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负载感知调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995|帖子 995|积分 2985

背景

kubernetes 的原生调度器只能通过资源哀求来调度 pod,这很容易造成一系列负载不均的问题,
并且很多情况下业务方都是超额申请资源,因此在原生调度器时代我们针对业务的特性以及评估品级来设置 Requests/Limit 比例来提升资源利用服从。
在这种场景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 节点负载不均:原生 Kubernetes Scheduler 根据 Requests 和节点可分配总量来调度 Pod,既不考虑实时负载,也不估计使用量,这种纯静态的调度导致节点资源利用率分配不均。
    在流量波动性业务的场景下,在流量高峰时,部分节点利用率突破安全阈值,但是很多节点的利用率特别点,节点利用率相差特别大
  • 业务周期性:在离线集群分离,在线集群底峰存在巨大资源浪费
本文重要讨论假如解决问题一,在线集群内部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线集群 Cpu 离散系数0.45,整个集群高峰时 Cpu 利用率仅25%左右;下图 Cpu 使用率离散图:

破局

基于上述情况,高峰时 Cpu 利用率仅25%肯定不是合理的情况,业界做的好的50%+。想要继续提升利用率,必须解决节点负载不均问题:

  • 感知节点真实负载:要解决节点负载不均问题,必须要上报节点当前真实的负载
  • 基于负载的正向调度插件:在默认调度器的基础上增加基于负载的调度插件,在正向调度是尽量包管节点间水位均匀
  • 基于负载的重调度组件:当业务不断波动,节点大概会由于应用负载变化导致节点负载出现差异,需要重调度迁移 Pod 重新达到均匀
实践

关注的两个开源项目:
Koordinator: https://koordinator.sh/
Crane: https://gocrane.io/
相对于 Koordinator 专门为混部而生的软件,Crane以 Finops 为出发点,二者相比Koordinator更适合我们,在离线混部也是下一步计划。
调研测试
上线之后:

遇到的问题


  • 热门节点问题:在业务高峰时,节点负载变高,会出现热门节点,这个时候需要重调度组件到场,把 Pod 重新调度到其他节点上
需要前置打散热门节点,这就需要对应用进行资源画像,在调度中分散这种类型的应用,制止业务高峰热门节点的产生
2. 在1中的情况下,扩容部分节点缓解集群压力时,新上的节点会迅速被热门Pod占满,导致节点负载升高,再次触发重调度
调解调度插件中负载均衡打分插件的权重,让节点负载更均衡,制止热门节点问题
3. 找到合适的节点规格,小规格节点,更容器出现热门节点
在我们的业务场景下下,当前来看48c节点热门节点出现几率小于32c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民工心事

金牌会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