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cat 调优之从 Linux 内核源码层面看 Tcp backlo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515|帖子 515|积分 1545

前两天看到一群里在讨论 Tomcat 参数调优,看到不止一个人说通过 accept-count 来配置线程池大小,我笑了笑,看来其实很多人并不太了解我们用的最多的 WebServer Tomcat,这篇文章就来聊下 Tomcat 调优,重点介绍下线程池调优及 TCP 半连接、全连接队列调优
Tomcat 线程池

先来说下线程池调优,就拿 SpringBoot 内置的 Tomcat 来说,确实是支持线程池参数配置的,但不是 accept-count 参数,可以通过 threads.max 和 threads.minSpare 来配置线程池最大线程数和核心线程数。
如果没有设置,则会使用默认值
  1. threads.max: 200
  2. threads.minSpare: 10
复制代码
Tomcat 底层用到的 ThreadPoolExecutor 也不是 JUC 原生的线程池,而是自定义的,做了一些调整来支持 IO 密集型场景使用,具体介绍可以看之前写的两篇文章。
动态线程池(DynamicTp),动态调整 Tomcat、Jetty、Undertow 线程池参数篇
以面试官视角万字解读线程池 10 大经典面试题!
通过这两篇文章能了解到 Tomcat 自定义线程池的执行流程及原理,然后可以接入动态线程池框架 DynamicTp,将 Tomcat 线程池交由 DynamicTp 管理,使之能享受到动态调参、监控告警的功能。
在配置中心配置 tomcat 线程池核心参数
  1. spring:
  2.   dynamic:
  3.     tp:
  4.       tomcatTp:
  5.         corePoolSize: 100
  6.         maximumPoolSize: 400
  7.         keepAliveTime: 60
复制代码
Tomcat 线程池调优主要思想就是动态化线程池参数,上线前通过压测初步确定一套较优的参数值,上线后通过监控、告警实时感知线程池负载情况,动态调整参数适应流量的变化。
线程池调优就说这些吧,下面主要介绍下 Tcp backlog 及半连接、全连接队列相关内容。
划重点


  • threads.max 和 threads.minSpare 是用来配置 Tomcat 的工作线程池大小的,是线程池维度的参数
  • accept-count 和 max-connections 是 TCP 维度的配置参数
TCP 状态机

Client 端和 Server 端基于 TCP 协议进行通信时,首先需要经过三次握手建连的,通信结束时需要通过四次挥手断连的。注意所谓的连接其实是个逻辑上的概念,并不存在真实连接的,那 TCP 是怎么面向连接传输的呢?
TCP 定义了个复杂的有限状态机模型,通信双方通过维护一个连接状态,来达到看起来像有一条连接的效果。如下是 TCP 状态机状态流转图,这个图非常重要,建议大家一定要掌握。图片来自 TCP 状态机

  • 图上半部分描述了三次握手建立连接过程中状态的变化
  • 图下半部分描述了四次挥手断开连接过程中状态的变化

图 2 是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的过程,老八股文了,建议结合图 1 状态机变化图看,图片来源三次握手

图 3 是通过四次挥手断开连接的过程,建议结合图 1 状态机变化图看,图片来源四次挥手

服务端程序调用 listen() 函数后,TCP 状态机从 CLOSED 转变为 LISTEN,并且 linux 内核会创建维护两个队列。一个是半连接队列(Syn queue),另一个是全连接队列(Accept queue)。
建连主要流程如下:

  •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 SYN 包请求建立连接,发送后客户端进入 SYN_SENT 状态
  • 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 SYN 请求,将该连接存放到半连接队列(Syn queue)中,并向客户端回复 SYN + ACK,随后服务端进入 SYN_RECV 状态
  •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 SYN + ACK 后,回复服务端 ACK 并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
  • 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 ACK 后,从半连接队列中取出连接放到全连接队列(Accept queue)中,服务端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
  • 服务端程序调用 accept() 方法,从全连接队列中取出连接进行处理请求
连接队列大小

上述提到了半连接队列、全连接队列,这两队列都有大小限制的,超过的连接会被丢掉或者返回 RST 包。
半连接队列大小主要受:listen backlog、somaxconn、tcp_max_syn_backlog 这三参数影响
全连接队列大小主要受:listen backlog 和 somaxconn 这两参数影响
tcp_max_syn_backlog 和 somaxconn 都是 linux 内核参数,在 /proc/sys/net/ipv4/ 和 /proc/sys/net/core/ 下,可以通过 /etc/sysctl.conf 文件来修改,默认值为 128。
listen backlog 参数其实就是我们调用 listen 函数时传入的第二个参数。回到主题,Tomcat 的 accept-count 其实最后就会传给 listen 函数做 backlog 用。
  1.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复制代码
可以在配置文件中配置 tomcat accept-count 大小,默认为 100

