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高管再放狠话:鸿蒙不是安卓、iOS的拷贝(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1628|帖子 1628|积分 4884

鸿蒙 OS 不是安卓和 iOS 的拷贝,这个操纵体系跟仅仅基于手机的安卓和 iOS 是差别的,鸿蒙 OS 的出现,不是为了应对美国制裁而做的替代体系,而是在 2016 年就立项开发,它是真正面向未来 IoT 时代的一个全景操纵体系。
    华为鸿蒙的目标是在 2021 年,华为自有设备的装机量守旧估计是 2 亿台,以致超越 2 亿台;另外鸿蒙 OS 也会开放给第三方设备,守旧的装机量会到达 1 亿台。这样加起来,在 2021 年,鸿蒙体系富设备的硬件基础就有 3 到 4 亿台。
  

王成录说到,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 2018 年开始就已经微微下降,2019 年大概下降 3%。2020 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整体下降得会更大一些,整个智能手机的发货量的不增长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确定的事实。
同时,消费者使用手机的时长,从 2018 年开始也基本上稳定在 4 到 5 个小时。
这些信息都表明整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
但他指出,目前只有智能手机的平台生态才黑白常繁荣的,而智能手表、电视、车机上的应用黑白常少的。
核心就在于每个硬件设备上搭载的体系是完全碎片化的,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 20、30 个之多,这样就造成开发者想做一个基于别的硬件平台的应用会非常麻烦,要换差别的平台做适配,工作量非常大。
而鸿蒙 OS 的诞生,华为的目标就是用一套体系来办理全部的 IoT 硬件设备的题目。
“外界大概有猜测,华为是不是因为美国制裁开发了鸿蒙这套体系,我告诉各人不是这样的。”
王成录说,鸿蒙 OS 真正立项开发是在 2016 年 5 月,当时华为就在思考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到顶了以后,未来这个行业该怎么办?
华为这么大的终端生意,也不大概把全部生态的根基构置在别人的体系。这两个题目促使了鸿蒙 OS 的诞生。
以下为王成录演讲全文
各位朋友,各人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各人分享鸿蒙 OS 的进展和未来发展我们的一些思考。今天我想从整个产业发展的大配景先开始介绍我们对未来的一些考虑。
行业在评论 LOT 的发展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们各行各业、各个企业,包括学术界都做了许多实验,想让 LOT 真正地走到人们的生活中。
从目前来看,虽然 LOT 的设备量增长得比较大,但是给人的生活带来的改变还处在初始阶段。
如今整个行业处在了非常好的关键的转折时期,因为智能手机从 2004 年第一代的 iPhone 出现,才真正让整个行业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已往十几年,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是基于智能手机这个硬件平台而进行的。
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个行业,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供各人来参考这个行业的发展阶段:


  • **第一个信息:**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 2018 年开始就已经微微下降,2019 年大概整体下降 3% 多。2020 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整体下降得会更大一些,但是整个智能手机的发货量的不增长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确定的事实。
  • **第二个信息:**已往的这几年,无论是安卓生态还是苹果生态,真正的新的 App 大概没有几个,除了抖音以外,大概我们整个行业不再有新的 App 的出现。
  • **第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消费者使用手机的时长,从 2018 年开始也基本上稳定在 4 到 5 个小时。
这三个信息表明我们整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再加上 IoT 硬件不断地出现,我想这个行业就处在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换期。
在已往许多年,虽然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产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只有在智能手机这个平台上整个生态才黑白常繁荣的,全球整个基于智能手机的 App 加起来大概 400 多万。
但是除了手机之外,智能手表、电视、车机上面的应用黑白常少的。应用少,消费者使用这个设备的动力就会变小,因为用这个设备没有服务。
缘故原由到底是什么?核心就在于我们每个硬件设备上跑的体系是完全碎片化的。
各人耳熟能详的大概是稍微熟悉一点的我们列在这上面就有 20、30 个之多,这样的一个状态就造成了开发者实际上要想做一个基于别的硬件平台的应用就会非常麻烦,要差别地去换平台,差别地做适配,差别地做各种各样的新设备上的应用,对他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
另外一个非常有挑战的题目是大巨微小的设备,假如有屏幕,尺寸差别非常大。不论是苹果的 App Store 上的应用还是安卓上的应用,真正让开发者工作量占大头的是 UI 部分的适配。这么多差别的、大巨微小的尺寸和分辨率,使得开发工作量倍增。
另外,从消费者来看,在手机以外,别的智能设备的应用很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非常有限。并且,每一种设备有差别的体系、差别的操纵方式,对消费者来讲,学习本钱黑白常高的。
这也是目前阻碍整个由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产业向 IoT 产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体系的碎片化。
华为鸿蒙 OS 的诞生,我们的目标就是能不能用一套体系来办理全部的大巨微小的 IoT 硬件设备的题目。
外界大概有猜测,华为是不是因为美国制裁去开发了鸿蒙这套体系,我告诉各人 “不是这样的”。
这套体系我们真正立项开发是在 2016 年的 5 月份,那会儿我们就在思考未来智能手机这个产业的发展,它总有一天会到顶。一旦智能手机的发展到顶了以后,未来这个行业该怎么办?
我们不断地问自己这样的题目,华为这么大的终端生意,我们不大概把全部生态的根基构置在别人的体系。
所以,这两个题目促使我们去思考我们未来要做什么样的体系,这就是鸿蒙 OS 诞生的最核心的初始配景。
当时我们做这个体系,设定了几个目标:


  • **第一,**希望用一套体系去满足全部的硬件设备的装载要求,不再必要差别的硬件去定制差别的体系。
  • **第二,**黑白常重要的也黑白常创新的一点,这套体系不再把一个一个 IoT 硬件当作孤立的设备来看,在这套体系里,全部的 IoT 硬件是融为一体的。
  • **第三,**针对开发者目前面临的题目,我们瞄的点就是办理开发者的题目,希望开发者写一次的业务逻辑代码就可以在差别的设备上跑起来。
这就是整个鸿蒙 OS 设计得最开始的三个目标方向,我们已往这几年也是沿着这个方向逐步往下发展的。
我们希望到达的目标是,用一套体系满足全部大巨微小各种各样硬件的体系装载要求。
我们希望消费者在使用这么多硬件的时候,就像今天使用一台智能手机一样的简单;我们也希望开发者在这个体系内里开发一次的业务逻辑代码,就可以在多个设备上摆设起来。
这就是整个鸿蒙体系要到达的目标,我相信这个目标一旦达成,我们大概真正地去推动整个 IoT 产业的快速发展。
这里有一个点,我刚刚已经跟各人讲了,黑白常重要的创新点——就是我们鸿蒙体系是把多设备当作一个逻辑设备来看的。它详细的实现原理是什么样子呢?
今天别的厂家的手机也做了手机跟大屏之间的投屏,华为也有类似于投屏这样的体验,两者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今天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各人讲一下。
别的厂家做投屏仍然是把电视机、手机、车机包括摄像头当作四个独立的设备,它是通过上层的应用层把它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有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就是它的通用性和它的扩展性都不可,必要针对差别的应用要去做适配,这种技术再往下发展,给整个行业会带来非常大的挑战,每个应用都去适配,这个工作量是难以承受的。


  • 鸿蒙本身想怎么做呢?
我们希望将来通过整个软总线的连接方式,把单个设备的物理连接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实现,这就相当于我们把一个一个孤立的物理设备的边界打破了,用无线的方式把多个设备融为一体,这种融为一体跟上层的应用是无关的,由此,它的通用性就非常好。
第二,只要在软总线上持续去投资、去攻克整个软总线的技术,它的扩展性会非常好,我们希望将来软总线的连接就像在一台设备上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连接一样。
今天告诉各人,我们已经做到了,我们整个带宽到达 1.8 个 G,时延小于 20 毫秒,丢包的耐受度凌驾了 30%。
我们仍然会在软总线上持续投资,这样整个鸿蒙所倡导的多设备融合就有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将来应用开发者就不用再关注应用跑在哪个孤立的硬件设备上,而是可以调用全部的跟这个设备连接在一起的一个超级终端设备。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如今。
深知大多数初中级Android工程师,想要提拔技能,每每是自己摸索发展大概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近万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Android移动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志也很简单,就是希望可以大概资助到想自学提拔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各人的负担。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履历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拔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Android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次截图出来,每个节点内里都包罗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课本、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会持续更新!
假如你以为这些内容对你有资助,可以扫码获取!!(备注:Android)
文末

初级工程师拿到需求会直接开始做,然后做着做着发现有题目了,要么技术实现不了,要么逻辑有题目。
而高级工程师拿到需求会考虑许多,技术的可行性?对现有业务有没有资助?对现有技术架构的影响?扩展性如何?等等…之后才会再进行设计编码阶段。
而如今随着跨平台开发,混淆式开发,前端开发之类的热门,Android开发者必要学习和掌握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增加。
通过和一些行业里的朋友交流讨论,以及参考如今大厂口试的要求。我们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出了这份Android高级工程师必要掌握的全部知识体系。你可以看下掌握了多少。
混淆式开发,微信小程序。都是得学会并且熟练的

这些是Android相关技术的内核,另有Java进阶

高级进阶必备的一些技术。像移动开发架构项目实战等

Android前沿技术;包括了组件化,热升级和热修复,以及各种架构跟框架的详细技术体系

以上即是我们整理的Android高级工程师必要掌握的技术体系了。大概许多朋友以为许多技术自己都会了,只是一些新的技术不清楚而已。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题目。
而这恰好是题目所在!为什么别人高级工程师能年限突破30万,而你只有十几万呢?
就因为你只需补充你自己以为必要的,但并不知道企业必要的。这个就特别容易造成差距。因为你的技术体系并不体系,是零碎的,散乱的。那么你凭什么突破30万年薪呢?
我这些话比较直接,大概会戳到一些人的玻璃心,但是我知道肯定会对一些人起到点醒的效果的。而但凡只要有人因为我的这份高级体系大纲以及这些话找到了方向,并且付出行动去提拔自我,为了乐成变得更加努力。那么我做的这些就都有了意义。
喜欢的话请帮忙转发点赞一下能让更多有必要的人看到吧。谢谢!

《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口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点击传送门即可获取!

0万年薪呢?
我这些话比较直接,大概会戳到一些人的玻璃心,但是我知道肯定会对一些人起到点醒的效果的。而但凡只要有人因为我的这份高级体系大纲以及这些话找到了方向,并且付出行动去提拔自我,为了乐成变得更加努力。那么我做的这些就都有了意义。
喜欢的话请帮忙转发点赞一下能让更多有必要的人看到吧。谢谢!

《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口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点击传送门即可获取!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反转基因福娃

论坛元老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