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要预备的工具
下载python3,Vscode,pycharm(这里用的社区版),phpstudy_pro,Node.js(建议下载恒久支持版本,版本不宜过低,比如18,20),Vue.js(npm install -g @vue/cli,下载速度慢可以设置淘宝镜像)。
这里不具体说明下载步骤,除了python3情况的配置(自行查阅资料),别的工具常规安装即可。
二、检察基本情况。
win+r输入cmd,打开小黑窗,分别验证node,Vue,python。如果如下图所示,说明基本情况是没有标题的。
三、搭建前端Vue框架
1、可以专门新建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前后端文件。打开新建文件夹,在地址栏选中内容,输入cmd,回车。输入vue create 项目名称(vue create vueproject),我们暂都不考虑定名规范的标题。
2、键盘上下键可以选择vue版本,这里选择第三项,自界说,选中后回车即可。
3、这里选择版本三。接下来我们一直回车即可,不做过多说明。
4、成功之后,是如下界面。
5、接下来,输入cd vueproject,进入当前项目目次,输入npm i,下载项目所必要的依靠。
6、输入npm run serve,启动项目。
7、成功之后,可以在浏览器输入地址,初始页面如下:至此,vue框架就算搭建完成。
8、我们连按两次Ctrl+C退出项目,使用Vscode打开刚才新建的vue项目(将新建的文件夹拖入Vscode即可)。然后,选中项目恣意一项,我们右键选择在集成终端中打开。这里我们必要使用axios工具(用来发送请求),以是在终端输入npm i下载axios。
9、接着解决CORS跨域(数据交互时会用上)。找到vue.config.js文件。输入以下代码。
- const { defineConfig } = require('@vue/cli-service')
- module.exports = defineConfig({
- transpileDependencies: true,
- lintOnSave:false,
- //主要是这部分
- devServer: {
- proxy: {
- '/api': {
- //对应的接口前缀,填入你对应的前缀,后面搭建Flask时会说明
- target: 'http://127.0.0.1:5000',//这里填入你要请求的接口的前缀
- ws:true,//代理websocked
- changeOrigin:true,//虚拟的站点需要更管origin
- secure: false, //是否https接口
- pathRewrite:{
- '^/api':''//重写路径
- }
- }
- }
- }
- })
复制代码 10、为了可以大概简单的表现打通的效果,我们将App.vue文件,做如下修改(只是为了方便测试,代码无现实意义)。然后在集成终端输入指令npm run serve,启动项目,看是否可以大概正常启动。
- <template>
-
- <h1>Vue3</h1>
- <button @click="test()">测试按钮</button>
- </template>
- <script setup>
- function test(){
- console.log(111111)
- }
- </script>
复制代码
四、搭建Flask框架
1、打开pycharm社区版,选择文件,新建项目,按照要求选择项目路径即可。
我这里是中文版,如果有必要,可以在设置内里的插件,下载中文包,然后重启pycharm即可,插件如下。
2、这里必要使用相应的工具,我们先下载。在设置中找到如下位置,选择标红位置进行添加。
然后搜索flask,然后选择安装软件包。同样的方式,下载Flask-Cors(解决跨域),以及Flask-MYSQL(连接数据库)。
3、在文件夹下新建一个app.py文件,同时输入以下代码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 app=Flask(__name__)
- @app.route('/')
- def index():
- return 'Hello Flask!!!'
- if __name__=="__main__":
- app.run(debug=True)
- # debug==True是为了方便修改代码之后,能够不重启项目就能够更新,否则,每次更改代码都需要重新启动项目
- # 其他参数的设置可以查阅文档,这里越简单越好
复制代码 点击运行,可以看到如下效果(告诫这里暂时不管),将地址在浏览器打开。
4、这里出现的http://127.0.0.1:5000就是我们在vue.config.js文件为解决跨域必要输入的接口前缀(第二大步第9小步那边)。浏览器打开效果如下。
五、打通Vue与Flask
到这里,我们前后两个框架就搭建好了,也都启动了项目,接下来将它们打通。我们这里把Vue搭建的称为前端,Flask搭建的称为后端。这里我们前后端都必要启动起来。(涉及的代码不考虑健壮性等,只是为了测试)
如果中途改了配置文件,必要重新启动项目,以便代码见效。
1、打开前端,修改App.vue 内里的代码。
- <template>
-
- <h1>Vue3</h1>
- <button @click="test()">测试按钮</button>
- </template>
- <script setup>
-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function test(){
- axios.get('/http://127.0.0.1:5000/api/axios').
- then(res=>{
- console.log(res)
- })
- }
- </script>
复制代码 2、打开后端,修改app.py文件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 from flask_cors import CORS
- app=Flask(__name__)
- CORS(app)
- @app.route('/')
- def index():
- return 'Hello Flask!!!'