以下代码注释中也注明了 acceptCount 就是 backlog

以 Nio2Endpoint 为例看下代码,bind 方法首先会根据配置的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创建 worker 线程池。然后调用 jdk nio2 中的 AsynchronousServerSocketChannelImpl 的 bind 方法,该方法内会调用 Net.listen() 进行 socket 监听。通过这几段代码,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Tomcat accept-count = Tcp backlog,默认值为 100。



上面说到了半全两个连接队列,至于这两个连接队列大小怎么确定,其实不同 linux 内核版本算法也都不太一样,我们就以 v3.10 来看。
以下是 linux 内核 socket.c 中的源码,也就是我们调用 listen() 函数会执行的代码
  1. /*
  2. * Perform a listen. Basically, we allow the protocol to do anything
  3. * necessary for a listen, and if that works, we mark the socket as
  4. * ready for listening.
  5. */
  6. SYSCALL_DEFINE2(listen, int, fd, int, backlog)
  7. {
  8.     struct socket *sock;
  9.     int err, fput_needed;
  10.     int somaxconn;
  11.     sock = sockfd_lookup_light(fd, &err, &fput_needed);
  12.     if (sock) {
  13.             somaxconn = sock_net(sock->sk)->core.sysctl_somaxconn;
  14.             if ((unsigned int)backlog > somaxconn)
  15.                     backlog = somaxconn;
  16.             err = security_socket_listen(sock, backlog);
  17.             if (!err)
  18.                     err = sock->ops->listen(sock, backlog);
  19.             fput_light(sock->file, fput_needed);
  20.     }
  21.     return err;
  22. }
复制代码
可以看到,此处会拿内核参数 somaxconn 和 传入的 backlog 做比较,取二者中的较小者作为全连接队列大小。
全连接队列大小 = min(backlog, somaxconn)。
接下来 backlog 会依次传递给如下函数,格式约定(源代码文件名#函数名)
af_inet.c#inet_listen() -> inet_connection_sock.c#inet_csk_listen_start() -> request_sock.c#reqsk_queue_alloc()
reqsk_queue_alloc() 函数代码如下,主要就是用来计算半连接队列大小的。

计算逻辑可以简化为下述公式,简单描述 roundup_pow_of_two 算法就是向上取最接近的最大 2 的指数次幂,注意此处 backlog 已经是 min(backlog, somaxconn)
半连接队列大小 = roundup_pow_of_two(max(8, min(backlog, tcp_max_syn_backlog))+1)
代码里 max_qlen_log 在一个 for 循环里计算,比如算出的半连接队列大小 nr_table_entries = 16 = 2^4,那么 max_qlen_log = 4,该值在判断半连接队列是否溢出时会用到。
举个例子,如果 listen backlog = 10、somaxconn = 128、tcp_max_syn_backlog = 128,那么半连接队列大小 = 16,全连接队列大小 = 10。
所以要知道,在做连接队列大小调优的时候,一定要综合上述三个参数,只修改某一个起不到想要的效果。
连接队列大小查看

全连接队列大小
可以通过 linux 提供的 ss 命令来查看全连接队列的大小

参数说明,参数很多,其他参数可以自己 help 查看说明
l:表示显示 listening 状态的 socket
n:不解析服务名称
t:只显示 tcp sockets
这个命令结果怎么解读呢?
主要看前三个字段,Recv-Q 和 Send-Q 在 State 为 LISTEN 和非 LISTEN 状态时代表不同的含义。
State: LISTEN
Recv-Q: 全连接队列的当前长度,也就是已经完成三次握手等待服务端调用 accept() 方法获取的连接数量
Send-Q: 全连接队列的最大长度,也就是我们上述分析的 backlog 和somaxconn 的最小值
State: 非 LISTEN
Recv-Q: 已接受但未被应用进程读取的字节数
Send-Q: 已发送但未收到确认的字节数
以上区别从如下内核代码也可以看出,ss 命令就是从 tcp_diag 模块获取的数据

半连接队列大小
半连接队列没有像 ss 这种命令直接查看,但服务端处于 SYN_RECV 状态的连接都在半连接队列里,所以可以通过如下命令间接统计
  1. netstat -natp | grep SYN_RECV | wc -l
复制代码
半连接队列最大长度可以使用我们上述分析得到的公式计算得到
半全连接队列溢出

全连接队列溢出
当请求量很大,全连接队列比较小时,就有可能发生全连接队列溢出的情况。
此代码是 linux 内核用来判断全连接队列是否已满的函数,可以看到判断用的是大于号,这也就是我们用 ss 命令可能会看到 Recv-Q > Send-Q 的原因

