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模子轻量化部署实战指南:量化 × 裁剪 × Jetson/安卓/iOS全流程落地解读
一、为什么国产大模子必须走向“轻量化 × 移动化”?国产大模子正在迅速走出“科研范式”,进入政企私有部署、边缘智能、端侧集成的实战阶段。但实际是:
[*]云资源资本高昂,很多中小企业和行业部署方承担不起高算力 GPU;
[*]工业、医疗、政务等场景存在强离线化需求,不能依赖云推理;
[*]智能体(Agent)场景鼓起,必要“在当地实验 × 实时相应”;
[*]安卓手机、Jetson Nano、Raspberry Pi 等低功耗硬件已成为主力实验平台。
而传统的大模子(7B、13B 以上)往往参数多、体积大、显存爆炸,不适合直接部署在边缘端或移动装备中。因此:
轻量化,不是“可选优化”,而是国产大模子走向广泛落地的必选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