也筹划考虑SDS方案,那么,怎样选择这些SDS厂商呢?由于几乎所有的HCI厂商也说自己也支持SDS,比如Nutanix提供了全面的存储服务。不外,我个人更建议各人选择专业的SDS厂商,比如Hedvig,虽然它也支持超融合部署,但是在SDS方面应该更专业一些。
再回到周芷若和赵敏的题目,虽然两个都是美女(软件界说),都有自己的事业(软件界说计算)和爱情(软件界说存储),但是,周芷若的重点是光复峨眉这个事业,就像HCI的重点是软件界说计算一样。但赵敏不同,她为了爱情可以抛弃一切,包括离开父亲和哥哥,不做朝廷郡主,而和张无忌退隐江湖。也就是SDS厂商它的研发重点肯定是SDS,但HCI虽然也有SDS功能,但往往缺乏专业性。
具体选择哪些专业的SDS公司呢?建议各人参考我前几天发布的18年中国软件界说存储市场格局简析的文章,从中国SDS市场份额占有率比较高的厂商里面选更为稳妥一些,究竟SDS还是新事物,市场份额高的一样平常来说成熟度会更好一点。
这次就和各人分享到这里,我要看敏敏郡主去了,88。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新帖
回复
我可以不吃啊
论坛元老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楼主热帖
如何编写一个高效的Testbench? ...
HeadPose Estimation头部姿态估计头部 ...
微信小程序
【笔者感悟】笔者的学习心得【七】 ...
Python输出指定时间间隔内的日期 ...
Python 将 docx 转为 PDF
HBuilder X 连接苹果手机(IOS)详细教程 ...
接口测试测什么?这篇文章告诉你 ...
CVE-2015-5254漏洞复现
【必知必会的MySQL知识】①初探MySQL ...
标签云
运维
CIO
存储
服务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