  • sk_ack_backlog 是当前全连接队列的大小
  • sk_max_ack_backlog 是全连接队列的最大长度,也就是 min(listen_backlog, somaxconn)

当全连接队列满了发生溢出时,会根据 /proc/sys/net/ipv4/tcp_abort_on_overflow 内核参数来决定怎么处理后续的 ack 请求,tcp_abort_on_overflow 默认值为 0。

  • 当 tcp_abort_on_overflow = 0 时,如果全连接队列已满,服务端会直接扔掉客户端发送的 ACK,此时服务端处于 SYN_RECV 状态,客户端处于 ESTABLISHED 状态,服务端的超时重传定时器会重传 SYN + ACK 包给客户端(重传次数由/proc/sys/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指定,默认值为 5,重试间隔为 1s、2s、4s、8s、16s,共 31s,第 5 次发出后还要等 32s 才知道第 5 次也超时了,所以总共需要 63s)。超过 tcp_synack_retries 后,服务端不会在重传,这时如果客户端发送数据过来,服务端会返回 RST 包,客户端会报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异常
  • 当 tcp_abort_on_overflow = 1 时,如果全连接队列已满,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 ACK 后,会发送一个 RST 包给客户端,表示结束掉这个握手过程和这个连接,客户端会报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异常
一般情况下 tcp_abort_on_overflow 保持默认值 0 就行,能提高建立连接的成功率
半连接队列溢出
我们知道,服务端收到客户端发送的 SYN 包后会将该连接放入半连接队列中,然后回复 SYN+ACK,如果客户端一直不回复 ACK 做第三次握手,这样就会使得服务端有大量处于 SYN_RECV 状态的 TCP 连接存在半连接队列里,超过设置的队列长度后就会发生溢出。
下述代码是 linux 内核判断是否发生半连接队列溢出的函数
  1. // 代码在 include/net/inet_connection_sock.h 中
  2. static inline int inet_csk_reqsk_queue_is_full(const struct sock *sk)
  3. {
  4.     return reqsk_queue_is_full(&inet_csk(sk)->icsk_accept_queue);
  5. }
  6. // 代码在 include/net/request_sock.h 中
  7. static inline int reqsk_queue_is_full(const struct request_sock_queue *queue)
  8. {
  9.    /*
  10.     * qlen 是当前半连接队列大小
  11.     * max_qlen_log 上述解释过,如果半连接队列大小 = 16 = 2^4,那么该值就是4
  12.     * 非常巧妙的用了移位运行来判断半连接队列是否溢出,底层满满的都是细节
  13.     */
  14.     return queue->listen_opt->qlen >> queue->listen_opt->max_qlen_log;
  15. }
复制代码
我们常说的 SYN Flood 洪水攻击 是一种典型的 DDOS 攻击,就是利用了这个点,给服务端发送一个 SYN 包后客户端就下线了,服务端会超时重传 SYN+ACK 包,上述也说了总共需要 63s 才停止重传,也就是说服务端需要经过 63s 后才断开该连接,这样就会导致半连接队列快速被耗尽,不能处理正常的请求。
那是怎么防止攻击的呢?
linux 提供个一个内核参数 /proc/sys/net/ipv4/tcp_syncookies 来应对该攻击,当半连接队列满了且开启 tcp_syncookies = 1 配置时,服务端在收到 SYN 并返回 SYN+ACK 后,不将该连接放入半连接队列,而是根据这个 SYN 包 TCP 头信息计算出一个 cookie 值。将这个 cookie 作为第二次握手 SYN+ACK 包的初始序列号 seq 发过去,如果是攻击者,就不会有响应,如果是正常连接,客户端回复 ACK 包后,服务端根据头信息计算 cookie,与返回的确认序列号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是一个正常建立连接。
下述代码是计算 cookie 的函数,可以看到跟这些字段有关(源 ip、源端口、目标 ip、目标端口、客户端 syn 包序列号、时间戳、mssind)

