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命中查询缓存,就要开始真正执行语句了。首先语句经历的第一步就是这个分析器。
对SQL语句进行解析,Mysql 才能知道你要做什么。首先分析器先会做“词法分析”。你输入的是由多个字符串和空格组成的一条 SQL 语句,MySQL 需要识别出里面的字符串分别是什么,代表什么。
MySQL 从你输入的"select"这个关键字识别出来,这是一个查询语句。它也要把字符串“T”识别成“表名 T”,把字符串“ID”识别成“列 ID”。
做完了这些识别以后,就要做“语法分析”。根据词法分析的结果,语法分析器会根据语法规则,判断你输入的这个 SQL 语句是否满足 MySQL 语法。
如果你的语句不对,就会收到“You have an error in your SQL syntax”的错误提醒,比如下面这个语句 select 少打了开头的字母“s”。
mysql> elect * from t where ID=1;
ERROR 1064 (42000): You have an error in your SQL syntax; check the manual that corresponds to your MySQL server version for the right syntax to use near 'elect * from t where ID=1' at line 1
MySQL 通过分析器知道了你要做什么,通过优化器知道了该怎么做,于是就进入了执行器阶段,开始执行语句。
执行器的主要作用是将SQL语句转换为操作存储引擎的指令,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在执行器中,会根据SQL语句的类型(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和表的引擎类型,调用相应的存储引擎接口来执行操作。
同时,在执行查询SQL的时候,会先判断一下你对这个表 T 有没有执行查询的权限,如果没有,就会返回没有权限的错误(在工程实现上,如果命中查询缓存,会在查询缓存返回结果的时候,做权限验证。查询也会在优化器之前调用 precheck 验证权限)。
mysql>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ERROR 1142 (42000): SELECT command denied to user 'b'@'localhost' for tabl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