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异构网络安全数据(CAPEC、CPE、CVE、CVSS、CWE、ATT&CK、D3FEND)的详 ...

鼠扑  论坛元老 | 2025-4-28 00: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2148|帖子 2148|积分 644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各数据源的作用与数据内容

数据源核心作用核心数据类型示例CWE(Common Weakness Enumeration)形貌软件/硬件安全弱点的根本缘故原由(代码缺陷、逻辑错误)弱点分类、形貌、修复建议CWE-79(跨站脚本漏洞)CVE(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标准化公开漏洞的标识与跟踪漏洞ID、形貌、影响产品、关联弱点(CWE)CVE-2021-44228(Log4Shell漏洞)CPE(Common Platform Enumeration)标准化IT产品定名(操作系统、软件、硬件)产品标识符(厂商、名称、版本)cpe:2.3:a:apache:log4j:2.14.1CVSS(Common Vulnerability Scoring System)量化漏洞的严重性(0-10分),指导修复优先级攻击复杂度、影响范围、环境指标CVSS 3.1评分9.8(严重漏洞)CAPEC(Common Attack Pattern Enumeration and Classification)形貌攻击者的通用攻击模式(计谋、技术、目标)攻击步骤、利用的弱点(CWE)、缓解措施CAPEC-633(供应链攻击)ATT&CK(Adversarial Tactics, Techniques, and Common Knowledge)形貌攻击者入侵后的举动链(战术、技术、真实APT组织TTPs)攻击阶段(初始访问、横向移动等)、技术细节T1059(命令与脚本解释器)D3FEND标准化防御技术,对抗ATT&CK的攻击技术防御战术(检测、隔离、诱骗)、关联攻击技术防御技术“网络流量分析”
2. 数据源之间的核心接洽

(1) 漏洞生命周期管理



  • CWE → CVE → CVSS → CPE

    • 漏洞的根本缘故原由(CWE)被利用后,形成详细漏洞(CVE);
    • CVE通过CPE标记受影响产品,并通过CVSS评分量化风险。
      示例
      CWE-502(反序列化漏洞) → CVE-2021-44228(Log4Shell) → CVSS 10.0 → 影响cpe:2.3:a:apache:log4j。

(2) 攻击与防御的对抗



  • CAPEC → ATT&CK → D3FEND

    • CAPEC形貌通用攻击模式(如钓鱼攻击),ATT&CK细化到详细技术(如T1566.001钓鱼附件);
    • D3FEND提供对应的防御技术(如“邮件内容过滤”)。
      示例
      CAPEC-98(钓鱼攻击) → ATT&CK T1566.001 → D3FEND“邮件附件分析”。

(3) 威胁情报整合



  • ATT&CK + CVE → D3FEND

    • 攻击者利用某漏洞(CVE)实现ATT&CK技术(如T1190利用公共应用漏洞),防御者通过D3FEND技术(如“应用沙箱隔离”)阻断。
      示例
      CVE-2023-1234(Web漏洞) → ATT&CK T1190 → D3FEND“应用沙箱隔离”。

(4) 防御体系构建



  • CWE + D3FEND → 代码加固

    • 开发阶段团结CWE弱点(如CWE-89 SQL注入)选择D3FEND防御技术(如“输入验证”)。
      示例
      CWE-89 → D3FEND“参数化查询” → 代码中强制使用预编译SQL语句。


3. 数据源协同应用场景

(1) 漏洞相应流程


  • 检测:通过CVE发现漏洞(如CVE-2024-5678)。
  • 评估:CVSS评分确定优先级(如9.5分),CPE定位受影响资产。
  • 分析:关联CWE(如CWE-787缓冲区溢出)和ATT&CK技术(如T1055进程注入)。
  • 防御:根据D3FEND选择缓解措施(如“内存保护机制”)。
(2) 红蓝对抗演练



  • 攻击方:使用ATT&CK技术(如T1078合法账户滥用)和CAPEC模式(如CAPEC-233权限提升)。
  • 防御方:通过D3FEND(如“用户举动分析”)检测异常登录,团结CVE修复漏洞(如CVE-2023-4567)。
(3) 威胁情报分析



  • 输入:APT组织报告提到使用ATT&CK技术T1588(获取基础设施)。
  • 关联:匹配该组织汗青利用的CVE(如CVE-2022-1234),通过D3FEND部署防御(如“网络流量署名检测”)。

4. 数据源关联图谱

  1.                +----------+      +----------+
  2.                |   CWE    | ←---→ |   CVE    |
  3.                +----------+       +----------+
  4.                     ↓                  ↓
  5.                +----------+      +----------+       +----------+
  6.                |  CAPEC   | ←---→ | ATT&CK  | ←---→ | D3FEND  |
  7.                +----------+       +----------+       +----------+
  8.                     ↑                  ↑                  ↑
  9.                +----------+      +----------+       +----------+
  10.                |   CPE    | ←---→ |  CVSS   |       | 防御策略 |
  11.                +----------+       +----------+       +----------+
复制代码

5. 总结



  • 漏洞管理侧:CWE(弱点根源)→ CVE(详细漏洞)→ CVSS(风险量化)→ CPE(资产定位)。
  • 攻击侧:CAPEC(通用攻击模式)→ ATT&CK(详细攻击技术)。
  • 防御侧:D3FEND(防御技术)直接对抗ATT&CK和CAPEC的攻击手段。
  • 整合代价:从漏洞发现到攻击防御的全链路闭环,支持威胁情报、自动化相应和防御体系优化。
通过关联这些数据源,企业可实现:


  • 精准修复:基于CVSS和CPE快速定位高危漏洞。
  • 自动防御:通过ATT&CK猜测攻击路径,利用D3FEND设计针对性防护。
  • 知识共享:标准化术语提升跨团队协作效率(如SOC与开发团队)。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鼠扑

论坛元老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