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受害者已经出现:自查12%,投稿后变99.99%,最终导致论文被退!知网A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1746|帖子 1746|积分 5238

近期有个糟心事,发出来让大家也都焦虑焦虑
事情是这样的——作者投稿普刊,2月10日过的知网AIGC检测和学术不端查重检测,统统绿灯通过,AIGC检测更是低到10%以内,自己也就是作者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原创论文,作者还是挺自信的。论文投稿给期刊社以后,不出意外任命了。效果周五就收到了退稿,原因是AIGC查重99.99%,编辑对峙以为文章是AI出来的
推己及人,
如果自己辛苦写出来的文章,被判断AI,你是什么心态?更况且还是查过AIGC,确保没问题才投稿的文章?
别说了,心态已经崩了。
爱用AI写论文的人轻轻碎了…对峙不用AI写论文的人也缄默沉静了…


AIGC检测是知网推出的一款服务,通过用AI检测AIGC实现快读、准确辨认学术文本中的AI天生内容。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各大期刊编辑部的信赖,很多杂志社包罗主流媒体网络平台都在用知网的AIGC检测。它确实在肯定程度上维护着学术诚信。
这个体系于上个月13日进行升级,新体系增强了对多语种文献的分析能力,并且本来一些被以为“安全”的内容(比如固定术语和摘要),也可能被误判为AI天生。


体系更新后,不少人表现表现手写的内容也会被判断AI,乃至检测率能高到99%。这不禁让人对其产生了质疑。
AI检测的AIGC,是否存在AI滥用的怀疑?
当前的AI检测工具依赖于训练数据,如果训练数据不敷或存在偏差,检测效果的准确性势必会受到影响。AIGC检测的本质是AI检测AIGC,升级后的AI不但辨认了AI内容,还误判了原创内容,是否陷入当前“AI滥用”的局面?
用AI对抗AI,最后受伤的却是人类自己。
期刊是否应该把“AIGC检测”作为唯一尺度?
AI查重工具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学术诚信,但其误判征象却暴露了技术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因为对AI天生内容的担忧,就将AI检测工具奉为圭臬,更不能因为技术的缺陷而误伤真正的原创作者,学术期刊和机构应该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应对AI天生内容的挑战。
现下,AIGC误判重已经出现,希望可以大概引起各期刊编辑的留意,避免过于依赖技术手段,而应该保持理性和审慎的态度,更加注重人工考核、作者声明等多重手段结合。
对于作者而言,面对AI检测工具的误判,也不必过于焦虑。可以通过与期刊沟通、提供创作过程证实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学术界也应该为原创作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掩护,避免他们因技术误判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我们已经无法拒绝AI期间的到来,那我们就应该积极去拥抱新科技。在遵循学术规范的同时,运用AI工具完成一些基础工作,而真正的创作创新还是要自己完成,这样才能推动学术发展、社会进步,推动AI更好的指导生存、社会。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继续阅读请点击广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丽的神话

论坛元老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