下面看下第一次握手,收到 SYN 包后服务端的处理代码,代码太多,简化提出跟半连接队列溢出相关代码
  1. int tcp_v4_conn_request(struct sock *sk, struct sk_buff *skb)
  2. {
  3.    /*
  4.     * 如果半连接队列已满,且 tcp_syncookies 未开启,则直接丢弃该连接
  5.     */
  6.     if (inet_csk_reqsk_queue_is_full(sk) && !isn) {
  7.         want_cookie = tcp_syn_flood_action(sk, skb, "TCP");
  8.         if (!want_cookie)
  9.                 goto drop;
  10.     }
  11.    /*
  12.     * 如果全连接队列已满,并且没有重传 SYN+ACk 包的连接数量大于1,则直接丢弃该连接
  13.     * inet_csk_reqsk_queue_young 获取没有重传 SYN+ACk 包的连接数量
  14.     */
  15.     if (sk_acceptq_is_full(sk) && inet_csk_reqsk_queue_young(sk) > 1) {
  16.         NET_INC_STATS_BH(sock_net(sk), LINUX_MIB_LISTENOVERFLOWS);
  17.         goto drop;
  18.     }
  19.     // 分配 request sock 内核对象
  20.     req = inet_reqsk_alloc(&tcp_request_sock_ops);
  21.     if (!req)
  22.         goto drop;
  23.     if (want_cookie) {
  24.         // 如果开启了 tcp_syncookies 且半连接队列已满,则计算 cookie
  25.         isn = cookie_v4_init_sequence(sk, skb, &req->mss);
  26.         req->cookie_ts = tmp_opt.tstamp_ok;
  27.     } else if (!isn) {
  28.          /* 如果没有开启 tcp_syncookies 并且 max_syn_backlog - 半连接队列当前大小 < max_syn_backlog >> 2,则丢弃该连接 */
  29.         else if (!sysctl_tcp_syncookies &&
  30.                  (sysctl_max_syn_backlog - inet_csk_reqsk_queue_len(sk) <
  31.                   (sysctl_max_syn_backlog >> 2)) &&
  32.                  !tcp_peer_is_proven(req, dst, false)) {
  33.             LIMIT_NETDEBUG(KERN_DEBUG pr_fmt("drop open request from %pI4/%u\n"),
  34.                            &saddr, ntohs(tcp_hdr(skb)->source));
  35.             goto drop_and_release;
  36.         }
  37.         isn = tcp_v4_init_sequence(skb);
  38.     }
  39.     tcp_rsk(req)->snt_isn = isn;
  40.     // 构造 syn+ack 响应包
  41.     skb_synack = tcp_make_synack(sk, dst, req,
  42.         fastopen_cookie_present(&valid_foc) ? &valid_foc : NULL);
  43.     if (likely(!do_fastopen)) {
  44.         int err;
  45.         // 发送 syn+ack 响应包
  46.         err = ip_build_and_send_pkt(skb_synack, sk, ireq->loc_addr,
  47.              ireq->rmt_addr, ireq->opt);
  48.         err = net_xmit_eval(err);
  49.         if (err || want_cookie)
  50.                 goto drop_and_free;
  51.         tcp_rsk(req)->snt_synack = tcp_time_stamp;
  52.         tcp_rsk(req)->listener = NULL;
  53.         // 添加到半连接队列,并且开启超时重传定时器
  54.         inet_csk_reqsk_queue_hash_add(sk, req, TCP_TIMEOUT_INIT);
  55.     } else if (tcp_v4_conn_req_fastopen(sk, skb, skb_synack, req))
  56.         goto drop_and_free;
  57. }
复制代码
查看溢出命令
当连接队列溢出时,可以通过 netstart -s 命令查询
  1.   # 表示全连接队列溢出的次数,累计值
  2.   119005 times the listen queue of a socket overflowed
  3.   # 表示半连接队列溢出的次数,累计值
  4.   119085 SYNs to LISTEN sockets dropped
复制代码
如果发现这两个值一直在增加,就说明发生了队列溢出,需要看情况调大队列大小
常用组件 backlog 大小


  • Redis 默认 backlog = 511
  • Nginx 默认 backlog = 511
  • Mysql 默认 backlog = 50
  • Undertow 默认 backlog = 1000
  • Tomcat 默认 backlog = 100
总结

这篇文章以 Tomcat 性能调优为切入点,首先简单讲了下 Tomcat 线程池调优。然后借 Tomcat 配置参数 accept-count 引出了 Tcp backlog,从 linux 内核源码层面详细讲解了下 TCP backlog 参数以及半连接、全连接队列的相关知识,包括连接队列大小设置,以及队列溢出怎么排查,这些东西也是我们服务端开发需要掌握的,在性能调优,问题排查时会有一定的帮助。
个人开源项目

DynamicTp 是一个基于配置中心实现的轻量级动态线程池管理工具,主要功能可以总结为动态调参、通知报警、运行监控、三方包线程池管理等几大类。

目前累计 2k star,欢迎大家试用,感谢你的 star,欢迎 pr,业务之余一起给开源贡献一份力量
官网https://dynamictp.cn
gitee 地址https://gitee.com/dromara/dynamic-tp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dromara/dynamic-tp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冬雨财经

金牌会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标签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