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群集应用概述与 LVS 负载平衡详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1864|帖子 1864|积分 559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企业群集应用概述与 LVS 负载平衡详解

在现代企业中,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站对硬件性能、响应速率、服务稳定性、数据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台服务器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此群集(Cluster)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详细先容企业群集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 LVS 负载平衡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一、企业群集应用概述

1.1 群集的寄义

群集(Cluster)是一种通过整合多台服务器来实现的技术,只管由多台主机构成,但对外表现为一个整体,仅提供一个访问入口(域名与IP地址),相当于一台大型计算机。
1.2 现有问题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遍及,单台服务器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载平衡和高可用性需求。以下是紧张问题:


  • 随着用户和数据量的增加,单台服务器的硬件性能和响应速率逐渐成为瓶颈。
  • 为了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必要冗余和备份机制。
1.3 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 使用代价昂贵的小型机、大型机:虽然性能强盛,但成本高昂,且维护复杂。
  • 使用多台相对自制的平凡服务器构建服务集群:通过 LVS(Linux Virtual Server)来实现服务器的高可用性和负载平衡。LVS 提供了在同一 IP 地址下对外提供相同服务的能力,这是一种常见的企业级群集技术。
二、企业群集分类

企业群集根据其目标的差别,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范例:
2.1 负载平衡群集(Load Balance Cluster)

负载平衡群集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响应能力、处置惩罚更多访问请求和减少耽误为目标,旨在获得高并发和高负载的整体性能。负载分配依赖于主节点的分流算法,将来自客户机的访问请求分担给多个服务器节点,从而缓解系统负载。
2.2 高可用群集(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

高可用群集旨在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尽量减少中断时间,确保服务的一连性。通过双工或主从模式工作,当主节点出现故障时,从节点能自动担当服务,实现“故障切换”和“双机热备”等功能。
2.3 高性能运算群集(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Cluster)

高性能运算群集通过整合多台服务器的 CPU、内存等资源,实现类似大型、超等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其目标是提高应用系统的运算速率和硬件资源扩展能力,适用于必要分布式运算和并行计算的场景。
三、负载平衡群集架构

负载平衡群集通常由三层架构组成:
3.1 第一层:负载调理器(Load Balancer 或 Director)

负载调理器是访问整个群集系统的唯一入口,对外使用所有服务器共有的 VIP 地址(虚拟 IP 地址),确保集群的高可用性。通常配置主、备两台调理器实现热备份,当主调理器失效后,备用调理器可以平滑担当,确保服务不中断。
3.2 第二层:服务器池(Server Pool)

服务器池中的每个节点具有独立的 RIP 地址(真实 IP),负责处置惩罚负载调理器分发的客户机请求。当某个节点暂时失效时,调理器会将其隔离,待其恢复后再重新加入服务器池。
3.3 第三层:共享存储(Shared Storage)

共享存储为服务器池中的所有节点提供一致的文件存取服务,确保群集的统一性。可以使用 NAS 设备或 NFS 服务器来实现共享存储。
四、负载平衡群集工作模式分析

负载平衡群集是企业最常使用的群集范例,其负载调理技术紧张有三种工作模式:


  • 地址转换(NAT 模式)
  • IP 隧道(TUN 模式)
  • 直接路由(DR 模式)
五、三种负载调理工作模式

5.1 NAT 模式(地址转换)

NAT 模式类似于防火墙的私有网络结构,负载调理器作为所有服务器节点的网关,同时作为客户机的访问入口和各节点回应客户机的访问出口。服务器节点使用私有 IP 地址,安全性较高,但由于所有流量都经过调理器,性能较低。
5.2 TUN 模式(IP 隧道)

TUN 模式采用开放式网络结构,负载调理器仅作为客户机的访问入口,各节点通过各自的互联网毗连直接回应客户机。服务器节点分布在互联网的不同位置,具有独立的公网 IP 地址,通过专用 IP 隧道与负载调理器通讯。
5.3 DR 模式(直接路由)

DR 模式采用半开放式网络结构,与 TUN 模式类似,但所有节点与调理器位于同一个物理网络。负载调理器通过本地网络毗连各节点服务器,不必要专用的 IP 隧道,性能最佳,但配置相对复杂。
六、关于 LVS 虚拟服务器

6.1 LVS 简介

LVS(Linux Virtual Server)是针对 Linux 内核开发的负载平衡解决方案,由我国的章文嵩博士于 1998 年创建。LVS 作为基于 IP 地址的虚拟化应用,为基于 IP 地址和内容请求分发的负载平衡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6.2 LVS 的负载调理算法

LVS 支持多种负载调理算法:


  • 轮询(Round Robin):次序分配请求,均等地对待每一台服务器。
  • 加权轮询(Weighted Round Robin):根据服务器性能设置权重,权重高的服务器负担更多流量。
  • 最少毗连(Least Connections):优先分配请求给当前毗连数最少的服务器。
  • 加权最少毗连(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s):在思量服务器性能差别的基础上,优先分配请求给毗连数最少的服务器。
七、LVS 群集创建与管理

7.1 创建与管理步调


  • 创建虚拟服务器。
  • 添加或删除服务器节点。
  • 查看群集及节点情况。
  • 生存负载分配策略。
7.2 使用 ipvsadm 工具管理 LVS



  • -A:添加虚拟服务器。
  • -D:删除虚拟服务器。
  • -s:指定负载调理算法。
  • -a:添加真实服务器(节点)。
  • -t:指定 VIP 地址及 TCP 端口。
  • -m:使用 NAT 群集模式。
  • -g:使用 DR 模式。
  • -i:使用 TUN 模式。
  • -w:设置权重。
  • -l:查看 LVS 虚拟服务器列表。
7.3 实际案例

在实际应用中,LVS 通常作为 Web 服务器池的网关,通过配置 SNAT 转发规则、加载 LVS 内核模块并使用 ipvsadm 工具管理负载调理策略,实现高效的负载平衡。
八、LVS 的优缺点与应用场景

8.1 LVS 的优点



  • 性能高:LVS 对 CPU 和内存的资源消耗较低,能够处置惩罚大量并发毗连。
  • 安全性好:特别是在 NAT 模式下,LVS 提供了较高的安全性。
  • 机动性强:支持多种负载调理算法,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8.2 LVS 的缺点



  • 配置复杂:LVS 的配置和管理相对复杂,要求较高的技术程度。
  • 功能局限:LVS 紧张工作在网络层,缺乏对应用层的细粒度控制,如正则匹配和动静分离。
8.3 适用场景

LVS 适用于大规模集群和对稳定性要求高的场景,如 Kubernetes 集群中的负载平衡器应用。但对于小规模集群或必要准确匹配和动静分离的场景,Nginx 或其他负载平衡方案可能更加符合。
总结

通过本文的先容,您应该对企业群集应用,特别是 LVS 负载平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实际应用有了清楚的了解。在现代企业中,群集技术已成为提高系统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的紧张手段,而 LVS 作为一种
离的场景,Nginx 或其他负载平衡方案可能更加符合。
总结

通过本文的先容,您应该对企业群集应用,特别是 LVS 负载平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实际应用有了清楚的了解。在现代企业中,群集技术已成为提高系统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的紧张手段,而 LVS 作为一种
成熟的负载平衡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各类大规模集群摆设中。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更多信息从访问主页:qidao123.com:ToB企服之家,中国第一个企服评测及商务社交产业平台。
继续阅读请点击广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or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西河刘卡车医

论坛元老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