- @app.route('/api/axios')
- def msg():
- return '需要传递给前端的数据'
- if __name__=="__main__":
- app.run(debug=True)
- # debug==True是为了方便修改代码之后,能够不重启项目就能够更新,否则,每次更改代码都需要重新启动项目
- # 其他参数的设置可以查阅文档,这里越简单越好
复制代码 3、此时,我们先检察前后端是否可以大概正常启动(如果不能,重启项目或检查代码是否有错)。革新前端页面,点击测试按钮,可以看到控制已经收到传过去的数据。
4、发送前端数据到后端,修改App.vue代码。
- <template>
-
- <h1>Vue3</h1>
- <button @click="test()">测试按钮</button>
- <button @click="send()">发送数据</button>
- </template>
- <script setup>
-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function test(){
- axios.get('http://127.0.0.1:5000/api/axios').
- then(res=>{
- console.log(res)
- })
- }
- function send(){
- axios.post('http://127.0.0.1/api/msg',{name:'lily',age:23,school:'麻省理工'}).
- then(res=>{
- console.log(res)
- })
- }
- </script>
复制代码 修改后端app.py文件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request
- from flask_cors import CORS
- app=Flask(__name__)
- CORS(app)
- @app.route('/')
- def index():
- return 'Hello Flask!!!'
- @app.route('/api/axios')
- def msg():
- return '需要传递给前端的数据'
- @app.route('/api/msg',methods={'POST'})
- def message():
- if request.data:
- res=request.data
- print(res)
- # 这里传过来的是bytes类型数据,所以简单处理了一下,但这里主要说明数据是成功传输了过来
- res1=res.decode('utf-8')
- print(res1)
- return '获取数据成功'
- else:
- return '没有数据'
- if __name__=="__main__":
- app.run(debug=True)
- # debug==True是为了方便修改代码之后,能够不重启项目就能够更新,否则,每次更改代码都需要重新启动项目
- # 其他参数的设置可以查阅文档,这里越简单越好
复制代码 革新前端页面,点击发送数据,前端控制台可以看到
后端终端可以看到已吸收到前端传来的数据(只看效果,不对数据进行处置惩罚)
至此,前后端打通,也及其简单的实现了前后数据的交互。
六、连接MYSQL数据库
1、这里我们使用的是小皮体系(个人觉得比较简单好用,而且不用单独区下载MYSQL)。首先打开软件。这里启动的是MYSQL5.7
2、数据库用户,暗码的检察以及暗码的修改。
3、这里我们下载如下工具,方便操作数据库表。下载完后,直接打开。
4、新建会话,输入刚刚检察的用户名与暗码,以及端口号(默认即可),点击打开即可
5、新建数据库message,以及表user。(这里不具体说明,不同的工具创建数据库以及数据库表大同小异,不会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这里不一步一步说明)。一般是右键新建数据库,然后选中数据库,选择创建新的表,然后设计必要的字段,注意的是每一个表必要设计主键(选中行,右键创建新的索引-PRIMARY)。
6、修改后端app.py文件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 from flask_cors import CORS
- # 新添加内容
- import pymysql
- # 连接
- db = pymysql.connect(
- # 这里输入自己的地址,数据库名,用户名,密码
- host='127.0.0.1',
- user='root', # 用户名
- password='111111', # 密码
- database='message' # 数据库名
- )
- curor = db.cursor()
- # 执行sql语句
- curor.execute('select * from user')
- # 获取数据
- res = curor.fetchall()
- print(res)
- #关闭数据库
- db.close()
- app = Flask(__name__)
- CORS(app)
- @app.route('/')
- def index():
- return 'Hello Flask!!!'
- @app.route('/api/axios')
- def msg():
- return '需要传递给前端的数据'
- @app.route('/api/msg', methods={'POST'})
- def message():
- if request.data:
- res = request.data
- print(res)
- # 这里传过来的是bytes类型数据,所以简单处理了一下,但这里主要说明数据是成功传输了过来
- res1 = res.decode('utf-8')
- print(res1)
- return '获取数据成功'
- else:
- return '没有数据'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app.run(debug=True)
- # debug==True是为了方便修改代码之后,能够不重启项目就能够更新,否则,每次更改代码都需要重新启动项目
- # 其他参数的设置可以查阅文档,这里越简单越好
复制代码 点击运行,如下,已经从数据库中查询到表user的数据
插入数据,在app.py文件添加如下代码
- # 插入数据
- sql="insert into user(id,username,password)values(5,'杜甫','6789')"
- try:
- curor.execute(sql)
- db.commit()
- except:
- db.rollback()
- db.close()
复制代码 革新数据库表,发现数据添加成功。(删,改可以自行测试,这里不逐一说明)
自此,后端与数据库打通。前面已经简单说明后端如何给前端通报数据,这里后端可以大概拿到数据库数据,自然就可以通报给前端,然后进行页面渲染。
到这里,Vue+Flask+MySQL已经打通了,接下来就可以正式进行项目开辟,编写符合规范的代码。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